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间:2025-07-18阅读次数: 】
为增强青少年食品安全意识,普及科学饮食知识,石湖荡镇食品药品科普站联合镇市场监督管理所,于暑期开展“食品安全伴我行”系列科普活动。活动覆盖镇内多个社区、商超及教育机构,通过趣味实验、实地教学、互动体验等形式,为青少年带来丰富多彩的食安知识盛宴,惠及学生及家长百余人次。
本次系列活动以镇食品药品科普站为核心,辐射新源村青少年活动中心、汇之新培训机构、沃天百联超市、东夏村活动中心等场所,形成“1+N”科普网络。在镇科普站内,工作人员通过快检实验室、互动展板等数字化设备,生动讲解食品标签识别、食材存储等知识;在新源村和东夏村活动中心,针对农村家庭饮食习惯,重点开展垃圾食品、隔夜菜风险等实用科普,同时活动现场回收家庭过期药品;在沃天百联超市,学生化身“小小质检员”,现场学习生鲜食品选购技巧。
“为什么洗菜要用流水?”“农药残留真的看得见吗?”在汇之新培训机构的实验课上,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携带专业快检设备,指导学生完成蔬菜农残检测实操。孩子们亲手将菜叶样本放入缓冲液振荡,观察试纸变色反应,10分钟内即获得检测结果。学生俞安蕊兴奋表示:“原来科学检测离我们这么近!回家要教奶奶用食用小苏打、盐水等方式洗菜。”活动累计开展快检演示3场,检测果蔬样本10批次,直观呈现食品安全管控流程。
沃天百联超市的实地教学成为活动亮点。市场监管人员带领学生扫描商品条形码追溯来源,对比冷藏食品储存条件,并现场演示肉类“两证一报告”查验流程。“盒装豆腐存储方式你看懂了吗?”在饮料货架前,工作人员通过“找茬游戏”引导学生发现保健食品“蓝帽子”的标识特征。家长李女士反馈:“孩子现在逛超市会主动查看保质期,还提醒我不要买颜色太鲜艳的果脯。”
针对农村地区食品安全薄弱环节,东夏村活动中心开设“食安小课堂”。科普员用方言讲解十大垃圾食品、小食品对人体的危害、过期药品回收等知识,并发放图文版《食品安全三折页》及宣传物品。新源村则结合暑期“青少年活动中心”,将食安知识融入果蔬农残检测等实践环节,让孩子们掌握如何选购健康的果蔬。
石湖荡镇食品药品工作人员表示:“暑期是食安风险高发期,通过‘小手拉大手’的科普形式,既能提升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也能带动家庭养成科学饮食习惯。”下阶段,科普站计划将活动中的农残检测实验、超市研学等精品课程多多纳入科普宣传活动中来,持续巩固科普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