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间:2021-04-08阅读次数: 】
【身边的党群阵地】陈坊村党群服务站:谱写乡村党建“三部曲”,奏响党群服务新乐章
【编者按】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批党群服务阵地,它们可能就在你生活的小区楼下,也可能在阡陌纵横的美丽乡村,还可能在科创活跃的产业园区……它们不仅仅是办理各种行政事项的场所,更是一座座“红色地标”,让党员群众能时刻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近期,小编将陆续为大家展示佘山镇“身边的党群阵地”,一起走进这些“红色之家”,看看他们都有哪些功能和特色。
陈坊村党群服务站
陈坊村位于佘山镇的中心区域,村域面积2.39平方公里,全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现有户籍人口1856人,外来人口1283人。为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城乡结合部农村善治,陈坊村党总支积极发挥党群服务阵地作用,以理论学习、乡村治理、基层服务为切入点,夯实党组织战斗堡垒,提升服务群众能级,以更大力度、更足干劲、更实举措谱写乡村党建“三部曲”,奏响新时代党群服务新乐章。
理论学习同频共振,谱写政治引领“交响曲”
村党总支始终坚持以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主线,以加强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为目标,积极采取座谈、学习、培训等各种形式,不断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教育和素质教育,带领党员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并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四史”学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引导党员同志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筑牢思想根基。
村党总支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全村党员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及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小班化课堂教学提升学思践悟新思想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完善“三会一课”制度,每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依托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形成浓厚学习氛围。在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同时,让党员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美丽乡村建设“同频共振”,积极参与协调解决村内各项事务,大大提高了农村治理和为民服务的质效。
志愿先锋同音共律,谱写乡村治理“协奏曲”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村党总支积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认真践行“两山”理论,由班子成员、村民组长、党员志愿者带头开展政策宣传、环境整治等工作,引导村民自觉参与人居环境整治。
村党总支牵头成立了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力量,建立共谋、共商、共管的反馈评价机制,发动党员志愿者每周利用两天时间开展整治和巡查,逐步解决人居环境中的难点痛点问题。在全村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人居环境有明显改善,去年共清理宅前屋后乱堆放垃圾112吨,整治小菜园两处约10亩,臭水沟纳管150米、浇盖水泥路约650平方。常态化的党员志愿者活动,不仅美化提升了村庄整体环境,更重要的是借此对村民群众进行了人居环境卫生的大宣传、大动员、大教育,通过与党员志愿者服务“同音共律”,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民化、常态化、精细化。
党群工作同声共气,谱写基层服务“进行曲”
村党总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效果导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村民急难愁困问题,做好“民有所求,我有所应”的贴心人。面对新冠疫情突发,村党总支责任上肩,主动作为,发挥党群服务阵地“指挥站、宣传站、补给站”作用,拉起群防群控严密防线,让党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始终高高飘扬。防疫期间共登记来沪人员1023人,重点地区居家观察125人,途经武汉隔离人员11人,未发现一例病例。
今年春节前,为积极响应“原地过年”工作指示,村党总支不等不靠,立刻行动,从严落实排摸防控要求,全力以赴守护好一方平安。“红马甲”的身影随处可见,各工作小组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兵分几路挨家挨户走访登记、宣传,日夜摸排到位,不折不扣将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为民服务一直在路上。村党群服务站不仅是党员学习交流的阵地平台,也是党组织关心党员群众生活、为民办实事的重要载体。村党总支结合主题党日、“我们的节日”等活动,利用春节、元宵、端午等节日契机,在党群服务站内开展“写春联、送福字”等各类活动,同时紧盯青少年以及残疾人士、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开展走访慰问、关爱助困等活动,把服务送到群众心坎儿上,构筑起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幸福桥”和“同心圆”。通过系列“同声共气”的党群工作,党组织活力和创新力进一步增强,基层服务这首“进行曲”永不停奏。
今后,陈坊村党总支部将继续依托党群服务站,持续拓展整合阵地各类功能,以资源融合促进服务升级,用爱点亮阵地,用心推进乡村治理,用真诚谱写更动听的“乐曲”,让村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