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政策文件库

关于印发《人文广富林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的通知

    信息来源:
    浏览
    【字体:
    • 索  引  号:SHSJ70-009002-20230710-00001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
    • 公开主体:广富林街道
    • 发文字号:
    • 成文日期:2023-07-10
    • 发布日期:2023-07-10

    关于印发《人文广富林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的通知

     

    各高校,各居民区、管理站,机关各科室(部门)、事业单位:

        现将《人文广富林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上海市松江区广富林街道工作委员会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广富林街道办事处

    2023624



    人文广富林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致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的贺信精神,坚定不移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全力助推人民向往的“科创、人文、生态”的现代化新松江建设,按照《人文松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总体部署,结合街道实际,现就新一轮人文广富林建设制定如下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紧密对接《人文松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的12项重点任务,充分发挥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为主体的根文化圈的强大推力作用,以文化的力量来增进文化自信,推动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为街道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价值引领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二、总体目标

    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紧紧围绕“四城”(即:建设一个高质量发展的文化之城、建设一个高效能传承的文博之城、建设一个高品质民生的文旅之城、建设一个高能级创新的文创之城)为特色的文化名城目标,着眼广富林文化品牌的打造,繁荣发展区域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升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三、主要任务

    对照《人文松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主要任务,充分认识新时代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大意义。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增强人民文化精神力量,更好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扎实推进人文广富林建设各项工作,在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多元拓展文化空间、加强文物保护利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个方面着力,为广富林提供强大的价值引领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一)实施“大学+”发展战略,建设一个高质量发展的文化之城

    一是以党建引领文化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广富林街道“七色桥”区域化党建联盟提升发展规划纲要(20222027)》,进一步加强与大学城高校的党建联建,以繁荣社区文化、培育优秀人才为抓手,通过理论联学、资源联享、活动联办、队伍联建、工作联动,构建互帮互学、共创共赢的新机制,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文化建设领域合作共赢、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借助“七色桥”区域化党建联盟和松江大学园区管委会理事会平台,以创客集聚的德稻知识资本创新中心、“文汇580”大学生创业中心、经济小区、点火和轻客众创空间等一系列党群阵地为载体,打造大学城文化活动新阵地。(牵头单位:党建办,配合单位:党群服务中心、服务办)

    二是打造一流科创文化。贯彻落实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创生态建设大会精神,加快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努力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大学之城,实现产学研、创新人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文化等五大融合,将科教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创新优势、发展优势,使创新成为广富林街道高质量发展的强劲驱动力。强化地校合作,建强广富林街道科学技术协会,不断优化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的体制机制,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持续推进东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松江分园、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松江分园建设,积极引进上海体育国家大学科技园松江分园;充分发挥中科大上海松江长三角产业技术研究院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引领带动作用,推进长三角G60极客谷产业园建设。(牵头单位:服务办,配合单位:高科公司、党群服务中心、双创功能区管理站、社区事务受理中心)

    三是塑造大学城文化品牌。让城市走进大学,让大学融入城市,促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把广富林打造成梦想的灯塔,引领一代代年轻人,从这里登上广袤的世界舞台。主动寻求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支持,加强与大学城高校和区有关部门合作,深入对接《上海市文教结合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相约经典”公益票等活动,探索举办松江大学城高校艺术节、大学生赛艇公开赛等文体活动,扩大高校文体资源溢出效应,打造成广富林的文化“金字招牌”。推进高校附属学校建设,引导高校文化资源向附属学校倾斜,打造环大学城基础教育高地。(牵头单位:服务办,配合单位:团工委、教委、党群服务中心)

    四是完善文化资源共享机制。深化街道图书馆和社区图书室建设,加强对图书的统筹管理、更新统计,完善自助借阅功能,提升居民阅读体验。加强与松江大学城高校图书馆合作共建,与松江大学城图书馆馆长联席会议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促进讲座、展览等文化资源共建共享。依托大学城及周边的朵云书院、文汇路创意书店,定期组织开展互动式读书会、阅读赏析、古诗词大赛等活动。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世界读书日”推动全民阅读“五进”——进家庭、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和进机关。(牵头单位:服务办,配合单位:双创功能区管理站、各居委会)

    (二)擦亮广富林文化名片,建设一个高效能传承的文博之城

    一是推进人文广富林核心目的地项目建设。积极配合推进松江博物馆新馆和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上海展览基地落户广富林文化遗址,加快展陈设计和项目立项,推动文博资源在广富林文化遗址集聚,深入打造文物保护与文旅融合的示范目的地。加强与松江新城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探索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等学术权威机构共建,持续举办广富林灯会、考古研学、陶艺研学、山水露营、主题夏令营等各类文旅活动。充分发挥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郊野公园的资源优势,举办节庆活动,举办“探索奇妙考古之旅”等系列活动。(牵头单位:服务办,配合单位:发展办、营商办、管理办)

    二是推动大学城文博资源共享。高校博物馆在学科专业发展、优秀文脉延续、文化价值塑造等方面具有特殊作用,支持松江大学城高校建设好专业博物馆,探索设立松江大学城博物馆联盟,开展“国际博物馆日”(518日)系列活动。加强与国际博物馆协会等合作,引导各高校博物馆向社会开放,支持高校博物馆与中小学校开展共建,积极发挥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语言博物馆、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中国会计博物馆、华东政法大学李昌钰法庭科学博物馆、东华大学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博物馆以及中国留学生博物馆等辐射作用,为辖区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产品。(牵头单位:服务办,配合单位:团工委、教委、党群服务中心)

    三是加强非遗保护传承。持续推进江南丝竹、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传承,深入挖掘更多形式的非物质文化资源,积极参与市级、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制度和代表性传承人保护、认定制度,使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充分挖掘整理,遗产保护规划更加完善,文物价值得到有效发挥,持续助推文博资源在广富林文化遗址集聚。每年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亲子活动品牌,持续推进非遗进社区、进公园、进校园、进课堂和进商圈,进一步推动文化遗产资源的传承和发扬。(牵头单位:服务办,配合单位:各居委会)

    (三)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建设一个高品质民生的文旅之城

    一是建设文旅融合示范片区。围绕“佘山大境界、问根广富林”松江全域旅游发展目标,借助广富林文化遗址、希尔顿酒店和宰相府精品酒店,实施广富林郊野公园功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推进印象城二期购物中心建设,高质量打造上海纯购物中心体量最大的商业体,拓展休闲旅游、文化娱乐、会议服务等功能,提升旅游休闲品质,进一步完善旅游休闲配套服务设施,全面建设具有品牌显示度的广富林区域文旅融合示范片区。配合推进“广富林之夜”沉浸式演艺等项目,鼓励文旅跨界融合新业态发展。围绕“上海之根,行走松江”研学项目,打造“跟着考古去旅行,中华文明探源”研学产品,开发一批育人效果突出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高质量打造富林城道、银河漫步道,开展绿环及油墩港滨水空间打造,让“科创、人文、生态”现代化新松江建设的成果真正为民所想、为民所有。(牵头单位:营商办、管理办,配合单位:服务办、教委、生态功能区管理站)

    二是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高质量建设广富林街道文化活动中心,丰富场馆文化内涵,在东部综合便民服务中心打造街坊级文化活动场所。在新建地块签订土地出让的同时规划配置文化服务阵地,确保社区开放型服务空间,打造有机城市界面。加强居委会各类基础性文化设施的提升和改造力度,区级以上标准化建设全部达标。完善各级场馆设施的管理制度,保证各级场馆能够科学有序运作,提高文化服务实际体验度。以广富林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上林社区)为阵地,提升九峰源广场作为文化活动地标的内涵,大力开展文化服务等活动,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对《广富林街道文体团队管理办法(试行)》(松府广办字〔201866号)进行修订,加强对各类文化团队的引导、扶持和管理。(牵头单位:发展办、服务办,配合单位:各居委会)

    三是打造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结合庆祝广富林街道成立10周年等重要节点,打造系列精品文化演出项目。精心策划推出广富林第四届文化艺术节,持续提升冬冬水兵舞等文化品牌项目影响力。依托“上海市民文化节”,持续推出市民文化节专题特展,举办“百姓明星”“我们的舞台我们唱”“我们的节日”等系列活动,搭建群众展演平台。加强与“泰康之家”合作,深入挖掘老年人文化活动资源。加强与高校、文艺院团的对接合作,通过各种形式吸引交响乐、歌剧、舞剧、话剧等高雅艺术走进百姓日常,推升人民群众的艺术欣赏层次和水平。引导广场文化活动健康、积极、有序开展,宣传好公共文化服务“菜单”,做到“月月有活动”、“周周有演出”。(牵头单位:服务办,配合单位:团工委、党群服务中心)

    (四)加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建设一个高能级创新的文创之城

    一是打造有影响力的文创街区。围绕松江新城规划,积极推进“富林城道”商办区域的招商规划及业态布局,加快推进印象城二期项目建设,积极引进知名文创商店、电影院等,打造广富林路文化消费集聚带。在“富林城道”引进2家酒店,加强与各高校合作,支持举办各类学术论坛、会议等,打造松江大学城学术高地。深入推进文汇路学生街的街景改造工程,以店招店牌、墙面立面、绿化小品为改造重点内容,提供连续、开放的创新空间以及滨水开放空间,打造成为具有上海影响力的“最美文汇路”。(牵头单位:营商办,配合单位:服务办、管理办、发展办、双创功能区管理站)

    二是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培育。整合大学城产教研资源,用好各高校文创师资力量和创作成果,鼓励广富林周边文创产品的开发,支持其他各类相关文艺作品的创作、展演,推动美丽街区、美丽校区、美丽社区建设。持续完善文化创意产业扶持政策,在空间、税收、人才服务等方面给予文创企业政策支持。积极引入文化创意企业,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培育,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和高新技术研发,举办文创纪念品设计大赛,增强文化创意转化能力,借助郊野公园内专注文创IP孵化的海之汇大创中心培育发展大学生文创初创企业。(牵头单位:服务办,配合单位:营商办、管理办、高科公司)

    三是加速文化人才聚集。高水平建设街道人才服务站,为文加大文创产品设计创新力度化人才等提供政策咨询、公共就业、补贴申领、人才公寓租赁等服务,促进街道文艺创作队伍进一步壮大,艺术精品不断涌现,文化品牌的影响力显著提升。大力推进文化志愿者服务,坚持志愿服务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完善文化志愿者注册信息、服务记录、管理评价等,动员组织文化团队负责人、驻地艺术家、艺术院团等开展到基层教、学、帮、带,建立志愿服务下基层制度,开展各类文化服务培训,加强文化服务指导,提升文化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构建参与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广富林文化志愿服务体系。(牵头单位:党建办、服务办,配合单位:教委、团工委)

    四、组织实施和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街道推进人文广富林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聘请复旦大学等知名高校教授作为顾问,充分发挥街道相关职能部门和居委会作用,共同参与、明确责任、细化节点。每半年对推进情况进行督促指导,推动人文广富林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二)营造浓厚氛围。按照“分层次、广覆盖”的原则,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视、广播、报纸及手机媒体,全方位报道人文广富林建设,实时接受群众反馈,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全面营造浓厚氛围。

    (三)推动共建共享。持续健全人文广富林建设共建共享机制。进一步强化各级干部责任意识,开阔工作思路和视野,积极借鉴先进经验,创新方法举措,提升工作水平,发挥社会组织和文化团队的示范表率作用,发挥文化志愿者、文化指导员、文艺骨干、文化经营者的主力军作用,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人文广富林建设生动局面。

     

    附件:1.人文广富林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人文广富林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项目清单(2023-2025年)

     

     

       广富林街道社区服务办

       2023624

     


    附件1

    人文广富林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为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街道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设立人文广富林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长:姜    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

     第一副组长:陈    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长:吴依佳  党工委副书记

                   党工委委员、武装部部长

        办事处副主任

          员:段义丽  党政办主任

    王宇飞  社区党建办主任

        纪工委副书记、监察办副主任

        武装部副部长

    沈佳杰  团工委书记兼银源居民区党总支副书记、双创功能区管理站党支部书记、站长

    潘晓晓  妇联主席

    边炳慧  总工会副主席

        社区管理办主任

    陆金辉  社区平安办主任

    陆晓韵  社区自治办主任

    陈宏祥  社区发展办主任

        社区综合保障办主任

    金雪芬  社区服务办副主任(主持工作)

    高海华  社区发展办副主任兼营商办负责人

    杨会峰  人大工委秘书(副科)

        社区自治办试用期(借社区党建

    办(宣传))

    顾敏浩  综合行政执法队党支部副书记、

    队长

    曹立新  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党支部

    书记、主任

                    张国红  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党支部书记、

    主任 

    黄晓君  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党总支书记、

    主任

    石爱明  城市建设管理事务中心主任

                    翟智虹  松云水苑居民区党支部书记

    王朱梁  松云水苑居民区党支部副书记、

    社区居委会主任

        御上海居民区党支部书记、社区

    居委会主任

    郑丽娟  西子湾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西子湾居民区党总支副书记、社

    区居委会主任

    殷桃锦  星辰园居民区党支部书记

    张丹婷  星辰园居民区党支部副书记、社

    区居委会主任

        三湘四季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社

    区居委会主任

    顾亚香  蔷薇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顾文娟  文翔名苑居民区党支部书记、社

    区居委会主任

        丁香居民区党支部书记

        丁香居民区党支部副书记、社区

    居委会主任、电商功能区管理站

    站长

    潘栩彦  银源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社区居

    委会主任

    黄诚斌  上林居民区党支部书记

    刘李杰  上林居民区党支部副书记、社区

    居委会主任

    赵春方  辰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须文军  辰富居民区党总支副书记、社区

    居委会主任

                    徐坚锋  辰富居民区党总支副书记、社区

    居委会副主任、生态功能区管理

    站负责人

    孙政伟  谷水湾居民区党支部书记、社区

    居委会主任

    陶丽云  仓兴居民区党支部书记、社区居

    委会主任、商贸功能区管理站站长

    张业东  悦都居民区党支部书记、社区居

    委会主任

    谭晓梅  银泽居民区党支部书记

    郁盛青  银泽居民区党支部副书记、社区

    居委会主任

    夏俊杰  银河居民区党支部书记

        银河居民区党支部副书记、社区

    居委会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社区服务办,金雪芬任办公室主任。今后,以上人员如有变动,由所在单位领导自然替补,不再办理调整手续。

     

     

                    中共上海市松江区广富林街道工作委员会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广富林街道办事处

    2023624    

     

     


    附件2

          人文广富林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项目清单(2023-2025年)

     

    序号

    类别

    项目名称和内容

    牵头单位

    配合部门

    1

    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广富林文化之城

     

    加强与大学高校的党建联建,构建互帮互学,助力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引擎

    党建办

    党群服务中心、团工委、服务办

    2

    借助“七色桥”区域化党建联盟和大学园区管委会平台,打造大学城文化活动新阵地

    服务办

    高科公司、党群服务中心、双创功能区管理站、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

    3

    加快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实现五大融合,让创新成为广富林高质量发展的强劲驱动力

    服务办

    高科公司、党群服务中心、双创功能区管理站、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

    4

    加强地校合作,建强广富林街道科学技术协会,不断优化体制机制,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

    服务办

    高科公司、党群服务中心、双创功能区管理站、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

    5

    推进东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松江分园的建设,积极引进上海体育国家大学科技园松江分园

    服务办

    高科公司、党群服务中心、双创功能区管理站、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

    6

    建设高品质民生的广富林文旅之城

     

    充分发挥中科大上海松江长三角产业技术研究院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引领带动作用,推进G60极客谷产业园建设

    服务办

    高科公司、党群服务中心、双创功能区管理站、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

    7

    主动寻求市教委支持,深入对接《上海市文教结合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各类公益文体活动,打造广富林的文化“金字招牌”

    服务办

    团委、教委、党群服务中心

    8

    推进高校附属学校建设,引导高校文化资源有效倾斜,打造基础教育高地

    服务办

    团委、教委、党群服务中心

    9

    深化街道图书馆和社区图书室建设,加强管理,完善功能,提升居民阅读体验

    服务办

    双创功能区管理站、各居委会

    10

    依托辖区周边朵云书院、文汇路创意书店,定期开展读书会等活动,推动全民阅读“五进”(家庭、社区、校园、企业和机关)

    服务办

    双创功能区管理站、各居委会

    11

     

     

     

    建设高效能传承的广富林文博之城

    积极配合推进松江博物馆新馆和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上海展览基地落户广富林文化遗址,深入打造文保与文旅融合的示范目的地

    服务办

    发展办、营商办、管理办

    12

    探索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等权威机构共建,持续举办广富林灯会、考古研学等各类文旅活动

    服务办

    发展办、营商办、管理办

    13

    充分发挥广富林遗址公园和郊野公园的资源优势,举办节庆等系列活动

    服务办

    发展办、营商办、管理办

    14

    支持松江大学城高校建设好专业博物馆,开展“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

    服务办

    团工委、教委、党群服务中心

    15

    支持高校博物馆与中小学开展共建,积极发挥各高校博物馆的辐射作用,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产品

    服务办

    团工委、教委、党群服务中心

    16

    持续推进非遗有效传承,深入挖掘更多资源,积极参与市区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

    服务办

    团工委、党群服务中心

    17

    健全非遗建档制度,助推文博资源在广富林文化遗址聚集,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

    服务办

    团工委、营商办、党群服务中心

    18

     

    借助精品酒店,实施郊野公园功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推进购物中心建设,提升旅游休闲品质,建设广富林区域文旅融合示范片区

    服务办

    发展办、营商办、管理办

    19

    围绕“上海之根,行走松江”研学产品,开发研学旅行课程

    服务办

    发展办、营商办、管理办

    20

    建设高品质民生的广富林文旅之城

    高质量打造富林城道、银河漫步道,开展绿环及油墩港滨水空间打造

    服务办

    发展办、营商办、管理办

    21

    打造广富林街道文化活动中心,丰富场馆内涵,探索规划配置文化服务阵地,打造有机城市界面

    服务办

    发展办、营商办、管理办

    22

    加强居委会各类基础性文化设施的提升和改造,完善场馆管理制度,提高文化服务体验度

    服务办

    各居委会

    23

    修订《广富林街道文体团队管理办法》,加强对各类文化团队的引导、扶持和管理

    服务办

    各居委会

    24

    结合庆祝广富林街道成立10周年,打造系列精品文化演出项目

    服务办

    发展办、营商办、管理办、各居委会

    25

    策划广富林第四届文化艺术节,提升冬冬水兵舞等文化品牌项目影响力

    服务办

    发展办、营商办、管理办、各居委会

    26

     

    加强与泰康之家、高校和文艺院团的对接合作,吸引交响乐等高雅艺术走进百姓日常

    服务办

    营商办、教委、各居委会

    27

    引导广场文化活动积极有序开展,做好文化宣传服务

    服务办

    各居委会

    28

     

     

    建设高能级创新的广富林文创之城

    积极推进“富林城道”商办区域的招商规划及业态布局,打造广富林路文化消费集聚带

    营商办

    高科公司、管理办、发展办、双创功能区管理站

    29

    整合产学研资源,鼓励周边文创的开发,培育文创创意产业

    服务办

    营商办、管理办、高科公司

    30

    积极引入文化创意企业,加强培育,加大文创产品设计创新力度

    服务办

    营商办、管理办、高科公司

    31

    建设街道人才服务站,为文化人才提供政策咨询、公共就业等服务,促进文艺创作队伍壮大,提升文化品牌影响力

    服务办

    管理办、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

    32

    大力推进文化志愿者服务,加强文化服务指导,动员组织驻地艺术家、文化团队负责人等开展志愿服务下基层,加速文化人才聚集

    党建办(宣传)、服务办

    教委、团工委

    政策咨询

    验证码
    点击播报验证码

    文件预览

    相关稿件

    扫码查看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网页

    问题清单

    问题 回复内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