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间:2024-06-11阅读次数: 】
6月8日是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24年也是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集中宣传展示九里亭街道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增强辖区居民的非遗保护意识,6月5日,九里亭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携手街道文体中心、社区学校、街道妇联举行非遗主题活动,让居民群众在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共度佳节,体验非遗文化,玩转端午游戏,传承历史文脉。
活动以“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为主题,以传统木结构营造、漆扇制作、剪纸、糖画等街道特色非遗项目宣传展示为重点,通过展览展示、互动游戏、手工制作等形式,吸引了百余名辖区居民参与。
大厅内,传统木结构营造摊位上,摆放着精致的榫卯技艺作品让大家眼前一亮。作为九里亭街道的区级非遗项目,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项目通过进学校、进社区的方式,在辖区内持续开展。据悉,下半年街道文体中心还将开设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公益课程。“我们希望通过宣传展示、课程研学、文创拓展等方式,让大家参与到非遗项目的体验中,感知工匠精神的不易,从而自觉传承非遗文化,让这项传承7000多年的东方建筑营造技艺在新时代有新的传承和发展。”街道文体中心负责人介绍。
非遗漂漆摊位前,街道社区学校的老师耐心地向居民讲解着漂漆技艺的由来,并现场演示制作过程,当一面面白色的扇子通过漆器工艺变成艺术品后,全都赞叹不已。而糖画、剪纸摊位前,同样吸引了许多居民互动体验。
户外小雨如梭,室内居民们舞彩龙兴致高昂,当长达2米的彩龙在空中舞动,居民啧啧称奇,“挺好玩的,很喜庆。”编彩绳的区域也人头攒动,张阿姨开心地展示自己的彩绳,“端午节编彩绳是老传统了,回去给娃戴上特别好。”
二楼活动室,爱好手工制作的居民正在亲手非遗竹编挂饰,大家仔细挑选艾草、挂饰,然后装饰到竹编上,一份精美的竹编挂饰就完成了。“端午节有门口挂菖蒲的习俗,可以祛避邪疫,做一份回家挂上,又实用又好看。”居民朱卫兰说。
据悉,“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和端午节期间,九里亭街道各居民区实践站将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展示和端午节活动,为居民朋友营造浓厚的非遗保护和节庆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