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间:2024-03-21阅读次数: 】
一个区域面积4.82平方公里涵盖两万一千多人口的村,辖区内经营主体多元、服务对象多样,服务和治理如何精准到位?高桥村党总支坚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满足村民群众多层次、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努力让村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坚持党建引领,为基层治理“蓄能”
强化组织建设 注重发挥党群阵地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多途径探索精细化管理模式,以“问民之所需,行民之所盼”为服务理念,更好地服务群众。一是整合资源,多方协作,以“党建+网格”的工作模式,建设党员+村干部+村民小组长共24个队伍,让党建引领发挥实效,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细;二是打造融合党群综合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多功能、全方位的社区服务“红色阵地”,聚焦居民需求,提供精准服务;三是严格党内组织生活纪律,从严从实开好“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员民主评议等重要规定动作,领导干部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双重组织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
树立党员先锋意识 一是做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员”。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在基层得到落实,与人民群众是否真正理解、真心拥护和支持是密不可分的。运用村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促进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二做好社区环境建设的“示范员”。树立“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概念,引导带动广大群众自觉参与社区环境建设,在志愿服务、公益事业、垃圾分类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推动社区环境品质的不断提升;三是做精神文明建设的“传播员”。采取多种有效形式,深入开展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村民群众形成崇尚先进、积极向上的道德风尚,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聚焦民心所向,为基层治理“导航”
实现“私人订制” 把“进百家门、访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大走访作为践行宗旨观念的重要行动,切实掌握民情、了解民需,解决民忧。根据本村实际情况,成立“1+4+6”的走访体系,即以党总支引领,划分4个走访片区,班子成员、条线干部、村民小组长相结合的6个工作队伍,用“心”走进百家门,用“实”做好百家事。结合大走访,完善和更新一户一档基础信息,对残疾人、重大病家庭、独居老人、高龄老人等进行标注,并作为后续重点关注和帮扶的对象,用行动让动迁农户离村不离心,服务不断档。
小改动大幸福 为更好地改善周家浜生产队村容村貌,提升人居环境整体质量,完成民生实事工程。进行环境整治,整合多方资源,对房前屋后的垃圾,乱堆乱放杂物进行了集中清扫、收集、转运;改善路灯地下线路老化,保障村民群众夜晚出行安全;修缮墙体脱落,敲掉脱落墙体,重新刷上油漆,恢复美观,杜绝安全隐患;村庄防腐木修复,为小菜园栅栏重新刷漆修复,整齐划一,满足村民的菜篮子和幸福感。
紧跟时代步伐,为基层治理“提速”
创新村庄管理新模式 “小区化”村庄管理,建立15个探头构建的监控网络,1个主入口、1个紧急出入口,设立24小时执勤岗亭;安装车辆自动识别系统,杜绝外来车辆随意进入;规划行人和电瓶车刷卡自动识别专用通道,实行人车分流;“户长+人口协管员”责任制,实行人口“来登去消”;村内撤销所有农户门前的干湿两分类垃圾投放桶,设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制定早晚定点投放模式。通过创新管理手段,加强村民自治意识,提升共建共享共治理念,打造美丽、文明、和谐的乡村新风貌。
创新宣传形式 开设村公众号和抖音号,不定期发布便民活动、政策宣传等视频。通过公众号及时发布信息、办事指南、信息共享、提供精准服务,同时收集社情民意,回应村民群众关切,提高了工作效率,扩大了工作覆盖,降低了工作成本,构建了贴近民意的服务体系,成为畅通社区与辖区村民互动沟通、传递信息、化解矛盾、服务交流的重要渠道。通过一个个充满正能量的短视频,围绕“文明宣传、好人好事、工作动态”等内容创作和发布系列抖音内容,将村良好的形象宣传到底,努力打造一个更年轻、更亲民、更时尚、更多元、更丰富的高桥宣传方式,实现民生服务和线上线下宣传引导全覆盖。
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高桥村党总支坚持问计于民,以人民为中心,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打造立体多维智慧的社区治理网格,不断提升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