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间:2024-11-06阅读次数: 】
“智汇”赋能齐发力,解锁社区治理“金钥匙” 佘山镇“映山红”书记工作室实训基地开展系列主题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映山红”书记工作室传帮带教、党建共建、经验分享平台效应,近日,佘山镇“映山红”书记工作室实训基地开展书记沙龙、专家会诊、调研交流等主题活动,共商共谋共破社区治理难题,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靶向发力,探索破题社区治理“金钥匙”
如何挖掘更多宝藏居民参与社区治理?老旧小区非机动车充电建设碰到“植绿补绿”有何高招?今年,翠鑫苑居民区实训基地以问题需求为靶向推出十大课题,建立年轻干部组团认领、书记担任导师、职能部门赋能指导的机制,围绕《如何发挥社区在职党员作用》《老旧小区非机动车充电建设》等高频共性问题开展课题调研,总结提炼出一批实用性强,可复制、易推广的社区治理经验。
翠鑫苑、江秋新苑、佘山家园居民区积极探索发挥在职党员力量,为在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平台。天马、陈坊、云昆居民区就老旧小区非机动车充电问题,倾听居民意见,制定对策方案,努力改善公共区域停车难问题。月湖、佘山名苑居民区针对物业配合度低、业主人口构成复杂等实际现状,探索打造多位一体服务体系,实行“线上+线下”双覆盖的议事机制,不断提升社区治理能力。陈坊新苑、秋潭苑、西霞居民区和秋乐苑筹备办、纳米魔幻城管理办依托网格化体系,广泛收集社情民意,让“小网格”兜起“大民生”。
双向奔赴,协同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
自2010年起,新宅村便与华东政法大学党委组织部开展结对帮扶共建工作,双方在城乡融合、资金帮扶、乡村治理、法律服务等方面深入合作交流,形成组织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成果共赢新格局。近日,在镇党委委员姚继干的带领下,新宅村实训基地组织片区书记和党务干部赴华东政法大学党委组织部学习取经。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校地共话基层治理”交流活动上,高校系统市级示范党支部、“双带头人”支部工作室书记代表与驻村第一书记、新任书记等进行“圆桌”对话,围绕党建工作先进经验做法、合作领域拓展等重点,现场思想火花碰撞,大家谈党建理念、讲群众方法、话实践成果、明工作路径。华东政法大学表示今后会继续深化与佘山镇的合作,充分利用学校学科优势“最大资源”,不断拓宽服务覆盖领域,赋能地方高效能治理和高质量发展。
同向赋能,携手共谱社区治理“和谐曲”
高家居民区实训基地开展“充电赋能、孵化社区工作‘全面手’”社区治理实践分享会,通过“书记坐诊+专家看诊”一站式融合推进,实现群众工作经验与综合素质双提升。交流环节,高家居民区谈到巧妙发挥党建引领“三驾马车”的关键作用,结合老党员智囊团的经验智慧,通过车辆分类管理、强化物业管理职责、采取处罚措施等手段有效解决停车难题。结香居民区讲到,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网格化管理,增强社区的安全防范能力。茗雅居民区则谈到,通过构建友邻调解机制,促进社区的和谐与安宁。莘泽居民区一方面推动监控全覆盖,另一方面设置保安巡逻打卡点进行定时巡查,双管齐下保障非机动车停放安全。
为加强社区工作者的心理健康与工作效率,活动还邀请了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张坤为大家讲授心理疏导课程《社区工作者的压力与积极应对》,帮助社区工作者们转变工作方式方法,提升服务效能。
下一步,“映山红”书记工作室将继续以“服务发展、攻坚克难、创先争优、示范引领”为导向,通过常态化带教培养、师徒结对等机制,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领头雁”作用,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雁阵效应,打造一支党建工作“行家里手”,从而推动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逐步实现高效能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