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间:2023-11-10阅读次数: 】
地校协作共育时代新人!佘山镇携手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开启政产学研用深度合作“2.0版”
从赋能乡村振兴“结缘”
“追梦”和美新宅的田间地头
到熔铸“大思政课”育人内核
“助跑”佘山智能制造产业集群链式发展
佘山镇与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携手开启2.0版“双向奔赴”
为进一步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深化政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将党建共建组织优势和地校协作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社会高效能治理新动能,11月9日下午,“地校协作共育时代新人”要素对接会暨党建联建共建签约仪式在佘北党群服务中心举办。东华大学机关党委书记兼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叶晓燕,东华大学党委学生(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赵彦明,东华大学团委书记秦泽峰,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王新厚,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杨蓉,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裴泽光;松江团区委书记吕明远,松江区社会工作党委副书记李杰瑜,长三角G60联席办科创组组长、松江区科创发展办副主任宋苏伟;佘山镇党委副书记朱伟杰,佘山镇党委委员姚继干出席活动。佘山镇职能部门、基层农村和“两新”党组织代表及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师生代表等共同参加。朱伟杰为本次活动致欢迎辞,代表佘山镇党委对东华大学校方领导、机械工程学院师生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地欢迎。他指出,佘山镇坚持以“党建第一政绩”引领保障“发展第一要务”,以“新城率先发力”辐射效应不断拓展党建工作溢出效应,依托毗邻大学城的地域优势和自身产业集群发展优势,持续扩大党建“朋友圈”,探索走出了一条地校深度合作的新路。他表示,当前正值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之际,在与东华大学党建共建的新征程上,要大视野布局,把好新时代发展“主动脉”,加强党建引领“融合共治”;要多维度渗透,搭好区域化党建“大平台”,实现产学合作“双向奔赴”;要全方位提升,铸好高质量发展“强磁场”,激发基层自我“造血功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学生青年力量是关键所在。为进一步加强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聚焦为党育人主责主业,加强党建引领,在地校协作共育时代新人上共谱新篇,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在佘山镇正式设立实践育人基地,双向搭建社会实践、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等育人共享平台。区域化党建“牵线”,地校共青团共建“搭桥”,让佘山镇成为更多东华青年实现创新创造的热土,成为新时代“实践育人”的示范阵地。
党建共建优势互补,激活动能深化产学合作
在区委“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集群上”创新战略引领下,佘山镇以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党总支为支点,撬动起党建与科技创新双融双促的新格局。为进一步发挥区域资源叠加效应,与高校教育、科研、学科等优势资源深度融合,切实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区域发展动能,活动现场,佘山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党总支与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智能制造(教师)党支部签署了党建联建共建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打造区校合作的新典范,开创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新局面。作为佘山智能制造产业集群的重点企业,G60脑智科创基地建设的关键项目,上海全澜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姜建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产品并提出了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的设想。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智能制造(教师)党支部书记鲍劲松提出要加强学院与企业科研团队的交流合作,推动创新成果落地,赋能区域经济发展。
科教融汇专创协作,集聚创新推动成果转化
东华大学科学商店成立于2007年,是依托大学、植根社区的科学研究与科普组织,是连接大学和社会的桥梁。机械工程学院科学商店又称“家居机械产品及设计应用服务部”,依托机械工程、智能制造和工业设计等专业优势,将各类科技创新技术应用于家居生活,用简单的科普小实验带领社区居民了解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世界。科学商店将走进佘山,未来将为佘山镇的社区居民带来更多优质的科学科普服务。为了拓展延伸党建联建载体路径,进一步深化政产学研用深度合作,为产业集群企业提供高校智库技术支撑,来自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6位年轻骨干教师受聘为佘山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新青研·新智造”技术智囊团。研究方向涉及纺织机械设计、智能制造,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智能车间生产调度建模,高端智能装备优化设计等多个领域。
会后,智囊团专家们与产业集群重点企业召开了研讨会,通过聊瓶颈、话优势、谈规划,面对面的“头脑风暴”进行供需对接,后续将联手破题攻坚,为企业解决实际技术难题,助力发展“加速跑”。
下一步,佘山镇与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将以此次要素对接会为新的起点,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践育人等多方面进行深度战略合作,不断构建党建引领下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共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