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间:2023-12-19阅读次数: 】
【文明实践在佘山】云庭居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荟庭邻里e家亲,以文明指数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编者按: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是党中央重视和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佘山镇坚持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建设,秉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工作理念,着力夯实“1+27+N”文明矩阵。27个实践站聚焦资源整合、平台融合、亮点打造等工作要点,不断做实基础、做强阵地、做响品牌,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进一步展示各实践站特色亮点,总结工作成果、交流经验做法,继续推出“文明实践在佘山”系列专栏,展现新时代文明实践给佘山带来的新气象、新活力。
云庭居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云庭居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自成立以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目标,精心打造“荟庭邻里e家亲”特色品牌项目,以“云集志愿庭”“云朵益学堂”“云声议事庭”3个子项目为载体,积极盘活社区资源、动员多方力量,持续深入开展各类群众易于参与、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文明实践活动,为社区治理凝聚文明力量。
“云”集志愿,精准服务暖人心
为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友善的社区氛围,实践站以“云集志愿庭”为抓手,依托云庭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打造“1+6”志愿服务体系。云庭居民区志愿服务队下设“云·澈”垃圾督导志愿队、“云·祥”平安巡逻志愿队、“云·艺”文体服务队、“云·馨”特殊群体关爱队、“云·晓”宣传志愿队、“云·英”青年应急储备队6支小分队,常态化开展垃圾督导、平安巡逻、文艺演出、走访慰问、宣讲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集合有意愿、有精力、有能力的志愿者,带动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和事务。截至目前,221名志愿者累计服务1.7万小时。为了将暖心服务送达群众身边,实践站每月都会开展“荟庭邻里一家亲 便民服务暖人心”集中性志愿服务活动,不少志愿者几乎每次都来“报到”。从事中医工作的“老朱”,经常给居民把脉问诊,对症下药提出合理的饮食建议和养身方法;理发行业的“小张”和“小周”,会自告奋勇为居民义剪,有时还会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理发服务;热心的“黄阿姨”结对了社区4位高龄老人,老人们行动不便,她就帮忙“跑腿”,把钝了的剪刀送到磨刀摊位、联系理发志愿者上门服务、将自己亲手制作的糕点送给结对老人……让老人在家中也能享受到各类便民服务。点点志愿微光,汇聚成文明的璀璨星河,温暖着社区的每一个人。
“云”益学堂,缤纷课程添活力
为了更好地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践站设立“云朵益学堂”品牌项目,通过统筹学校、教育机构、事业单位等辖区内共建资源,组织开展烙画、瑜伽、绘画等各类公益课程,持续为居民输送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针对深受居民欢迎、喜爱的资源和项目,实践站积极协调相关单位将其固化下来,进一步充实居民业余生活,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云庭居民区下辖4个小区,每个小区都有热心居民主动请缨为“云朵益学堂”赋能添彩。每天早上七点半,都能看到住在恒大首府的“何师傅”带领居民们练习太极拳的身影,缓抬脚,轻落步,在一起一落间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家住观澜庭的“小敏”致力弘扬国学文化,主动提出要教授茶道,带领居民识茶趣、品茶韵、悟茶道;音乐老师“六月”住在云庭,为社区孩子们带来了精彩的尤克里里教学,深受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悦山庭的“欢喜”开设了每月一次的妈妈读书会,为宝妈们搭建了以书会友的平台,读书会成员已从原来的30人扩展到58人。目前,实践站每月定期组织开展各类公益课程活动20场,惠及居民近400人次。
“云”声议事,群策群力强共治
为进一步发挥志愿者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实践站打造“云声议事庭”,建立长桌畅谈机制,以“3·5”“12·5”“我们的节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召集老、中、青三代志愿者齐聚一堂,围绕长桌畅所欲言,共商共议社区热点问题,形成共治共享新格局。有居民跟骨干志愿者谢师傅反映乒乓球活动室开放时间短,打球不能尽兴。于是,在“‘慧’聚力量 共‘织’未来”共庆双节主题活动中,他将这一问题搬上“云声议事庭”,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志愿者骨干等近20人参与了讨论。经过商议决定将乒乓球室的开放时间从原来的9:00-15:00延长到9:00-21:00,并通过实行居民自治管理实现活动室的“共治共享”。居民们自发组建了“乒乓志愿服务队”,轮流参与活动室的卫生清扫、每日值班、设备维护等管理工作。如今的乒乓球活动室成了社区的热门“打卡地”,得到了居民们的一致好评。
下一步,云庭居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继续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创新方式方法,做好做强“荟庭邻里e家亲”品牌项目,巩固提升文明实践成果,让居民幸福更有质感、让社区文明底色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