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间:2023-11-13阅读次数: 】
编者按:按照党中央和市委、区委部署安排,九里亭街道于今年9月份开始,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九里亭街道党工委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贯通起来,有机融合、一体推进,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本期,九里亭街道党工委主题教育手记,让我们走进杜巷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朱杰,贝尚湾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袁培芳,中大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徐爱明,看看他们是如何用实干担当筑牢基层基石,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吧!
最后的告别是站好最后一班岗
杜巷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朱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永远吹冲锋号。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作为一名有着38年党龄的一名社区工作者,在离退休还有二个月之时,应努力做到,在岗一分钟,尽职60秒,“不按暂停键”“不撂牌子”“不卸担子”。
近两年杜巷居民区的工作成绩来之不易,是在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居委会一班人和广大居民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杜巷十法”作为破解农民自建房治理难题的宝典,给予了杜巷党支部不断织密组织体系,积极解决居民急难愁盼的问题,持续提升社区精准服务品质的信心和能力。
“四百”走访调研,我发现杜巷小区内由于租客中外卖、快递小哥数量居多,小区内电瓶车在主干道转弯处发生碰擦事故时有发生,居民反映杜巷幼儿园门口接送时间幼门口道路堵塞存在安全隐患。我联系实业公司、物业、幼儿园召开联席会议,根据小区内道路规划,结合小区实际情况,在主干道转弯角以及亭子泾桥两侧安装减速带,目前已基本安装到位。幼儿园接送时间段,由志愿者引导家长将车辆暂停到隔壁会所停车场,缓解早高峰小区内主干道交通堵塞。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既要维护好成绩,更要在社区治理上,往深里走、往细里想、往实里做,站好最后一班岗,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习成效融会贯通,做好传帮带。
通过“解剖一个问题”推动“解决一类问题”
贝尚湾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袁培芳
“进百家门、访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大走访是主题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为了更深入了解社区居民的所需所求,我结合“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项目打造,将“五彩贝壳”志愿者队伍融入日常走访中,每周二为固定社区巡查日,在近期的巡查中,我们发现社区内的休息区域并不是很多。贝尚湾小区目前有75栋高层和2个别墅区,属于中大型小区,小区覆盖面大,人员较多,老年人、婴幼儿是社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服务人群,他们大部分的生活轨迹都是在社区中。为此,我牵头联系了辖区内爱心企业,为社区公共区域增设室外休闲座椅,供老人孩子们可以途中休憩。
为满足社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从9月开始,我们在社区内开展了每月1次的便民服务活动,有理发、缝补、量血压等免费服务项目。确定便民服务日制度,打通“最后一公里”,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各类优质的服务,切实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做到实处。为了进一步提升便民服务的质量水平,我们结对周边商铺,在便民服务点设置了党员志愿服务岗,有口腔健康咨询、清洗眼镜服务等。
主题教育学习还在继续,作为党总支书记,我要以加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为主要支点,主动发现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力求在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解剖一个问题”推动“解决一类问题”,持续提升居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锚定民生实事 探索基层治理新思路
中大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徐爱明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关于践行宗旨、为民造福的目标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贴近居民群众听民心,推进居民区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一扇门、一棵树、一个台阶......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民生小事,却关联着社区千家万户。近日,居委会接到一居民来电反映涞坊路650弄大门口,垃圾点位油污遍地,垃圾满溢,脏乱不堪,严重影响小区环境和居民群众的居住感受。接到居民电话后,我带领居委干部、物业人员到问题点位,现场查看,发现是由于点位无人值守,部分商铺人员将餐厨垃圾乱倒,个别居民贪图省事,垃圾随地乱扔,保洁未及时收运造成的,当即请保洁人员全部清理冲洗干净。为加强长效管理,我们和物业公司一起制定了相关的措施,加强对商家宣传,将垃圾点位改成定时定点投放,安排人员在规定时间段专人值守,平时保安加强巡逻,及时清理小包垃圾,安装监控探头,对不文明居民进行上门教育。定人、定岗、定责,确保“点位有人巡、问题有人管、整改有人盯”,通过近一个月的执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居民群众都非常满意。
点滴之处见初心,平凡之中担使命,我将继续握稳主题教育“接力棒”,跑出为民服务“加速度”,以学促干、担当作为。结合社区实际,深入开展“四百”大走访,重点聚焦社区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广泛听取意见、多方联动解决问题,深化“一个支部一件实事”机制,以居民群众的需求为“圆点”,初心使命为“半径”,画出服务群众最大“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