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二中再传喜讯:继上半年高二学生严魏敏被清华大学数学领军计划录取后,该校高三(11)班黄钧霆被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录取、高三(10)班张正瑞被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录取……记者日前采访了被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录取的黄钧霆。
学生的骄人成绩
离不开善学善思的学习方法
“高一暑假时,学校组织去北京参观,参观北大后,我就把北大列为目标了,如今算是圆梦了。”黄钧霆告诉记者,是松江二中为他圆梦插上了翅膀。他喜欢生物学,进入松江二中后,在生物学科指导教师许耀带领下开始认真钻研,并经常参与生物竞赛学习。他曾获得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银牌、全国中学生生物联赛一等奖、上海市生物竞赛二等奖等荣誉。
据了解,强基计划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生物学科特长为黄钧霆入围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奠定了基础,而之所以能最终通过北大严格的筛选,则得益于他良好的综合素质。黄钧霆还喜欢探索物理、数学等学科,对电子信息方面也比较感兴趣,各学科齐头并进。在家休息时,他会利用零星时间浏览新闻,关心社会时事,并常常联系所学知识对一些社会问题和现象进行深入思考。
北大面试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题目都非常贴近现实,黄钧霆能够入围,得益于他平时广泛涉猎和善于思考的习惯,在遇到“中国科学家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作出了哪些贡献”等问题时,他从容应对,厚积薄发。
提及学习方法,他告诉记者:“最主要的是提高学习效率,把基础知识学扎实,及时复盘总结。”为了提高效率,他经常会在晚自习前去操场打羽毛球或者散步,放松心情,以良好的状态进入自习。“对一些基础知识一定要掌握好,我会花很多工夫背英语单词,把容易混淆的单词写下来,甚至做成小卡片,考前针对性地复习。同时每次考试后都会认真‘复盘’反思,整理错题本,写错因总结,高考完也做了总结。”黄钧霆坦言,成绩波动或者学习烦躁时,他会听听轻音乐,给自己减压。
“他开朗乐观,经常和同学们一起讨论问题,是同学中的‘小老师’。”在老师们眼中,黄钧霆很有钻研精神,经常在课间带着疑问跟老师、同学交流,而且做事认真踏实、爱好广泛,喜欢下棋、绘画、弹吉他,综合素质很高。
谈及孩子的教育,黄钧霆的妈妈坦言对儿子的教育方式并非“散养”,既有引导也重监督。“要尽早给孩子设立远大目标。上高中前我就提醒他,马上步入高中,要考什么样的大学,你想好了吗?有了大目标,还要设立小目标,比如每一科设立一个小目标,激励他去争取,慢慢朝着大目标前进。”黄妈妈说,“我平时比较尊重孩子的意愿,不会过多干涉孩子的学习,很少给他报辅导班,但也会做好监督工作。比如周末他在家玩电子产品放松时,我会严格控制时间,从不放任。我比较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他每周从泗泾的家中出发,乘坐地铁、公交到学校,我们几乎从未接送过。”
学校的育人成果
离不开拼搏奋进的工作态度
记者从松江二中了解到,今年高考,学校特招控制线达线率、强基计划录取人数和综合素质评价录取人数实现新高。6名学生被清华、北大、上海交大、华东师大、西安交大、厦门大学强基计划录取。
“成绩的取得并非偶然,在松江教育‘强基础、登高原、攀高峰’目标的指引下,松江二中做了大量实践和探索。”学校副校长余方喜告诉记者,学校坚持高位引领,注重激发学生理想信念,通过“翱翔计划”等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加强课程建设,为学生成长提供有效支撑。除了基础课程外,学校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立了强基辅导课程、学科竞赛课程、ESAS课程等。如ESAS课程让学生从中学走进大学、走进高端研究机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大大提升。
学校还积极开展创新拔尖人才培养一体化项目探索,引入上海乃至全国最优秀的师资,大学和中学老师联合执教,培养数学、生物、化学等学科拔尖人才。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实施“一生一策”,为帮助学生成长可谓拼尽全力。
近年来,松江二中有多名学生进入国内一流大学深造,2019、2020连续两年成为清华大学生源中学。
“松江二中将继续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在区委区府和区教育局的领导下,创新求实、拼搏奋进,对标一流、勇攀高峰,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为提升松江城市软实力贡献一份力量。”校长俞金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