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间:2025-09-02阅读次数: 】
中山街道茸梅居民区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三驾马车”协同运转,通过“家园焕新”行动,打出一套标本兼治的“组合拳”解决飞线充电问题,确保辖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小区面貌与治理效能的“双提升”。
(一)“思”“行”同步,分析现状“问诊把脉”
一是全面排查,底数清、情况明。五昆路小区于1999年建成,每户配建8-10平方米储物间,位于东、西楼南侧,主要用于停放非机动车和堆放杂物。党总支在“四百”大走访中发现,许多居民在储物间私拉电线和“飞线充电”现象突出,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为全面掌握情况,茸梅党总支组织网格员、物业和红色物业专员多次现场排摸,查明共有40余户存在私拉电线行为,并逐户上门核实。二是现场办公,你来说、我来听。“五昆路小区南侧有两块空地,不是被乱种植、就是乱堆物,整治多次也未见明显效果,能不能就用这两块边角地,解决居民的飞线充电问题?”,“能不能跟电力公司申请电表,为储藏间拉上电线?”……居民区工作人员在现场查看情况时,居民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工作人员耐心倾听,并将意见建议一一收集。三是群策群力,大家事、大家管。五昆路“三人自管小组”自成立以来,始终是居民与社区沟通的重要桥梁。在收集相关意见后,茸梅党总支及时组织自管小组成员、物业公司共同协商,探讨可行方案。因储藏间无产权证,经咨询电力公司,安装电表的方案未能通过。最终,各方一致决定采取空地硬化并安装非机动车充电桩作为解决方案。

五昆路现场查看
(二)“上”“下”互动,优化方案“对症开方”
一是畅通民意,为破题按下“启动键”。茸梅党总支借助人大代表进社区的契机,在会上如实反映了居民“充电难”问题与安装充电桩的迫切需求。各方围绕重点尤其是经费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最终明确由街道全额托底工程费用。此次会议为破解充电难题注入了强心剂,也为后续工作扎实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多元共治,为方案实施找到“最优解”。会后,茸梅党总支主动协同街道发展办、功能区管委会、物业公司等多方力量,并邀请电力、消防等专业人员多次现场踏勘,结合居民充电需求,以便利性和安全性为原则,最终确定了充电桩的安装位置、数量、电源方案及消防配套措施。

协调会
(三)“内”“外”兼修,精细管理“质效同升”
一是对内汇集民意。为切实办好民生实事,茸梅党总支面向辖区96户居民,就“是否同意实施空地硬化并安装集中充电设施”开展了全面意见征询。最终,该议题以80.85%的高同意率顺利通过。二是对外建设共管。项目实施期间,茸梅党总支持续跟踪工程进展,深入施工现场协调解决各类问题,“三人自管小组”也主动协助监督施工进度。期间,不少居民反映储藏室周边存在路面积水、围墙开裂、水管暴露等问题,影响日常生活。党总支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与施工方,同步推动了一系列附加改造工程,包括雨污水井提升、地下水管重铺、围墙翻新及照明增设等。这些群众关心的“小”问题,在施工过程中一并得到了有效解决。

施工现场协调
经过近两个月的施工,两片近300平方米的边角地块完成了“白改黑”路面硬化,并安装了30根充电桩。如今,这里已成为五昆路居民规范停放电动自行车、安心充电的集中停车场。茸梅居民区党总支带领“三驾马车”深入细致地开展微更新、微改造、微提升,让小区实现了从“面子”到“里子”的全面焕新,用“匠心”换居民“舒心”,以“细心”得群众“暖心”。

改造前

改造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