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浜镇“无废特色街镇”建设实施方案
- 索 引 号:003010N1012024102290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
- 公开主体:新浜镇
- 发文字号:浜府字〔2023〕149号
- 成文日期:2023-12-14
- 发布日期:2023-12-14
松江区新浜镇人民政府文件
浜府字〔2023〕149号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居)、企事业单位,机关各部门:
按照区委、区政府近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要求,镇规划建设和生态环境办公室拟定了《新浜镇“无废特色街镇”建设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2023年11月29日
新浜镇“无废特色街镇”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松江区建设“无废城市”的目标,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践行无废绿色发展理念,结合新浜镇实际,开展“无废特色街镇”创建活动,形成全民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紧围绕“一个目标、三大举措”发展战略布局,建设“科创、人文、生态”的现代化新松江的总体要求,立足新浜实际,始终把无废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全镇建设生态美丽新家园全过程,提高固体废物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全镇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创建背景
“无废细胞”是“无废城市”建设的基本单元,“无废特色街镇”作为辖区内各类“无废细胞”要素的集合,通过充分挖掘细胞亮点,厚植“无废”理念,输出具有街镇特色的“无废”文化,力争成为“无废”宣传前沿阵地。
新浜镇有着“沪上芙蓉镇”美誉,抢抓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机遇,已成功创建国家卫生镇、全国宜居镇、上海市生态镇、上海市特色小镇等荣誉,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果。新浜拥有都市城郊“水净、土净、气净”的生态优势和丰富的乡旅资源,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和浦南绿色发展实践区示范镇建设,推进“美丽村镇”三年行动计划,开展“田水路林村镇”全要素治理,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上海市创建“无废城市”的大背景下,新浜镇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着力打造本市首批“无废特色街镇”,助力松江区“无废城市”建设。
三、建设目标
围绕建设“绿色新浜、智慧新浜、人文新浜”这一发展目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城乡建设全过程,持续优化人居环境,完善农业废弃物管理体系。在“无废城市”建设中融入乡村要素,培养全镇人民逐步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生产、消费方式,打造以“无废乡旅”为基础的全方位无废理念传播模式,营造“无废细胞”共建共享氛围。将“无废特色街镇”与美丽乡村工作建设有机结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向人民向往的生态之城奋力迈进。
四、重点任务
1.加强科技赋能应用,提高农业废弃物减量化水平
深化浦南绿色发展实践区建设示范,践行“无废”绿色发展理念。切实落实化肥、农药“双减”各项措施,化学农药施用量总量下降10%,化学肥料施用量总量下降9%。推广无人机植保,借助5G农业专网、5G+北斗高精度定位等技术,合理规划作业路线,减少农药施用,应用无人机开展水稻植保覆盖率达到88%。积极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提高缓释肥应用,巩固水肥一体化应用成效,水稻秸秆100%还田利用。规范开展绿色农药采购、销售、连锁配送、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等管控服务,地膜、黄板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率达到100%,蔬菜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深化畜禽粪肥还田试点,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100%,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率100%。积极创建“无废乡村”、“无废农场”等无废细胞,巩固家庭农场制度,完善发展种养结合,大力推进机农结合互助模式,加快无人农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数智乡村优秀示范镇。创建全镇域的水稻绿色生产基地,逐步推进绿色农产品认证,全镇绿色食品认证率达到40%以上。
2.提升垃圾分类实效,强化可降解垃圾资源化能力
深化“环卫保洁+垃圾分类+两网融合”三位一体市场化运营模式,建立专业化运行机制。提升生活垃圾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广智能芯片垃圾桶应用。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建立“一户一档”,追溯不准确分类垃圾来源,安排专人上门指导和监督,进一步提高分类准确率,确保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保持95%以上。积极推广“大胃蛙”分布式湿垃圾处置系统,减少二次污染,智能芯片垃圾桶乡村覆盖率达到50%,农村地区湿垃圾就地处置率100%,逐步实现湿垃圾不出村。完善“两网融合”体系,畅通回收渠道,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水平。推进农林绿化垃圾循环处置站点建设,引入“孺子牛”农林废弃物粉碎发酵成套化处置装置,满足全镇农林废弃物处置需求,提高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基本实现回收覆盖率100%,拓宽垃圾降解有机质消纳渠道,实现资源闭环。支持玖霖环保、舟润实业等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骨干企业高质量发展,培育1-2家“无废工厂”。
3.深化无废理念宣传,推进生态与乡旅融合化发展
巩固生态发展基底,持续优化人居环境。优化家庭为单位积分制管理,设立垃圾减量、资源节约等无废相关指标项。积极开展无废理念宣传,营造“无废细胞”共建共享氛围,创建包括无废乡村、无废农场等10个“无废细胞”。在荷花节、牡丹节、农耕文化节等具有影响力的主题节日中,设置答题环节,引导游客树立无废低碳意识、正确投放垃圾。发挥“四季新浜”节庆效应,在全域旅游大环线中融入“无废”元素,设计无废旅游路线,厚植无废文化,乡旅民宿“无废”宣传覆盖率达到100%。在荷园及亦行亦留精品乡村民宿等旅游项目建设过程中,增加绿色建材使用比例。民宿、农家乐等不主动提供一次性卫生用品和餐具,减少塑料污染。饭店推广“光盘行动”和绿色餐桌,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减少餐桌浪费。定期组织村民、学生参观生态教育基地,深化无废环保理念教育。通过对“无废城市”、“无废特色街镇”建设开展宣传、教育、培训,使得公众对“无废”工作认知度和参与度逐步提升。巩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效,积极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及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大力推广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产品应用,鼓励企业节能减排。推进施乐百机电、朗图供应链屋顶光伏项目、建华建材三联供能源管理等项目落地,进一步控制区域碳排放量。
五、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联动。建立“无废特色街镇”创建工作组织领导小组,强化组织协调,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任务,加强横向、纵向协调联动,形成齐抓共管、运转高效的工作格局。
2.搭建合作平台,强化产业支持。充分发挥G60科创走廊环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策源优势,搭建市场化合作平台,推动区内固废资源化企业技术攻关,拓展垃圾降解后有机质的市场化消纳渠道。
3.加大政策激励,强化资金保障。合理规划资金预算,统筹财政资金,带动社会资本投入。通过评选表彰,鼓励企事业单位积极创建各类无废细胞,激励其在固废管理和资源利用领域不断提升创新。
4.营造良好氛围,强化宣传引导。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及影响力,大力宣传创建“无废特色街镇”的重要意义和先进理念,营造全民共建、全面共享的创建氛围。
附件:1.新浜镇 “无废特色街镇”建设领导小组名单
2.新浜镇“无废特色街镇”建设任务清单
附件1
新浜镇“无废特色街镇”建设领导小组名单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和市、区政府关于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为进一步推进我镇“无废特色街镇”建设工作,强化部门间协调配合,成立新浜镇“无废特色街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 长: 顾春雷 镇 长
副组长: 张丹凤 副镇长
岳建峰 副镇长
梁 潇 副镇长
成 员: 朱明强 农业农村发展办主任
诸晖华 城建中心主任
陆伟冰 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
陆 冠 环保办负责人
林金兴 农投公司经理
黄明弟 绿化公司经理
沈伟军 新净公司经理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环保办,办公室主任由陆冠同志兼任。领导小组成员如有变动,由其继任者继续履行其职责,不再办理调整手续 。
附件2
新浜镇“无废特色街镇”建设任务清单
序号 | 任务清单 | 主要内容 | 责任单位 | 完成年度 |
1 | 成立“无废特色街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 成立“无废特色街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部门分工和工作职责。 | 环保办 | 2023年 |
2 | 建立完善“无废特色街镇”建设评估及考核制度 | 建立“无废特色街镇”建设成效定期评估机制,定期组织对建设总体情况、指标完成情况、任务和项目推进情况、主要成效、存在问题等进行调度,通过调度机制推进任务、项目的完成;将“无废特色街镇”建设重要指标及成效纳入部门政绩考核。 | 环保办 | 2024年 |
3 | 保障“无废特色街镇”建设财政资金投入 | 相关部门单位设立工作预算,重点用于保障和推进“无废特色街镇”的建设。统筹财政资金,对资金政策优化整合,扩大预算资金规模,为创新提供资金支持,为政策落实提供保障。 | 相关部门和单位 | 2024年 |
4 | 完善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 | 深化“环卫保洁+垃圾分类+两网融合”三位一体市场化运营模式,建立专业化运行机制,积极推广智能芯片垃圾桶应用,乡村覆盖率达到50%以上;进一步提高垃圾分类实效,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保持95%以上。 | 城建中心 | 2025年 |
5 | 加强湿垃圾处理设施运营管理 | 推广“大胃蛙”分布式湿垃圾处置系统,强化处理设施运行全过程安全、环保、卫生监管措施,农村地区湿垃圾就地处置率达到100%。 | 城建中心 | 2025年 |
6 | 加强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 引入“孺子牛”农林废弃物粉碎发酵成套化处置装置,农林废弃物基本实现100%回收,资源化利用达到100%。 | 城建中心 | 2025年 |
7 | 持续降低农田化学肥料、化学农药施用量 | 化学农药施用量总量下降10%,化学肥料施用量总量下降9%;提高缓释肥应用,巩固水肥一体化应用成效,推广3000亩缓释肥、5000亩深测施肥、500亩水肥一体化应用。 | 农服中心 | 2025年 |
8 | 加强秸秆综合利用督导及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监督 | 加强秸秆综合利用进度检查,确保水稻秸秆100%还田利用;规范开展绿色农药采购、销售、连锁配送、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等管控服务,地膜、黄板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率达到100%。 | 农服中心 | 2025年 |
9 | 强化蔬菜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 | 蔬菜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新增胡家埭现代农业园蔬菜沤肥池1处。 | 农服中心 | 2025年 |
10 | 加强畜禽粪污规范化处理 | 推进清洁养殖并推广节水节料、臭气消除等养殖工艺,持续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保持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100%。 | 农服中心、环保办 | 2025年 |
11 | 推进全镇绿色食品认证率稳步提升 | 逐步推进全镇绿色食品认证,全镇绿色食品认证率达到40%以上。 | 农服中心、农办 | 2025年 |
12 | 创建一批“无废细胞” | 创建一批“无废细胞”,形成乡村、农场、学校、企业、景区等内部小循环,共同融入构建“无废特色街镇”大循环。 | 相关部门、单位 | 2025年 |
13 | 积极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 | 巩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效,积极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数量不少于2个村,美丽乡村示范村数量不少于4个村。 | 农服中心、农办 | 2025年 |
14 | 进一步推广无人机植保 | 推广引导种植户实施无人机植保,无人机植保应用面积不小于9.4万亩。水稻农田无人机植保覆盖率要求大于88%。 | 农服中心、农办 | 2025年 |
16 | 开展“无废特色街镇”宣传教育 | 加强“无废特色街镇”宣传,定期对乡村、农场、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景区、商场等典型场景进行“无废”知识宣贯。 | 相关部门、单位 | 2025年 |
17 | 开展工业企业固体废物环境管理专项检查 | 对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管理制度、管理台账、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等情况开展合规性检查,确保工业固体废物规范贮存、合法处置,实现签约、备案率100%。 | 环保办 | 2025年 |
18 | 推进绿色能源项目建设 | 推进施乐百机电、郎图供应链屋顶光伏项目、建华建材三联供能源管理项目落地。 | 相关部门、单位 | 2025年 |
—1—
(此页无正文)
新浜镇人民政府党政办公室 2023年12月14日印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