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中山街道居委会规范达标提标增能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
- 索 引 号:
- 主题分类:民政、社区
- 公开主体:中山街道
- 发文字号:松府中办〔2019〕177号
- 成文日期:2019-12-05
- 发布日期:2019-12-05
松江区人民政府中山街道办事处
松府中办〔2019〕177号
关于印发《中山街道居委会规范达标提标增能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
各居民区、企事业单位、机关各部门:
现将《中山街道居委会规范达标提标增能的实施意见(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松江区人民政府中山街道办事处
2019年12月5日
中山街道居委会规范达标提标增能的实施意见(试行)
居委会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主阵地,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基石。为加强基层建设,创新管理方式,改进工作作风,建立规范、优质、高效的社区治理体系,提升基层社区治理水平,根据《关于深入推进松江区居(村)委会规范化建设示范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松江区“好邻居”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推进基层居(村)委员减负增能工作的通知》,结合中山街道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市委关于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要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有关社区建设的目标任务,以构建新型基层治理体制机制为目标,以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为重点,着力打造机制健全、服务完善、自治有效、文明祥和的居民社区,引领中山街道社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为建设“科创中山、乐居家园”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谋划、合理布局。根据居民区实际状况,从便于服务管理、便于居民自治的角度出发,合理设置社区居委会。充分考虑各居民区用房规划,科学谋划社区用房功能设置,有序调整居委会空间布局。
2、坚持资源整合、重点突出。既要发挥居委会在社区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又要动员辖区内各方面力量参与和支持社区治理,合理配置各类资源;既要注重整体推进,又要着力解决薄弱环节、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
3、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坚持把居民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满足居民办事、学习、活动、文娱等需要,满足居民群众对社区管理服务更充分、更均衡、更普惠的诉求。
4、坚持减负增能、提升效能。以“三减一增”为抓手,统一社区工作事项和内容,坚持依法协助行政事务,依法组织居民开展自治活动,转变基层工作方式,提高社区工作效率,有效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三)目标任务
到2020年底,通过大力改善居委会硬件设施、完善功能布局、规范工作职能、提高管理效能,实现中山街道所辖21个居委会设置标准化、事项明晰化、布局合理化、服务便捷化的基本目标,不断扩大居委会工作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不断提高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二、主要内容
(一)统一居委会名称标识
居委会对外统一悬挂“2+2”的牌子,即“中共松江区中山街道XX居民区(总)支部委员会”“松江区中山街道XX社区居民委员会”,加“中山街道XX党建服务站”“中山街道XX社区服务站”四块牌子,规范名称和标识。除此之外其他标牌不再安放在居委会门口,可悬挂在居委会内部或服务区域内。
(二)规范居委会工作委员会
将居委会现有工作内容和工作事项进行整合分类,设置四个工作委员会,分别为社区党群委员会、社区自治委员会、社区服务委员会和社区平安委员会。各委员会主任原则上由居委会副主任以上担任,委员会成员由居委会干部、协管员和居民代表组成。具体负责如下事项:
1、社区党群委员会。主要负责居民区党建工作、文明创建及群团工作:(1)基层党建。加强党(总)支部自身建设,提高新形势下党建工作水平,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抓好区域化党建共建,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2)文明创建。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对居民群众和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发动群众开展文明楼组、文明家庭等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3)群团工作。加强居民区工、青、妇、兵等群团工作,创新工作载体,实现有效覆盖。
2、社区自治委员会。主要负责居民区的建设管理、环境卫生和自治管理工作:(1)建设管理。配合做好社区内基础设施改造和危房的修缮工作,全力推进查处违法建筑工作,配合进行区域内水环境治理;建立健全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共同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工作机制,明确各自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协助做好住宅小区综合治理、网格化综合管理工作。(2)环境卫生。做好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绿化美化、节水防汛等方面工作,协助做好社区垃圾分类,保持小区内外环境整洁,消除卫生死角。(3)自治管理。加强社区队伍建设,培育社区骨干和群众团队,开展经常性自治活动,组织居民讨论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社区事务,支持和引导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
3、社区服务委员会。主要负责居民区政务服务、生活服务和群文服务:(1)政务服务。协助做好各类救助帮困的申请和发放,及时掌握社区失无业人员的动态,提供就业信息,实施就业援助等。(2)生活服务。开展适合老年人需求的活动,整合社区资源,开展为老服务;关注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的状况,适时组织开展各类公益性服务活动;开展居民区公共卫生、医疗保健和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3)群文服务。组建文体团队,整合文体资源,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评比和交流。
4、社区平安委员会。主要负责居民区平安创建、人民调解和公共安全:(1)平安创建。了解掌握社区治安形势和工作动态,动员群众开展群防群治工作,开展普法教育,加强外来人口管理,开展“平安社区”等创建活动,协助开展特殊对象的社区矫治和安置帮教工作。(2)人民调解。做好居民内部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工作,减少民事纠纷,全面化解民事矛盾。强化信访案件控制,把各类信访解决在基层,杜绝集体上访、越级上访。(3)公共安全。开展社区安全宣传教育,增加群众防灾减灾等安全防范意识,协助做好居民区的消防安全、生产安全、食药品安全等工作,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当及时报告。
(三)优化居委会功能布局
本着服务优先、兼顾办公、综合使用的原则,优化居委会功能布局,净化服务站办事环境,整合形成“1+5+X”的功能载体。
1、基本配置。“1+5”(“五室一厅”)为居委会基本配置,其中“一厅”指社区事务服务大厅,作为居委会办公场所,代理代办相关公共服务项目。服务大厅专设全科社工窗口,由居民区全科社工轮流上岗,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五室”指党群活动室、平安调处室、健康服务室、文体活动室和社区议事室,根据居民区工作和居民活动的需求,设置相应的功能室。
2、个性设置。除了“五室一厅”基本配置外,各居委会可结合社区实际设置“X”个性化空间。既要充分考虑满足居民群众公共性、一般性服务需求,又要兼顾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群体的差别化、个性化服务需求。注重发挥“一室多用”的综合效益。
3、清理规范。逐步清理和减少居委会各类上墙的规章制度,避免形式、空洞、生硬的制度和版面上墙,不以有无制度上墙作为工作考核依据。按照“1+5+X”功能布局,在服务大厅统一设置一个综合功能宣传栏,对办理事务和功能站室进行简介,各种规章制度和宣传资料可汇编成册,供群众查阅。
(四)完善居委会运行机制
1、健全日常管理制度。一是会议制度。居委会主任应定期召集居委会成员召开工作例会,交流和沟通居民区近期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居民区“三会”(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作用,进一步推进社区民主自治。二是学习制度。居委会可结合每周一次例会,适当安排一定时间学习;居民区党组织可结合主题党日,坚持每月一次中心组学习。三是考勤制度。居委会工作人员要自觉遵守工作考勤纪律、作息制度,请休假按照街道有关规定执行。上班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不得从事公务以外的活动。
2、坚持为民服务制度。一是错时工作制度。规范居委会错时工作、延时工作、双休日和节假日、紧急特殊时日值班,确保社区居民“找得到人、办得了事”。值班期间发生发现的重大事务要及时向上级和有关部门报告,并做好记录。安排值班的工作人员,平日进行调休。二是接待群众制度。全面推广“全科社工”和工作日志等做法,规范工作纪律,明确接待要求。梳理居民常见事项办理内容、服务标准,完善办事流程,及时回应社区居民诉求。三是走访联系制度。坚持居委会干部定期走访居民的制度,采取分片包块、上门走访、面对面交流等方式,普遍开展居民走访,联系发现服务需求,倾听居民意见建议,填写好《民情日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3、建立居委准入机制。一是建立标识挂牌准入机制。职能部门要求在居委会增挂牌子的,需统一向街道社区自治办申报,经街道办事处批准后由自治办统筹安排。二是建立宣传版面准入机制。居委会除服务大厅宣传栏外,五室内部原则上不再挂设规章制度,进入居委会的各类宣传版面,需报备自治办实行准入。三是建立行政事务准入机制。参照《松江区居(村)委会行政事务、法院事务、人民团体事务参考清单》《松江区居(村)委会台账、报表、工作APP参考清单》《松江区居(村)委会证明类印章使用事项参考清单》执行,未列入三份清单的不得下沉,确需居委会协助的坚持实行准入制度。
4、完善培训考核机制。一是加强社区干部培训制度。通过开展全科社工培训、社区骨干培训、后备干部轮训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居委会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鼓励社区工作者积极参加社工培训考试等,提升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二是完善居委会考核机制。制定《中山街道居民区及社区工作者年度工作考评办法》,进一步优化居委会考核指标,改进工作评价方式,有效真实反映居委会和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绩效。
三、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居委会规范达标提标增能是新形势下创新社会治理、夯实基层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加强对居委会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居委会要按照提标增能的有关要求积极探索,认真实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2、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居委会规范达标提标增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坚持分类指导、分步推进、先易后难、突出重点的原则实施。第一阶段,前期试点阶段(2019年10月—12月),选择蓝天二村居委会进行试点,开展居委会设置清理和规范工作;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20年1月—10月),在试点居委的基础上,其他居委会根据实际情况有序推开;第三阶段,完善提升阶段(2020年11月—12月),及时总结经验不足,不断完善居委会设置,全面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3、突出特色,推动落实。各居委会要从辖区实际和不同类型社区的特点出发,因地制宜、保留特点、打造亮点。在认真做好提标增能的“规定动作”同时,积极探索“自选动作”,在布局设置、运行机制和推进方式等方面求突破、求发展、见实效,创造性地推进工作。
附件:
1、《松江区居(村)委会行政事务、法院事务、人民团体事务参考清单》
2、《松江区居(村)委会台账、报表、工作APP参考清单》
3、《松江区居(村)委会证明类印章使用事项参考清单》
松江区人民政府中山街道党政办公室 2019年12月5日印发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