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间:2022-09-05阅读次数: 】
9月1日,广大中小学校迎来了开学日。众所周知,非遗的保护、传承与传播离不开全社会的参与,特别是中小学校的参与。通过将非遗融入学校体育、美育,不仅能帮助中小学生近距离接触非遗,同时也在提升中小学生文化自信、赓续中华文脉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
在今年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舞龙”运动被纳入了专项运动技能中的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而作为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之一,上海市松江区叶榭学校传承的项目:是由具有上海本地特色的舞龙——舞草龙项目所衍生出的草龙滚灯所组成的。
2008年6月,龙舞(舞草龙)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保护单位是叶榭镇社区服务中心(叶榭镇文体所)。
相传源自唐代的一场旱灾,传说“八仙”中的韩湘子是叶榭埝泾村人,为解家乡旱灾,召来东海“青龙”普降大雨,使得叶榭盐铁塘两岸久旱逢甘霖。以后每年乡民就用金黄色的稻草扎成四丈4节、牛头、虎口、鹿角、蛇身、鹰爪、凤尾的草龙,祈求风调雨顺。从此,草龙求雨成为叶榭民间的一种习俗,逢农历五月十三、九月十三在当地举行。
草龙求雨由祭祀和求雨舞两部分组成,舞龙分别有“祷告”、“行云”、“求雨”、“取水”、“降雨”、“滚龙”、“返宫”7个程序组成。草龙始终是以神龙的形象出现,动作均以祭祀为主线,赋予一定的民间信仰内容。
草龙求雨由祭祀和求雨舞两部分组成,舞龙分别有“祷告”、“行云”、“求雨”、“取水”、“降雨”、“滚龙”、“返宫”7个程序组成。草龙始终是以神龙的形象出现,动作均以祭祀为主线,赋予一定的民间信仰内容。
多年来,舞草龙积极参加农民丰收节、民俗文化节、羊肉节等非遗在社区活动,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为增强传承后劲,培养后继人才,在叶榭学校开设培训班,组建草龙队,邀请非遗传承人做技术指导,排练草龙滚灯舞,使舞蹈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
如今,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草龙运动不断融入学校教育。我们也完全相信,这份弥足珍贵的文化宝藏定能彰显非遗魅力,在新时代的赓续传承中历久弥新,绽放光彩。
(人文松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