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间:2022-09-16阅读次数: 】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保护,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39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上海市未成年保护条例》修订案,并于2022年3月1日开始实施,从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等六个方面全方位让未成年人沐浴在法治的阳光之下。
九月
是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案实施半年
也是新学期开始之际
山民学法为大家整理了
《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中
与大家息息相关的内容
那让我们一起来划重点吧!
孩子的日记、信件不能私自偷看
一些家长以“为了孩子好”“更加了解孩子”为借口,私自翻看、截留孩子的日记、信件。这一行为不仅伤害了孩子的感情、也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条例》。
第十三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不得实施侵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财产权益或者不依法履行未成年人保护义务的行为。
明确家庭监护职责,树立家庭教育观念
教育孩子的责任不仅仅在学校,也在家庭内部,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需要负起更主要的责任。
第十二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能力,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言行和适宜的方法,教育、影响和保护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积极参加学校、幼儿园、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社区提供的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和实践活动,与其密切配合,共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父母外出要找“代家长”
一些家长双双外出工作,将孩子留在家中,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是较大的孩子照顾。为了防止家长对子女“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不当”条例规定了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看护责任。
第十七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未满八周岁或者由于生理、心理原因需要特别照顾的未成年人处于无人看护状态,或者将其交由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不适宜的人员临时照护;不得使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生活。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因外出务工等原因在一定期限内不能完全履行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具有照护能力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代为照护;无正当理由的,不得委托他人代为照护。
保障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保护未成年学生的健康安全。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除了课业以外,学校也要关注未成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对于校园霸凌更是要严肃处理,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加强未成年人的道德文明教育。
第二十二条:学校应当关心、爱护未成年学生,平等保护未成年学生的合法权益,对家庭困难、身心有障碍的未成年学生,应当提供关爱;对行为异常、学习有困难的未成年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擅自停止其上课,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对其开除或者变相开除。
学校处分未成年学生前,应当与学生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沟通,给予申辩的机会,并对申辩的内容予以书面答复。
学校要提供更多元化的教育
第六十条:教育部门应当指导学校把职业体验、职业启蒙、职业生涯教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推动职业院校面向学校开放共享实训场所、课程、师资等教育教学资源。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为已经完成义务教育、但未能继续就学的未成年人,提供职业培训的信息,并为其参加培训提供帮助。
网络要对未成年人有限开放
设置未成年人使用网络产品、服务时间、权限、消费限制;严禁诱导未成年人盲目追星、盲目消费;严禁未成年人参与网络低俗表演、网络不良社交等活动。
第五十二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提高网络素养,规范自身使用网络的行为,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引导和监督。
第五十四条: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参与网络游戏的时段和时长进行限制,在规定时段和时长以外,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规范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费服务,限制未成年人使用与其民事行为能力不符的付费服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账号租售交易服务。
不得擅自给未成年人提供文身、医美服务
第四十六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违法与未成年人进行与未成年人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交易行为,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未经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医疗美容服务。
未成年人犯错处罚要注意方式
第七十二条: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依法处罚后,在升学、就业等方面不得歧视;对符合条件的未成年人的相关违法犯罪记录,依法予以封存。
关爱未成年人
家庭、校园、社会齐携手
合力呵护祖国花朵
让法律为未成年人撑开起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