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
信息来源:
浏览次
【字体:大中小】
- 索 引 号:
- 主题分类:农业、林业、水利
- 公开主体:广富林街道
- 发文字号:----
- 成文日期:2019-06-03
- 发布日期:2019-06-03
一、现代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6-2020年,是我镇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农业发展方面必须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趋势,走生态、高效、休闲的农业发展之路,要建设具有生态保护功能的农业及水网配套设施、要建设完善高水平的农民专业化组织、要推广高水平的农业科学技术。要围绕上海市郊野单元规划,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考虑农业产业布局,把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现代化程度放在首位,提出我镇规划如下:
一、现有农业资源状况
新浜镇位于松江西南端,东与泖港镇和上海市松江现代农业园区五厍示范区相连、南与金山区、西与青浦区接壤、北与石湖荡镇交界。距上海市中心城区60公里,交通便捷。沪昆高速公路(G60)新浜出入口设在镇区东侧,西侧机场高速(A15)朱枫公路出入口距新浜2.5公里,叶新公路横贯全镇东西,东连同三国道、嘉金高速,西连浙江、江苏,是上海联接长三角的西南门户。
全镇区域面积44.77平方公里,辖区内11个村、2个居委会。是上海松江现代农业园区重点建设单位之一。全镇现有农地面积38734亩,其中耕地面积35919亩,淡水养殖面积1000亩,郊野单元规划实施后,境内地域平坦开阔,土地连片,极利于农业现代建设和发展集约化经营。
新浜镇地处黄浦江上游,属于上海市黄浦江上游准水源保护区,长期以来受水源保护条例严格控制,农业环境洁净。据上海市农业环保实验室测定评价,全镇灌溉用水、大气质量达到一级。全镇57%土壤为一级、43%的土壤属二级。新浜农业综合环境质量评价为一级,符合上海市安全卫生优质农产品(或原料)产地环境标准(DB31/T252-2000)和国家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1-2000)。新浜镇优良的农业环境,为今后实施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开发奠定了基础。
上海市松江区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我镇农业发展进行了定位。上海市将新浜列入上海市黄浦江上游农区和黄浦江上游蔬菜区,重点发展粮食、油料、绿肥和蔬菜生产区。该区域资源丰富,农业生态环境良好,是全区重点建设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重点发展优质高产水稻、绿色(有机)蔬菜、瓜果、花卉等高效园艺产品,积极推进水产健康养殖,保护好黄浦江上游汇集水源,实现资源利用发展农业休闲旅游。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农业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产业一、三联动互补延伸发展的要求,继续健全农业产业体系,稳定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规范养殖业,推进休闲农业的发展,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总体目标。全面提升农业经济、生态、服务三大功能,依托我镇是上海市郊野单元规划试点这一平台,推进农民持续增收,形成与上海国际化特大型城市发展相适应,与建设现代化新松江相匹配的田连片、路相连、林成网、水相依的现代生态农业格局,使新浜成为上海郊区重要的集生态循环农业、绿色农产品生产、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3、经济目标。实现经济目标与生态安全的有效统一,到2020年农业总产值达到2.8亿元,粮食年产量达到2.1万吨,其中水稻1.5万吨,蔬菜年产量1万吨,生猪年产量6万头,肉禽年产量100万羽,水产品年产量0.1万吨,农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8%。
三、规划总体布局
1、农业生产面积。按照基本农田面积和最低农业生产保有量以及现有农地资源,本次规划农地总面积约为38000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稳定在25000亩;蔬菜常年播种面积保持在2000亩;生猪年出栏保持6万头;淡水养殖面积保持在1000亩;生态林地苗木果林面积8000亩,花卉面积400亩,其他产业调整规划面积1600亩。
2、农业总体布局规划。全镇将继续建设完善两区一带:两区为一个是生态循环的现代农业生产区,一个是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区;一带为生态林带。
(1)一个生态循环的现代农业生产区。东西以香长公路、叶新公路为轴向;南北以胡曹路、白陈公路为径向的成大“井”状的生态循环现代农业生产区,推进机农一体互助点,生产示范粮食优质栽培、猪、禽、水产生态循环养殖的生态农业区:一是稳定建设好高产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在确保25000亩粮食生产面积稳定的基础上,在镇区的西部(白陈公路以西)建设1个万亩粮食与生态循环养殖生产区和许家草、文华两个1000亩高产优质水稻生产示范基地,为松江大米新浜“禾露”牌优质大米提供原料;二是建设好绿色园艺生产基地。建设许家草—南杨、香塘—胡家埭二个包括蔬菜、花卉、水果在内的生产基地,总面积2800亩,其中保护地设施2050亩,基地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加快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认证步伐,并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三是建设完善好特色水产养殖基地。在镇区北部的黄家埭、鲁星、新浜三个村建设完善标准化水产养殖场,面积为600亩。以养殖河豚、大闸蟹、南美白对虾、长江鮰鱼等经济效益较高的水产品为主。四是稳定完善好生态种养结合模式。采取“公司+农户”模式,推广猪——粮相连接的生态种养模式,整治清退不规范畜禽养殖,稳定完善好30个标准化家庭养猪场。五是推进机农一体互助点建设,提高粮食家庭农场机农一体户数比例,到本次规划末,机农一体比例达到90%。
(2)一个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区。新浜属于上海黄浦江上游准水源保护区,长期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上海市水源保护条例,使全镇保持着“土净、水净、气净”的原生态环境。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建设力度加大,在公路两侧相继建设了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拟将这些镶嵌分布在沿路的基地进一步完善功能和形象,成为旅游景点并串连成线,形成一个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片区,具体规划为新“两线一轴”:两线是许村公路沿线和胡曹路沿线,一轴是以叶新公路为两轴相连接,显“S”型专线。景点布局两线之许村公路版块:以雅园为依托,带动荷花公社、牡丹园、采摘园、美杰园、荷花垛、渔乐码头和毛泽东像章纪念馆。此版块规划为吃、住、游、采为一体基地型农业休闲;两线之胡曹路版块:以雪浪湖为依托,还有荷花赏荷点和规划的百荟园,此版块规划为景点式的商务休闲旅游区;一轴之叶新公路轴线:次线为新浜镇交通要路,规划为游客集散区,便于分流两线游客,可达隆庆寺及林建的自然村落保留区,沿线规划500亩莲藕基地,并设立赏荷点,集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于一体的水生观赏作物基地。
(3)一个生态林带。依托市区级66.7公里河道护坡,规划建设一个宽度20米的生态林带,同时以带带线,拓展叶新公路沿线、香长公路沿线、白陈公路沿线、胡曹公路沿线绿化建设,加快林业绿化发展方式的转变,统筹城乡绿化,提高森林覆盖率、城镇绿化率;以建设“美丽新浜、迷你小镇”为最终目标,规划实现集镇园林化、河道林带化、通道林荫化、农田林网化的小镇新格局。
二、规划期间现代农业重点建设项目
一、完善农业设施建设。一是在已有设施粮田、设施菜田建设的基础上,改建和配套完善5000亩粮田成为高标准设施粮田;二是对镇域西部10000亩区域面积内推进好项目建设,完善农田、水利基本设施配套,提高该区域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推进好叶新公路沿线3年生态项目建设。四是配合推进好上海西南泄洪通道防汛工程建设。
二、稳定好循环农业。在生态农业生产区,建设粮-猪种养基地和农业废弃物收集再生利用处理中心。积极推进农作物秸秆还田,收集全镇农业废弃物,与猪粪尿混合,通过添加生物菌发酵处理制作有机肥,当作肥料重新还田,以增肥地力改善土壤,实现农业生产自身良性循环。
三、完善生态休闲旅游设施。一是规划实施好百荟园生态项目建设,使其成为生态旅游休闲基地;二是拓展许三路沿线体验农家风情为主体的集休闲、娱乐、品尝农家美食为一体的农业旅游项目;三是建设集水生植物景观、摄影创作、市民教育实习为一体的胡曹路荷花观赏旅游基地。四是丰富雅园、雪浪湖、渔乐码头等旅游景点的产品。
四、积极推进生态林带绿化建设。规划建设新增总面积不少于3000亩:一是农田林网建设规划面积新增400亩,争取在5年规划期间,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95%以上;二是生态公益林建设新增面积1600亩,重点以河道林带以乔木种植为主;三是推进集镇绿化建设,新增面积600亩,以增加绿量为重点;四是调整林业产业建设400亩,结合农村郊野单元减量化万亩粮田土地整治,调整经济果林300亩。并计划在2017年前新建规范化苗木基地100亩以上。
三、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对策措施
实施新浜现代农业“十三五”规划,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各项指示精神和政策措施,充分挖掘农业内部潜力,借势借力。按照区委区府的各项工作部署,加强领导,有序推进。
一、加强规划实施领导。将实施新浜现代农业“十三五”规划列入镇政府“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工作。由分管农业副镇长具体负责,列入镇现代农业办公室的职能。专门从事分年度建设计划的制订和建设项目的协调、管理、监督事宜。
二、强化职能部门执行。本次规划,把农业总体规划分为“两片一带”,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制定好实施方案,逐项推进。一是绿化公司要认真研究并落实5年生态林带建设方案。二旅游部门要细化农业休闲旅游5年发展计划及措施。三是农业服务部门在提升科技推广、发展机农一体、稳定循环农业生产等服务方面进一步落实具体措施。四是农产品营销部门在特色农产品开发、销售方面要有新举措。
三、培育专业农民。按照农业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要求,进一步稳定壮大粮食家庭农场、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机农一体互助点等规模经营主体,使之成为真正的自耕性专业农民。
四、完善经营管理机制。稳定提高家庭农场经营质量和效益,镇政府将进一步完善《家庭农场经营管理意见》,对经营期限、准入机制、退出机制、经营能力,土地流转补偿标准等权利和义务作进一步规范。
五、规范并加快项目建设。《规划》实施期间,将积极推进3期生态项目、2个高标准农田项目、一个休闲农业项目、一个土地整治项目、3年防汛工程建设等,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组织实施,仔细规划、认真细化、规范操作程序,达到预期建设目标。
六、强化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认真贯彻食用农产品“即是生产出来的,又是管出来的”的安全监管理念,多措并举,落实并强化生产、监管责任,确保本镇食用农产品安全。完善监管体系,履行安全责任承诺签约全覆盖;抽样送检全覆盖;专项工作防疫全覆盖;病死畜禽无害化收集处置100%;畜禽检疫率达到100%。通过宣传、指导、强化队伍职能、落实监管检查来确保我镇不发生食用农产品安全事故。
政策咨询
文件预览
相关附件
相关稿件
扫码查看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