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间:2021-09-24阅读次数: 】
9月23日,上海外国语学院的师生们来到腰泾村望田书屋开展主题为“普通话诵百年伟业 规范字写时代新篇”的活动,并联合腰泾村白鹭诗社开展朗诵红色诗篇,加强党史学习教育。
活动伊始,由外国语学院硕士生朱容池讲述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习主席两个“七年岁月”的故事。“毛主席在江西的七年,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力量不断壮大的关键时期,是政治、军事、土地革命、群众工作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毛泽东思想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朱容池同学将毛主席的故事娓娓道来。
外国语学院博士生赵耀在讲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故事时,重点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从1969年起,下乡来到梁家河成为一名知青,在梁家河度过7年的青春岁月。随着赵耀声情并茂的讲述,大家仿佛跟随习近平总书记一同感受延川插队时经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观”,在场的每一位无不感受着习近平总书记的青春年华。
70岁的退休老教师、老党员俞留云一早就来到活动现场,听完外国语学院学生们的激情讲述,他不由感慨道:“青春岁月,就应该像习近平总书记那样,在求知、求索、求实中度过,用一个智慧的头脑,一颗纯净的心灵,一副健康的身板,精心规划好青春之路、尽情享受那金色年华,努力过好那如歌岁月。”一番激励年轻人的话语,来自俞爷爷的谆谆教诲。学生们听后,纷纷表示对于责任担当有了更高的觉悟与决心。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重任,应该向老一辈学习,在精力最充沛、思想最活跃的青年时期,珍惜大好时光,尽情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去不断充实、提升自我,为今后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领袖成长的故事,青年责任的担当,无不需要语言作为载体,新农村建设亦需要语境下语言和谐。在新农村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活动最后,在外国语学院博士生赵耀的朗诵声中结束,“《西江月.井冈山》,毛泽东,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红色诗文、领袖的故事带领大家回首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历史的画卷,总是在砥砺前行中铺展,精彩的华章,总是在接续奋斗里书写。腰泾村的人们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不断从历史中汲取信仰、智慧和奋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