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松江要闻
“挂牌整治”小区变模范 多亏社区民警“万事通”——记新桥镇明中苑社区民警陈联义
“挂牌整治”小区变模范 多亏社区民警“万事通”——记新桥镇明中苑社区民警陈联义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2-05-27 阅读次数:

    打量你时,目光灼灼,问候你时,眉开眼笑,严厉和亲切在陈联义身上切换自如。陈联义是新桥镇明中苑的一名社区民警,在他参与治理后,明中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被公安松江分局“挂牌整治”的小区,转变成为小区治理模范样本。

    摸清底细,有的放矢

    2020年12月,陈联义来到明中苑小区,小区当时的状况令他瞠目结舌:这个新桥镇最大的动迁安置小区区域面积32万平方米,共有居民2657户,而小区内90%左右的房屋都已出租,外来人口是户籍人口的4倍,小区环境脏乱差不说,安全隐患更是突出。据不完全统计,小区2019年的报警数量达500多起,多为喝酒打架、邻里矛盾等行政类案件。

    “不要急着下定义,要先观察,发现问题的本质,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陈联义说。面对这样一个小区,他没有退缩也没有“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是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逛小区、找问题。这一个月异常忙碌,陈联义每天至少要接触二三十个小区居民,询问他们小区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无论是退休的老年人,还是不用上班的家庭主妇,都是他走访调研的对象。

    摸清了小区的“底细”,陈联义决定将电瓶车上楼这一问题作为他将啃的第一块“硬骨头”。“电瓶车上楼有着极大的消防安全隐患,这是安全底线,必须要守牢。”陈联义介绍说,小区共有66栋高层,涉及88部电梯,要先想个办法让电瓶车上不了电梯。他找来居民区党支部书记一起商量,决定给每部电梯装上智能控制系统,可是安装设备的资金哪里来?这让大家犯了难。

    曾经二十年的军旅生涯早已让陈联义练就了果敢坚毅的品质,他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考虑过后,他向居委会提出了向安装公司置换服务的方法,即免费让出电梯上的广告位,换取小区所有电梯都装上智能控制系统。这一想法得到了居委会和小区物业公司的支持。

    就这样,电瓶车上楼问题得到了整治,与此同时,小区向属地政府申请,增设了不少带有充电功能的停车棚,解决了小区六成电瓶车的充电问题。今年,另一批车棚也将安装,预计到年底,安装的车棚将满足小区九成的电瓶车同时充电。

    对症下药,严守规矩

    除了消防安全,明中苑第二大问题直指小区道路秩序。“一到下班高峰期,小区内部道路近乎瘫痪,乱停车现象屡禁不止……”陈联义边说边摇头。为摸清问题症结,陈联义推迟自己的下班时间,蹲点观察了起来。他发现,很多居民贪图方便,即使自己有免费的地下停车位,也不愿意到地库,而是就近停在地面车位或是小区道路上。然而,得知自己的地下车位被别人占据后,也表现出百般不愿。

    对此,陈联义建议在地下车库安装道闸,设置地上、地下红蓝两色停车卡。这样一来,户籍人口仍旧享有“一户一位”免费的地下停车位,但一旦在地上停留超过半小时,则等同临时车收费。这样的方法果然奏效,没多久,户籍车辆都停到了地下车库。

    但是,小区的三个地下车库还是无法满足所有居民的需求,小区内的绿化带附近、桥梁上、大门外通道还是被车辆停满。为保证道路通畅,陈联义分析了小区每一处的实际情况,将大门通道、小区桥上安装了交通标示杆,在其他可以停的路面上画线。他解释说,有些重要的通道,报警贴单子都没用,只有“硬隔离”才能治标治本。

    陈联义的想法也得到了小区物业的支持,对于小区内的改造,物业公司向总公司申请了经费,而小区外围部分,也在属地派出所的帮助下改善了通行设施。与此同时,陈联义还协调专业的画线公司对小区地面停车位进行分析画线,足足为小区增加了70多个地上停车位。

    面对小区定下的停车规矩,仍有居民不遵守。去年某一天上午6时,物业人员巡逻时发现,居民杜先生将车停在了没有划线的位置,阻碍了消防通道,三番五次联系他都没有回音。“拖走!小区道路不是你想怎么停就怎么停的!”陈联义说着便依据阻碍消防通道实施扣车执法。当杜先生慢慢悠悠来到现场时,车已经被拖走了。杜先生的这一行为也让自己的月租车身份降级成为了临时车,根据小区物业管理公约,在两个月内按照临时车的收费标准缴费。

    “我并不是针对某一个人,而是提醒居民要守住小区的规矩,久而久之,大家都会照规矩办事。你看!现在小区秩序还可以吧?”陈联义言语间带着几分自豪。

    走深走细,以心换心

    别看陈联义守着规矩时带着几分严厉,但面对居民的诉求时,他总是和颜悦色,尽全力帮助居民解决问题。去年年底,陆女士的女儿找到了陈联义,反映她母亲独自居住在这个小区,每到大半夜总能听到楼上发出奇怪的声响,希望陈联义能帮助解决。对此,陈联义上门查看得知,楼上住着三名年轻人,他一一向他们问询晚上在家的情况,也向他们说明了陆阿姨的困扰。

    陈联义发现,三名年轻人作息正常,并没有其他特殊的情况。正当一筹莫展时,电脑广告中突然跳出了“宠物”两个字,引起了他的联想:会不会是他们养了个宠物?果不其然,当他再次询问时,一名住户表示她养了一只猫,恰巧前段时间,她给爱猫买了一个塑料球玩具。于是,陈联义让住户给猫咪换个玩具,减少噪声,陆阿姨女儿求助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陈联义平时十分注重与小区居民间的联系,与很多居民成为了微信好友,并建立了42个小区业主微信群。即使再忙,他都会在下班后抽空打开微信群,一一回答居民们的问题。能解答的问题,他在群里及时答复,不能解决的问题,他就在本子上记下来,事后协调解决。

    陈联义常常自嘲道:“有个业务叫‘号码百事通’,居民们这是要把我练成‘万事通’。”陈联义表示,居民求助是对他的信任,“小区里的事情都是芝麻绿豆的小事,看着很平常,但是很有意义,这些小事办好了也能让居民们拥有更多安全感和幸福感。”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