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松江要闻
把最好的地块留给教育——新桥镇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
把最好的地块留给教育——新桥镇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1-10-12 阅读次数:

    “校舍整洁敞亮,配套设施齐全,孩子上学就在家门口,教学质量也非常好!”今年开学季,新桥镇的家长们送孩子入学时,感受到了不少新变化。作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创新策源的“首站要地”,眼下,新桥镇正全面赋能教育事业,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巧规划、稳推进,着力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以优质均衡的教育结构和内涵根底打造人民向往的松江新城“桥头堡”;同时,聚焦优质资源引入和教育水平提升,更好地培育人才、留住人才,打造长三角G60走廊人才集聚新高地。

    调整教育地块布局

    推动教育资源扩容

    随着新桥镇东部新闵地区人口不断导入,原本的教育资源已很难满足不断增长的适龄儿童入学需求。因此,新桥镇决定通过置换用地的方式,将原来位于陈春路边上的教育用地整体调整到场西路商业地块,从该地块划出17亩教育用地,拟建25个班规模的幼托一体化校舍,其中18个班为高标准规模幼儿园,7个班为0-3岁早教托育中心。“今年我们还将加快推进新建住宅区的九年一贯制明兴学校建设,全力保障适龄孩子能够在家门口读上好学校。”新桥镇教委主任沈慧告诉记者。

    在新建适配校舍的同时,新桥镇将集镇区教育资源扩容也提上了日程。位于镇中心的晨星幼儿园(北部)建于1996年,年代久远、校舍小而旧,仅有9个班的规模。新桥镇在距其仅600米的商业地块,划出11亩土地供学前教育建设,建设15个班规模的标准化幼儿园校舍。“为了方便教师停车、家长接送,镇里还将在新校舍建一座地下车库。”沈慧表示,后续新桥镇将逐步完善周边配套,“尽管这些地段寸土寸金,新桥镇还是下决心把最好的地块留给教育,满足群众对教育期盼的同时,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创新策源地集聚人才、留住人才提供更优质的配套和服务。”

    属地政府代建新校

    创新模式顺利推进

    “没想到刚把孩子从老家接过来,他就能上明华幼儿园了。”谈及自己的孩子入学新建的明华幼儿园,两年前通过人才引进来松工作的刘先生颇感欣喜。他坦言,能够让孩子就近接受优质教育,解决了自己扎根松江、投身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的后顾之忧。明华幼儿园位于刘先生工作的G60科创云廊边上,是松江区首家由区教育局委托属地政府建设的幼儿园,开创了学校建设的新模式,已于10月8日开园。

    家住万科白马花园小区的沈先生今年刚刚送孩子入读明兴学校一年级。“由于新校还在建设中,明兴学校目前暂借在新闵学校初中部。”沈先生告诉记者。明兴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于今年1月启动建设。“在建中的新学校就在我们小区旁边,我和孩子在自家阳台上看着它越建越高,憧憬着早日进入美丽的新校园。”沈先生充满期待地说。

    明华幼儿园和明兴学校均由区教育局委托新桥镇代建,鉴于这两所学校建设顺利推进的成功经验,即将搬迁的晨星幼儿园(北部)新校园和已经立项的场西路25班规模幼托一体幼儿园也将采用属地政府代建的模式,明年9月,这两所崭新的幼儿园有望迎来第一批学生。

    推全学段优质教育

    让家门口“学有优教”

    “新桥地区的教育结构非常完整,早教、幼儿园、小学、中学、职校、成人学校等各级各类学校种类齐全。”沈慧表示,“十四五”期间,全镇将从各个学段全面赋能发力,打造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

    “今年,明华、新闵、白马三所幼儿园新开设托班,明年9月,场西路幼儿园规划的早教托育中心也将启用,能够更好地满足学前教育需求,为二胎、三胎政策做好保障。”据沈慧介绍,该镇现有民办幼儿园19所,作为公办幼儿园的资源补充,可有效缓解学前教育资源的压力。而明华幼儿园、晨星幼儿园(北部)、场西路幼儿园的新建或迁建,将为公办幼儿园创建优质园奠定扎实的硬件基础。

    提升教育质量不仅要完善硬件基础、利民之便,还要积极升级软件、把“优”落到实处。“十四五”期间,新桥镇将打造新建明兴学校、新桥学校、新闵学校三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共同支撑的义务教育基本架构,在规模扩容的同时,积极推进教学资源不断优化升级。其中,新闵学校已由上外松外进行集团化管理。目前,新桥镇正与区教育局商议,积极为明兴学校、新桥学校争取优质品牌资源,让新桥人民在家门口即可实现“学有优教”。此外,新桥镇与区教育局一起托底购买服务,保留三所随迁子女小学,切实保障来沪人员子女的权益。

    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方面,新桥镇也下足了功夫。新桥职校依托镇内坚实的先进制造业基础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产业前景,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等多样化的专业培训;新桥成校则依托社区积极开展多样化的才艺课程,寓学于乐,颇受社区居民欢迎。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