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间:2024-06-19阅读次数: 】
新余村党总支面临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动迁后在册党员70名,其中共有69名党员居住在动迁安置小区,不仅居住分散,而且党员年龄大、行动不便。但在前期蓝天“心驿站”党建服务点成功建设的案例下,村党总支继续通过这个平台开展活动,将教育、学习、志愿者、走访等各类活动送到村民家门口,希望在“XIN”的引领下,带领大家携手并进,形成一个无懈可击、紧密相连的圆。
汇聚担当力量,激发党员活力
考虑到截至目前村党总支动迁后在册党员基本分散在各个动迁安置小区,无法经常性地享受到村党总支的教育与服务,也减少了与村党总支之间的交流。村党总支经过多番考察与商讨,决定组建多支“红色力量”,如:“红色啄木鸟”“党员志愿者”“心愉志愿者”以及“心驿站志愿者”等服务团队,去维持好动迁党员与未动迁党员之间教育与服务的平衡,凝结起动迁党员的力量以现场帮办、志愿服务、上门服务等形式为动迁在外的村民提供全方位服务。不仅解决了村动迁后带来的活动组织难、管理难等问题,同时,也能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社区的发展和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拓展服务边界,引领创新模式
“不能死守,要灵活运用”的工作经验一直存在村党总支书记李迎春的思路中,他在思考在如何扩大村党总支服务力度上,时刻保持灵活性和创新性。例如在成功创建“心驿站”的基础上,继续发挥党建共建优势,将党建服务点向周边辐射延伸,扩大服务网格。已与祥东社区、华源社区、影佳社区等多个党组织开展党建共建,坚持每月与村志愿者团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并在社区服务站内设立“心驿站”让动迁党员及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什么叫“将服务延伸至家中,将关爱传递至心里”。
深化互动交流,促进关系紧密
“心驿站”的成立不仅是“送服务”的延伸点,村党总支更希望“心驿站”能成为村民们“聊天的厅堂”“学习的学堂”及“议事的讲堂”。因此,通过与共建单位共同组织开展“送戏下乡”“政治生日”“党课学习”“红色教育”“以党建+激活乡村振兴新动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实现资源共享,破解社区治理难题,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动迁党员及群众的精神生活,同时也确保解决动迁安置村民办事“最后一公里”问题,方便村民办事,为村民提供贴心服务,积极提高办事效率。
通过同“XIN”画圆,串起党性、圈住民心的工作思路,让村党总支从“关心、信念、创新、温馨”四个“XIN”的服务理念开展工作,让动迁党员及群众管理迈上了新台阶,为村党总支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信心。同时,不断丰富的活动,营造了浓厚的社区红色文化氛围,圈起来一整个新余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