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间:2025-02-21阅读次数: 】
2月15日,我们图书馆的《山海经》奇幻之旅迎来了第三站。本期沙龙活动以英雄史诗为主题,带领孩子们走进神话世界,用声音与色彩解锁属于华夏文明的英雄密码。
纪录片《山海惊奇》以动画、皮影、舞蹈等多元艺术形式展现了三个震撼人心的传说:英雄射日再现了“十日并出”的灾难情景,羿的壮举不仅是对自然的抗争,更暗含了先民对“过度索取自然”的警示;夔是“壮如牛、苍身无角、一足”的神兽,其皮被制成战鼓助黄帝战胜蚩尤,夔的形象象征原始社会对“声音力量”的崇拜,鼓声既是战争的号角,也是凝聚族群的精神纽带;应龙完成从“潜龙在渊”到“飞龙在天”的蜕变,成为中华文明中“龙图腾”的精神原型,透射出古人“能屈能伸”的生存智慧。
羿的神勇,夔的悲壮,应龙的豪情,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上古传奇的瑰丽,更挖掘出跨越时空的现实意义。羿的传说传递了“以个体之力守护群体”的英雄精神,激励当代人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夔的牺牲体现了“小我成就大我”的价值观,启示传统文化符号在凝聚民族认同中的作用;应龙的“蛰伏-腾飞”轨迹,寓意在挫折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突破自我。
当荧幕上出现九天玄女化作燕子劝说夔主动牺牲自己的场景,三位小朋友主动请缨挑战配音任务,玄女的睿智、夔的决然和旁白的深沉,恰如流淌的星河,将历史与现实织成经纬。跨越时空的“声音考古”,让抽象的神话精神具象化为情感体验的沉浸式教育。手工环节,孩子们用彩砂装点一幅幅上古神话,华夏文明的星星之火在稚嫩的手中绽放。
正如学者所言:“神话是民族的精神基因,其超时空的情感记忆,始终与人类对生命本质的追问共鸣。”让古老智慧从纸页间站立,走进孩童温热的脉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