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间:2024-06-25阅读次数: 】
九里亭街道社区学校是一所新建社区学校,在“追溯、传承、创新”的构建理念指导下,不断丰富具有地域特点的文化内涵,逐渐拓宽社区学校内涵于外延取向。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上学校不断探索,从而为居民提供更丰富的学习内容。近日,学校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代际学习活动,让青少年与老年人在课堂上进行了跨越50年的对话。
6月20日下午,拉丁舞、口才与朗诵、英语口语、编织四个老年教育长班,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同班同学---一群来自上宝中学的初二学生。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同上一堂课,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教育创新的实践,更是社区和谐、文化传承的有力展现。
活动伊始,先由老师们分别给青少年和老年人说明了活动情况,大家都满怀期待,跃跃欲试。红领巾和银发到底能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拉丁舞课堂上,老年人们展现了他们的活力与热情。在他们的带领下,原本稍显拘谨的中学生们也放开了手脚,跟着音乐节奏,共同跳起了欢快的拉丁舞。这种跨越年龄的舞蹈交流,让每个人都感受到了青春与活力的碰撞。
编织班则成为了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之地。老年学员们展示了一学期的学习成果,精美的编织作品让青少年们赞叹不已。在老师和老年学员的指导下,青少年们也纷纷拿起了钩针,尝试编织。虽然手法生疏,但他们的认真与热情同样赢得了大家的赞赏。活动结束后,王奶奶看着孩子们离开的背影,说:“编织这门古老的手工艺,既实用又美观,可惜现在的年轻人都不会了,今天看到孩子们愿意学也学得很
快,我很高兴,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学习编织。”
英语口语班的爷爷奶奶们早就盼着有人能陪他们多练口语对话了,在英文歌的预热后,老年学员们与青少年们进行了深入的英语交流。从日常生活到文化习俗,大家畅所欲言,共同提高。这种跨代际的语言交流,不仅让老年学员们感受到了年轻人的活力与热情,也激发了他们继续学习英语的动力。孙同学说:“这和我想象中的爷爷奶奶差别太大了,没想到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这么高,在他们的影响下,我觉得我更应该珍惜学习机会。”
此次代际学习活动是九里亭街道社区学校的一次探索,不仅让青少年与老年人有了更深入的交流,也让他们从对方身上学到了许多宝贵的东西。老年学员们的智慧与经验、青少年们的活力与创新,共同构成了这场活动的独特魅力。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李家成教授认为,这类型的代际学习活动能极大提高教育活动的效益,一次学习活动能促成两代人多方面的发展;能促进社区学校教育活动的转型,基于真实情境和文化资源而形成更高质量的教育实践;能促成全民终身学习目标的创造性实现,广泛传播“共学互学”的理念和文化。李家成认为,上述活动值得可持续地开展,进行形成社区学校与中小学、社区、企事业单位等的持续合作,形成社区教育系统“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新格局。
今后,九里亭街道社区学校将依托“日照天下客,夜宿九里亭”的历史文化美名,开展更多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代际学习活动。通过跨越年龄、跨越文化的交流与学习,让每一位居民都能感受到社区教育的温暖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