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间:2023-08-04阅读次数: 】
所谓“15分钟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标,以多业态聚集形成的社区商圈。近两年,小昆山镇以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为契机,采取多种举措做到便民、利民、惠民,农民转身变居民,生活更加城市化。
立足新需求,织好便民服务“一张网”
面对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高质量发展新需求,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姜磊以大兴研究调查为抓手,深入研究“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逐步解决群众身边的商业网店布局不均、服务设施老旧、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通过“走出去”+“沉下去”模式,着力破解便民服务半径拉长、服务覆盖“缺位”,群众需求增多、服务供给“滞后”的问题,让充满“烟火气”的生活圈释放更多内需潜力。
探索新路径,丰富便民服务“一条线”
通过优化扩充现有网点功能等方式,结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优先配齐满足社区居民消费需求的基本保障类业态。借助精品示范街打造的辐射优势,不断提升商业品质和能级。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统筹利用多方资源,积极谋划“一点多用、一店多能”布局,提升服务功能和水平。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探索全程健康服务新模式,全面谋划社区卫生站布局,为居民提供更便捷的医疗保障。此外,为了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方便、快捷的办事服务,将“窗口”服务延伸至大港片区,增设“一网通办”24小时自助终端机,实行“全天开放、全程自助、全年无休”的运行模式。
构建新机制,强化管理约束“一把尺”
整合社区、物业、商户、企业等各方力量,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经营和服务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接纳居民合理化建议,在公共设施的规划、建设和改造,以及重要业态的调整和引进等方面,实现服务规范、商户共赢、居民满意的良性循环。鼓励社会力量在便民利民惠民的原则下参与便民生活圈投资建设和招商运营,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促进集聚式发展。
推进“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不仅要促整合、保基本,更要促融合、助升级,在服务叠加上做好文章,在集成服务内容、增强服务便利上找准着力点。小昆山镇将进一步聚焦群众需求,抓实抓细调查研究全过程、各环节,完善教育、文化、医疗养老、休闲及就业创业等基本功能服务,形成“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社会生活圈,加快建设“科创、人文、生态”现代化新松江示范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