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红橙黄绿各色马甲的志愿者是城市文明的最美“底色”——美成画卷 情满茸城
身穿红橙黄绿各色马甲的志愿者是城市文明的最美“底色”——美成画卷 情满茸城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1-05-12
阅读次数: 次
如果说“天使白”是战疫时刻用生命守护生命的“无双国士”,那么,身穿红橙黄绿各色马甲的志愿者就是象征城市文明的最美底色。新冠疫苗接种正如火如荼进行,志愿者力量也一如既往地绽放在居民区、穿梭在接种点、奔波在提供接送服务的大巴车上,不管天气如何变化,方便群众、奉献自我的他们无论身在哪里都美成了一幅幅画卷。
细雨绵绵,“小张主任”忙到忘记撑伞
日前,天下着蒙蒙细雨,路上行人比往常少了许多。洞泾镇新欣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张奇勋一大早就抵达居委会。1995年出生的张奇勋自从三年前到了基层工作,一改往日的懒散,好像变了个人似的。这一阵为了方便居民尽快接种疫苗,他更是忘记了还有周末这回事。
“就觉得接种疫苗这事挺急的,我们能做的,除了抓紧还是抓紧。”说这话时,张奇勋的语速突然变得很快。“平时不这样的,这一阵确实比较忙,估计神经习惯性紧绷了。”同天在岗的社区志愿者张军妹说,“小张主任”平时说话轻言细语,做事不慌不忙。
“下雨路滑,大家一会儿下车当心!”下午1时10分,张奇勋照例陪居民前往松江大学城体育中心临时接种点接种疫苗,上车后,他再次叮嘱大家。“小张主任,你帽子都湿透了,可别着凉了!”人群中有人突然扯着嗓子喊了一声。“不要紧,撑伞反倒麻烦。”事实上,他不是怕麻烦,而是他忙得压根就没想起要撑伞。
日晒没防,“俊俏小子”收获一枚“勋章”
相比下雨天,天气晴好的日子也不那么轻松。采访过程中,记者看到一张手臂上印有腕表图案的照片,主人公是一名“95后”青年,名叫张警豪,是佘山镇社保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照片拍摄于日前的一个下午收工时,当天,他和40名志愿者在佘北大居文体活动中心临时接种点为居民服务。因为日头晒人,戴着腕表的手臂留下了印痕。
“俊俏小子一天之间改头换面!”面对小伙伴们打趣他被晒黑的事实,张警豪笑着说:“就当是太阳公公给我颁发的勋章吧。”小组长张瑜透露,张警豪的腕表运动记录显示,那天,他的站立时间为12个小时。“至少有10个小时是在临时接种点。”张瑜说,包括张警豪在内,共有5名男同志被安排在室外,负责测量体温、查看健康码等工作,一天下来,大家都晒黑了。
阳光怡人,“带娃好手”尽心照顾萌娃
家住佘山镇秋潭苑小区的宝妈李女士日前在佘北大居文体活动中心临时接种点接种了疫苗,让她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名叫朱晓慧的“90后”志愿者姑娘。“她看起来很年轻,没想到是个带娃好手。”李女士说,当天接种的居民比较多,从排队进入到留观后走出接种点,花了1个多小时。
对此,朱晓慧坦言,自己家里也有两个宝宝。当天,她随接种专车前往佘北大居文体活动中心临时接种点,看到李女士带着仅几个月大的宝宝乘车前往,一下车她便拦住了李女士:“不建议带孩子进去,另外也不太方便,不介意的话,我帮你看着吧。”起初,李女士还有些不放心:“我家宝宝有点认生哦。”“我也有两个宝宝,你家宝宝这么乖,应该问题不大的。”话音未落,躺在小推车中的女婴竟冲着朱晓慧笑了起来,李女士这才把孩子交给朱晓慧。
“抱别人家的孩子不是头一回,但是照顾不在妈妈视线内的小宝宝还是第一次。”朱晓慧说,自己家孩子一个5岁、一个2岁,在接种点,就当是复习泡奶、哄睡、陪玩等“功课”,帮忙带娃的过程中还会带孩子看看周边的花花草草,一点也不觉得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