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间:2024-08-12阅读次数: 】
这个夏天,来佘“小候鸟”开启研学之旅
“我的爸爸是顺丰快递员,在佘山工作了很多年,几乎每年我都从安徽到佘山来过暑假。今年是我第一次参加暑期研学,认识了很多朋友,安排的课程都很好玩,明年我还要来。”参与研学的10岁“小候鸟”季梓骏说。正值暑期,许多新业态群体子女从家乡“飞”到佘山与父母团聚。为缓解小哥们“带娃难”的问题,8月2日、7日,佘山镇综合党委依托“茸城e家、情暖四季”服务品牌,积极推动服务内容从“便捷式”向“增值式”迭代升级,链接各方优质教学资源和“两企三新”领域党组织力量,面向20名新业态群体子女,带来了为期两天的“小候鸟”暑期研学之旅。研学活动用“+”的概念寓教于行,围绕“寻改革足迹、探‘科创’高地”“忆星光之旅,绘‘童’‘新’未来”两大主题,精心打造8个“研学+”特色课程。
共播一粒种
童心看制造
在科创高地看见未来“智造”
充分利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科技企业和科普教育基地的优质资源,发挥好佘山智能制造产业前沿科技创新领跑作用,研学游首日,“小候鸟”们首先参观了长三角G60 科创走廊规划展示馆。在与讲解员的一问一答过程中,孩子们积极互动,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分享自己对一个个高科技产品和制造业发展的奇思妙想。“长大后我想做一名飞行员,去全世界各地飞翔。”“小候鸟”张梓轩在规划展示馆讲解员的指导下,完成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模拟飞行体验,成就感爆棚。脑电赛车体验、双眼竞争试验、专属“大脑帽”制作……在脑智科学2035基地里,一场场有趣的科技实验更是让“小候鸟”们连连惊叹。“小候鸟”何智洋对于“大脑帽”的制作非常感兴趣,他说,“之前只是在书本上看见过相关的脑类科普,现在能通过手工制作来学习,让自己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更加深刻了。”
共筑科学梦
为想象加一课
“研”途路上充满“科普”味
依托产学研党建联盟平台,发挥辖区内科教资源效应,不断挖掘富有特色的趣味科普课程,让“小候鸟”们置身于高新科技科普教育基地,沉浸式体验科学的魅力。研学期间,“小候鸟”们还相继来到天马射电望远镜、佘山消防救援站等单位。在射电望远镜天文体验馆讲解员的介绍下,同学们不仅学习到各种天文知识,还沉浸在丰富多彩的天体知识海洋中,激发了对天文科技的浓厚兴趣。沉浸式的消防研学之旅更是让“小候鸟”们忙得不亦乐乎,穿上消防服、带上消防帽,俨然就是一个个“小小消防员”。“我也想像飞机一样在天空飞行,怎么可以做到呢?”“我做的纸飞机怎么样才能飞的更高更远呢?”……面对“小候鸟”们的提问,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赴中国商飞社会实践团学生志愿者带领“小候鸟”们体验了一场航天知识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奇妙之旅,小朋友们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完成自己对于大飞机的创新创造。此外,在网络安全宣传课堂上,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志愿者设置了充满童趣的网络安全教育情景问答环节,将儿童自护知识的要点巧妙融入其中,便于孩子们理解,有效提升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心理素质。
共守初心路
绘声绘色的炫“父”课堂
走“新”更走心
在参观研学之余,镇综合党委还为“小候鸟”们开展了非遗手作、绘本传情等体验课程。在非遗老师的指导下,大家各自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巧妙地完成了独一无二的扎染艺术品。“我的爸爸是叮咚买菜快递员,他每天起早贪黑很辛苦,我希望爸爸以后能多点时间陪我!”“爸爸辛苦了!祝爸爸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妈妈以后我一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纸短情长,小小的贺卡满溢孩子们对父母的深情。结业仪式上,镇综合党委为每位“小候鸟”颁发了研学证书。“我们不仅在活动中分享了彼此的体会和感受,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2岁的方皓俊作为新业态“小候鸟”代表在结业仪式上发表感言。“虽然只有短短的2天时间,但我觉得研学路线很有意义,比如说脑科学实验体验、探索天文科学奥秘等等,都让孩子们长了很多见识!”美团外卖站点小哥何建康对此次研学活动给予高度评价。欧梦洁的爸爸是饿了么站点的站长,他开心地表示,孩子此前一直没有见过天文望远镜,这次研学不仅开阔了孩子的眼界,也提升了孩子的自信。回家后,孩子还会与自己分享所见所闻,让他感到十分欣慰。
接下来,镇综合党委将立足新兴领域党的组织体系全覆盖工作要求,紧扣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实际,通过建设组织、搭建平台、关心关爱、激活治理等措施,全面释放新业态党建引领力,进一步扩大“茸城e家”商圈党群服务阵地辐射面,升级打造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双向服务圈”,助力新兴领域党建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