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人文九里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
- 索 引 号:003017N-012024061812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
- 公开主体:九里亭街道
- 发文字号:松九工委字〔2024〕28号
- 成文日期:2024-05-31
- 发布日期:2024-05-31
关于印发《人文九里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2023—2025年)》的通知
各基层单位、机关各科室:
现将《人文九里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中共上海市松江区九里亭街道工作委员会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九里亭街道办事处
2024年5月31日
人文九里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2023—2025年)
为深入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决策部署,全力助推“科创、人文、生态”的现代化新松江建设,按照《人文松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总体部署,结合九里亭街道实际,现就新一轮人文九里亭建设制定如下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紧密对接《人文松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的12项重点任务,坚持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上海之根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优势,以文化的力量推动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城市经济发展和创新,为实现“科创、人文、生态”的现代化新松江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为九里亭街道“三新一中心”建设提供强大的价值引领力、文化凝聚力。
二、总体目标
为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以增强社区文化软实力为重点,推动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耕厚植“上海之根、人文松江”文化品牌,构筑以文旅九里亭、书香九里亭、文博九里亭、活力九里亭为特色的文化之城,高质量推进以人文九里亭为特质的全域旅游发展,进一步彰显“九里亭特质”、讲好“九里亭故事”,让人文九里亭深度融入城市血脉、根植市民心中,打造绵厚历史与新时代文明交相辉映的人文之城,成为具有品牌显示度和功能辐射度的文旅标杆。
“文旅九里亭”——以九里工坊为核心,推动“家门口好去处”旅游品牌建设,强化科技引领,推动创新要素集聚,深入打造科技创新与产城融合的文旅打卡地。
“书香九里亭”——以九里亭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核心,搭建书香空间,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城市,深入打造文脉传承与学史读书的文明实践地。
“文博九里亭”——以荟珍屋为核心,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推动活化利用,深化文博阐释,说好九里亭故事,深入打造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融合的示范目的地。
“活力九里亭”——以华亭九里精品示范区为核心,提升人文九里亭环境品质,丰富市民群众文化生活,深入打造文化赋能与宜居共享的最佳生活地。
三、主要任务
对照《人文松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主要任务,充分认识新时代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大意义。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增强人民文化精神力量,更好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扎实推进人文九里亭建设各项工作,在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多元拓展文化空间、加强文物保护利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个方面着力,为九里亭提供强大的价值引领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一)打造文旅九里亭,推动高质量发展
以党建引领全域治理为切入点,打造文旅特色空间,集聚文化创意人才,丰富文旅特色产品,培育地域特色活动,建设“家门口好去处”的文旅目的地形象。
一是党建引领文旅融合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九里 Ting”全域党建引领高效能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3年—2025年)》,以繁荣社区文化、培育优秀人才为抓手,通过理论联学、资源联享、活动联办、队伍联建、工作联动,构建互帮互学、共创共赢的新机制,推进九里“Ting”全域党建引领高效能治理,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文化建设领域合作共赢、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以九里工坊为核心,推动“家门口好去处”旅游品牌建设,推进以金地广场为代表的商业综合体建设,拓展休闲旅游、文化娱乐、会议服务等功能,提升九里亭区域文旅融合显示度。高质量建设九里亭生态公园,打造贯穿九里亭的慢行交通系统,开展秀浜、老管家河、潘龙塘滨水空间打造,让九里亭街道“三新一中心”建设的成果真正为民所享、为民所有。(牵头单位:党建办、文体中心,配合单位:营商办、发展办、管理办、自治办、服务办、党群中心、各居民区)
二是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培育。引入大学城产教研资源,用好各高校文创师资力量和创作成果,鼓励九里亭周边文创产品的开发,支持其他各类相关文艺作品的创作、展演,推动美丽街区、美丽社区建设。持续完善文化创意产业扶持政策,在空间、税收、人才服务等方面给予文创企业政策支持。积极引入文化创意企业,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培育,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和高新技术研发,举办文创纪念品设计大赛,增强文化创意转化能力。筑牢文旅行业发展安全屏障,加强文化出版销售、教培行业的监管和指导。(牵头单位:文体中心、营商办,配合单位:党建办(宣传)、管理办、硕亭公司、实业公司、受理中心、市场所、行政综合执法队)
三是加速文化人才聚集。高水平建设街道人才服务站,为文创产品设计人才、创新人才等提供政策咨询、公共就业、补贴申领、人才公寓租赁等服务,促进街道文艺创作队伍进一步壮大,艺术精品不断涌现,文化品牌的影响力显著提升。大力推进文化志愿者服务,坚持志愿服务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完善文化志愿者注册信息、服务记录、管理评价等,动员组织文化团队负责人、驻地艺术家、艺术院团等开展到基层教、学、帮、带,建立志愿服务下基层制度,开展各类文化服务培训,加强文化服务指导,提升文化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构建参与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机制健全的九里亭文化志愿服务体系。(牵头单位:党建办、文体中心,配合单位:党建办(宣传)、受理中心、总工会、团工委、妇联、教委、社区学校)
(二)打造书香九里亭,让读书氛围弥漫社区
充分发挥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作用,完善街道图书馆运营管理,广泛开展阅读活动,营造全民阅读的良好社会氛围。
一是打造书香特色空间。广泛征集九里亭故事、九里亭变迁摄影作品进行集中展示,筹办“九里亭街道成立十周年城市蝶变展”。新建街道图书馆,优化功能区域划分,打造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增加图书馆藏书量,完善自助借阅功能,提升居民的阅读体验。合理布局社区图书馆,推动社区图书室提质升级,形成具有九里亭特色的公共阅读空间。持续培育神兽书店、梵登读书等书店集群,持续开展“最美读书目的地”评选,建设书香空间。(牵头单位:党建办(宣传)、文体中心,配合单位:发展办、营商办、自治办、各居民区)
二是培育书香品牌活动。持续举办“爱九里·爱阅读”主题活动,依托市民文化节阅读系列活动,提升阅读服务质量。创设“九里之声”大讲堂,邀请有影响力的文化领域专家、名人等,用宣讲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介绍松江发展、推广九里亭文化。(牵头单位:党建办(宣传)、文体中心,配合单位:总工会、团工委、妇联、党群中心、社区学校、各居民区)
三是提升全民阅读水平。创新阅读推广活动形式,积极采用专家推荐、读者点评、市民推荐等方式,每年开展经典阅读、主题阅读以及不同年龄段的少儿分级阅读、学习必读等系列导读书目推荐活动,将“市民推荐书目”“市民文化讲座”纳入市民阅读系列丛书,引领城市阅读风尚。 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世界读书日 ”推动全民阅读“ 五进 ”———进家庭 、 进社区 、进校园 、进企业和进机关 。(牵头单位:文体中心,配合单位:总工会、团工委、妇联、教委、社区学校、各居民区)
(二)打造文博九里亭,不断提升文化品位
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强街道文物、非遗的保护利用。
一是推进文物保护修缮利用。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为契机,做好街道辖区文物排摸、复查、认定、登记、宣传等工作。落实东沧泾桥等文物定期巡查,做好实时监测预警,推进文物数字化保护。加强文物建筑的宣传,开发文创产品、推广非遗传承项目等,促进文物“活化”利用。(牵头单位:文体中心,配合单位:营商办、党建办(宣传)、荟珍屋、各居民区)
二是开展文博项目建设。充分发挥九里亭河道、九里亭公园的资源,举办节庆活动,开展“漫步九里亭”城市文化探秘等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做实“建筑可阅读”项目,用好荟珍屋,讲好文物建筑背后的故事,让市民游客深度“阅读”九里亭。(牵头单位:文体中心,配合单位:党建办(宣传)、营商办、总工会、团工委、妇联、教委、社区学校、荟珍屋)
三是加强非遗保护传承。持续推进榫卯结构制作、剪纸、草木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传承,深入挖掘更多形式的非物质文化资源,积极参与市级、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制度和代表性传承人保护、认定制度,使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充分挖掘整理,遗产保护规划更加完善,文物价值得到有效发挥。每年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打造“小脚丫走荟珍屋”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亲子活动品牌,持续推进非遗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课堂和进商圈,进一步推动文化遗产资源的传承和发扬。(牵头单位:文体中心,配合单位:总工会、团工委、妇联、教委、社区学校、各居民区)
(四)打造活力九里亭,共筑美好家园
结合城市管理精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提升人文九里亭环境品质,深化15分钟文化服务圈建设,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谋局布点,开展公共文化活动,丰富市民群众文化生活。
一是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高质量建设九里亭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丰富场馆文化内涵。加强居委会各类基础性文化设施的提升和改造力度,确保区级以上标准化建设全部达标。完善各级场馆设施的管理制度,保证各级场馆能够科学有序运作,提高文化服务实际体验度。以九里亭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阵地,大力开展文化服务等活动,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制定《九里亭街道文体团队管理办法》,加强对各类文化团队的引导、扶持和管理。结合美丽街区建设工作,持续以高质量标准,引领高品质生活,推进华亭九里城市管理精细化示范区建设。(牵头单位:发展办、文体中心,配合单位:保障办、党建办(宣传)、管理办、党群中心、各居民区)
二是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结合庆祝九里亭街道成立10周年等重要节点,打造系列精品文化演出项目。精心策划推出九里亭街道第三届文化艺术节。依托“上海市民文化节”,持续推出市 民文化节专题特展,举办“百姓明星”“我们的舞台我们唱”“我们的节日”等系列活动,搭建群众展演平台,推动文化艺术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商圈。引导群众文化活动健康、积极、有序开展,宣传好公共文化服务“菜单”,做到“月月有活动”“周周有演出”。(牵头单位:文体中心,配合单位:党建办、总工会、团工委、妇联、营商办、党群中心、各居民区)
三是加强公共服务数字化建设。完善九里亭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数字化建设,建设东方社区信息苑沉浸式数字展厅,通过数字化应用、智能导游、VR 深度体验等科技创新成果,提升市民群众场景体验,丰富文化资源供给。(牵头单位:文体中心,配合单位:发展办、城建中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形成人文九里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党工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办事处主要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与居委会为组员,共同推进人文九里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认真落实松江区推进人文松江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要求,统筹协调、科学谋划,确保人文九里亭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二)落实政策保障
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探索政府资金投入方式及资金扶持方式创新,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旅项目建设。深化文旅融合产业发展扶持,深化文化活动项目品牌化、专业化、市场化,提升文旅融合产业的整体品质与竞争力,为文化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三)推动共建共享
持续健全人文九里亭建设共建共享机制。进一步强化各级干部责任意识,开阔工作思路和视野,积极借鉴先进经验,创新方法举措,提升工作水平,发挥社会组织和文化团队的示范表率作用,发挥文化志愿者、文化指导员、文艺骨干、文化经营者的主力军作用,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人文九里亭建设生动局面。
附件:1.人文九里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人文九里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项目清单(2023—2025年)
附件1
人文九里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为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街道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设立人文九里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王 平 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
第一副组长:王浩峰 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副 组 长:石宝孙 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周洪昌 街道党工委委员、武装部部长
陈 艳 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成 员:徐维勇 街道党政办公室主任
李晓恋 街道人大工委秘书、优化营商环境办公室副主任
常翠芳 街道社区党建办公室主任
肖招艳 街道社区党建办公室(宣传)副主任
季誉超 纪工委副书记、监察办副主任、一级监察官
刘 彦 街道武装部副部长
周 丽 街道总工会专职副主席
朱钱莉 街道团工委书记
冯晓兰 街道妇联主席
谢赛音 街道社区管理办公室主任
刘震宇 街道社区服务办公室主任
陆建国 街道社区服务办公室(教委)负责人
张万里 街道社区平安办公室主任
宫 瑞 街道信访办公室主任
李 琍 街道社区自治办公室主任
周 静 街道社区发展办公室主任
诸晓苇 街道社区综合保障办公室主任
蒋伟群 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
戴海瑛 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主任
俞秋凤 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文体)副主任
庄玉燕 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主任
江 强 街道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主任
黄淑英 街道城市建设管理事务中心主任
刘 杨 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九里亭 派出所所长
刘 润 松江市场监督管理局九里亭市场监督管理所所长
郜忠磊 松江区司法局九里亭司法所所长
赵伟华 九里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柴晓慧 杜巷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负责人
沈春欢 奥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丁 芳 奥园居民区党总支副书记、居委会主任
汤肖燕 亭汇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知雅汇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徐爱明 中大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孙佩莉 亭北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郑 江 朗庭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负责人
顾莲萍 涞寅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吴贞燕 亭谊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负责人
王丽莉 绿庭尚城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刘震旦 九城湖滨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田舒怡 九城湖滨居委会主任
袁培芳 贝尚湾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陈晓敏 百丽苑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负责人
陶徐萍 五洲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负责人
陆 玲 颐亭居民区筹备组组长
强 森 馨亭居民区筹备组组长
赵佳峰 上海九里亭实业公司党支部书记
史以贤 上海硕亭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街道社区文体中心。今后,以上人员如有变动,由所在单位领导自然替补,不再办理调整手续。
附件 2
人文九里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项目清单(2023—2025年)
序号 | 类别 | 项目名称和内容 | 牵头单位 | 配合部门 |
1 |
打造文旅九里亭,推动高质量发展 | 推进九里“Ting”全域党建引领高效能治理,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文化建设领域合作共赢、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 | 党建办 | 党群中心、党建办(宣传)、自治办、服务办、管理办、各居民区 |
2 | 以九里工坊为核心,推动“家门口好去处”旅游品牌建设,推进以金地广场为代表的商业综合体建设,提升九里亭区域文旅融合显示度 | 营商办 | 管理办、文体中心 | |
3 | 高质量建设九里亭生态公园,打造贯穿九里亭的慢行交通系统,开展秀浜、老管家河、潘龙塘滨水空间打造 | 发展办 | 管理办、城建中心、文体中心 | |
4 | 鼓励九里亭周边文创产品的开发,支持其他各类相关文艺作品的创作、展演,推动美丽街区、美丽社区建设 | 文体中心、营商办 | 党建办(宣传)、管理办 | |
5 | 持续完善文化创意产业扶持政策,在空间、税收、人才服务等方面给予文创企业政策支持 | 营商办 | 硕亭公司、实业公司、受理中心、 | |
6 | 积极引入文化创意企业,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培育,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和高新技术研发,举办文创纪念品设计大赛,增强文化创意转化能力 | 营商办 | 硕亭公司、实业公司、党建办(宣传)、文体中心 | |
7 | 筑牢文旅行业发展安全屏障,加强文化出版销售、教培行业的监管和指导 | 市场所、综合行政执法队 | 文体中心、教委 | |
8 | 高水平建设街道人才服务站,为文创产品设计人才、创新人才等提供政策咨询、公共就业、补贴申领、人才公寓租赁等服务,促进街道文艺创作队伍进一步壮大,艺术精品不断涌现,文化品牌的影响力显著提升 | 党建办 | 受理中心、党群中心、文体中心、总工会、团工委、妇联 | |
9 | 大力推进文化志愿者服务,坚持志愿服务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加强文化服务指导,提升文化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 党建办(宣传) | 文体中心、总工会、团工委、妇联、党群中心、教委、社区学校 | |
10 |
打造书香九里,让读书氛围弥漫社区 | 广泛征集九里亭故事、九里亭变迁摄影作品进行集中展示,筹办“九里亭街道成立十周年城市蝶变展” | 党建办(宣传) | 发展办、营商办、自治办、各居民区 |
11 | 新建街道图书馆,优化功能区域划分,打造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增加图书馆藏书量,完善自助借阅功能,提升居民的阅读体验,推动社区图书室提质升级 | 文体中心 | 发展办、各居民区 | |
12 | 持续培育神兽书店、梵登读书等书店集群,持续开展“最美读书目的地”评选,建设书香空间。 | 文体中心 | 营商办 | |
13 | 持续举办“爱九里·爱阅读”主题活动,依托市民文化节阅读系列活动,提升阅读服务质量。创设“九里之声”大讲堂,邀请有影响力的文化领域专家、名人等,用宣讲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介绍松江发展、推广九里亭文化 | 党建办(宣传)、文体中心 | 总工会、团工委、妇联、教委、党群中心、社区学校、各居民区 | |
14 | 创新阅读推广活动形式,将“市民推荐书目”“市民文化讲座”纳入市民阅读系列丛书,引领城市阅读风尚。 | 文体中心 | 总工会、团工委、妇联、教委、党群中心、社区学校、各居民区 | |
15 | 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世界读书日”推动全民阅读“五进”——进家庭 、 进社区 、进校园 、进企业和进机关 | 文体中心 | 总工会、团工委、妇联、教委、党群中心、社区学校、各居民区 | |
16 |
打造文博九里亭,不断提升文化品位 | 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为契机,做好街道辖区文物排摸、复查、认定、登记、宣传等工作。落实东沧泾桥等文物定期巡查,做好实时监测预警,推进文物数字化保护。 | 文体中心 | 各居民区 |
17 | 加强文物建筑的宣传,开发文创产品、推广非遗传承项目等,促进文物“活化”利用 | 文体中心 | 营商办、党建办(宣传)、荟珍屋 | |
18 | 充分发挥九里亭河道、九里亭公园的资源,举办节庆活动,开展“漫步九里亭”城市文化探秘等研学旅行活动课程 | 文体中心 | 党建办(宣传)、总工会、团工委、妇联、教委、社区学校、各居民区 | |
19 | 做实“建筑可阅读”项目,用好荟珍屋,讲好文物建筑背后的故事,让市民游客深度“阅读”九里亭 | 文体中心 | 营商办、党建办(宣传)、荟珍屋 | |
20 | 持续推进榫卯结构制作、剪纸、草木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传承,深入挖掘更多形式的非物质文化资源,积极参与市级、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 | 文体中心 | 总工会、团工委、妇联、教委、社区学校、各居民区 | |
21 | 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制度和代表性传承人保护、认定制度,使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充分挖掘整理,遗产保护规划更加完善,文物价值得到有效发挥 | 文体中心 | 总工会、团工委、妇联、教委、社区学校、各居民区 | |
22 | 每年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打造“小脚丫走荟珍屋”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亲子活动品牌,持续推进非遗进社区、进公园、进校园、进课堂和进商圈,进一步推动文化遗产资源的传承和发扬 | 文体中心 | 总工会、团工委、妇联、教委、社区学校、各居民区 | |
23 |
打造活力九里亭,共筑美好家园 | 高质量建设九里亭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丰富场馆文化内涵 | 发展办 | 党群中心、文体中心、社区学校 |
24 | 加强居委会各类基础性文化设施的提升和改造力度,确保区级以上标准化建设全部达标 | 文体中心 | 各居民区 | |
25 | 完善各级场馆设施的管理制度,保证各级场馆能够科学有序运作,提高文化服务实际体验度 | 文体中心 | 各居民区 | |
26 | 以九里亭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阵地,大力开展文化服务等活动,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 文体中心 | 各居民区 | |
27 | 制定《九里亭街道文体团队管理办法》,加强对各类文化团队的引导、扶持和管理 | 文体中心 | 党建办(宣传)、保障办、各居民区 | |
28 | 结合美丽街区建设工作,持续以高质量标准,引领高品质生活,推进华亭九里城市管理精细化示范区建设 | 管理办 | 发展办、文体中心、营商办、市场所、各居民区 | |
29 | 结合庆祝九里亭街道成立10周年等重要节点,打造系列精品文化演出项目 | 文体中心 | 党建办、总工会、团工委、妇联、党群中心、各居民区 | |
30 | 精心策划推出九里亭街道第三届文化艺术节 | 文体中心 | 党建办、总工会、团工委、妇联、党群中心、各居民区 | |
31 | 依托“上海市民文化节”,持续推出市民文化节专题特展,搭建群众展演平台,推动文化艺术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商圈 | 文体中心 | 教委、营商办、总工会、各居民区 | |
32 | 引导群众文化活动健康、积极、有序开展,宣传好公共文化服务“菜单”,做到“月月有活动”“周周有演出” | 文体中心 | 团工委、总工会、党群中心、各居民区 | |
33 | 完善九里亭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数字化建设,建设东方社区信息苑沉浸式数字展厅,提升市民群众场景体验,丰富文化资源供给 | 文体中心 | 发展办、城建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