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政务公开/
区数据局2025年工作计划
区数据局2025年工作计划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5-01-17 阅读次数:
    一、全面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打造新城数字化转型示范样板

依托区数字化转型“十五五”规划编制契机,加强对全区数字化转型工作“四梁八柱”的整体谋划。

(一)创新推广区块链创新应用

推广应用浦江链基础设施,挖潜区内链主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上链用链,力争在政务、医疗健康、食品等领域率先形成示范性的区块链创新应用案例。

(二)积极推动数据要素发展

健全公共数据治理和开放共享机制,加快推动公共数据上链,积极推动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争取推动形成一批垂直细分领域的公共数据集、数据资产包等数据产品。

(三)持续优化数字化转型生态

积极举办和承办高规格数字化转型主题活动,开展“数智G60”相关产业圆桌行动,积极参与“数据要素×”等重大赛事活动全球数商大会、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等市级活动,力争形成更多具有示范性的“松江案例”。

二、不断拓展数字经济新赛道,推动数字产业集群加速发展

(一)充分激发软信行业增长潜力

一是培育招引潜力企业。持续优化完善软信行业空间布局,打造以泗泾商用密码产业基地腾讯生态产业园等为核心的特色产业集聚区,吸引一批引领性强、示范性好的高能级项目落地松江。同时,聚焦数据资产咨询、管理、上市等新领域,培育和招引一批潜力企业。二是通过开展对接活动、培训指导等形式,加强区内供需循环。聚焦产业链融通、要素对接等方面,推动软信企业与上下链企业开展供需合作。三是提升为企服务精准度。协同重点街镇、园区和统计局、税务局等部门,重点挖掘有潜力的企业,实现应统尽统。对目前在库企业,加强精准化个性化服务,积极争取市级资源和政策支持。

(二)持续增强产业数字化服务能力

一是协同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聚焦“链式”转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小快轻准”产品等数字化转型服务支撑能力方面,做好前期排摸和梳理,为下一步试点工作打好基础。二是加快推进规上企业数字化诊断进度。结合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中的诊断工作,统筹考虑相关行业和街镇的企业分布情况,力争完成全区规上企业诊断覆盖率目标。三是持续开展产业数字化服务能力培训。推动软信企业数交所等专业机构与区内有数字化转型需求的企业进行对接,促进区内循环、提高落地能效,推动形成数据资产。

(三)积极抢抓算力服务产业发展机遇

一是持续推进算力重点项目建设。持续跟踪服务腾讯长三角人工智能先进计算中心、仪电智算中心二期等重点算力项目建设,继续推进国产化AI算力适配测试中心建设。二是全面梳理研究算力服务产业发展规律。开展松江算力服务产业规划方案研究,编制完成《实施细则》,启动项目申报。依托政策红利和产业基础招引培育链主企业,建强算力调度、交易等链条。三是着力推动算力普惠化应用建立区级算力公共服务平台,提高智算供给能力和效率,保障中小企业产业发展需求。打造智算应用生态圈,“智算+智能制造”,推动大模型技术融入工业互联网平台;“智算+医疗健康”,利用人工智能发展新药开发、智能诊断、精准医疗等应用场景;“智算+影视游戏”,借助高性能计算,进行大规模渲染、AI训练和实时协作开发。

(四)全力打造高质量为企服务平台

一是完善经济运行平台。基于大数据中心“企业迁入迁出专题库”,搭建“迁入迁出”监测模块,进一步挖掘高成长性的优质企业。二是完善招商政策助手平台进一步抓好政策汇聚、拆解和打标工作,同时,“一网通办”企业专属网页、区财政局的松江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监管平台等区级平台结合,推出更多应用场景。三是提升企业诉求直通车服务质量。加强对“企业诉求直通车”的宣传引导,并强化承办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意识,形成诉求解决闭环。

三、加快完善政务服务建设,持续提升“一网通办”能级

(一)改革引领、技术驱动,推进政务服务智慧精准

一是积极拓展“免申即享”覆盖面,实现“政策体检”基本全覆盖,企业“服务包”精准送达。二是深化集成服务改革,进一步拓展“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范围,持续深化“一业一证”改革。持续打造企业和个人专属空间,丰富拓展“一人(企)一档”“亮数”等场景应用。三是强化行政许可清单管理,深化告知承诺制改革,推行容缺受理服务深化跨部门行政协助和业务协同,实现事前审批到事中事后监管的闭环管理

(二)渠道多元、服务普惠,推进政务服务“公平可及”

一是提升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能力推进政务服务大厅窗口端与PC端、移动端、自助端服务集成和数据共享,实现整体服务。完善“一网通办”普惠服务聚焦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需求特点,有效消除“数字鸿沟”。创新推动“远程虚拟窗口”服务向街镇村居延伸,支持跨区域通办。二是强化跨省协同和制度保障推动数据跨域流动和深度应用,实现长三角区域政务服务码应用互联互通。三是强化“好差评”以评促改严格落实“好差评”评“办不成事”反映问题“以评促改”闭环管理机制

(三)系统观念、整体协同,构建智能集约平台支撑体系

一是强化线上线下协同支撑能力,健全优化政务服务事项动态管理机制,加强各级各类政务服务中心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指导管理二是强化数据高质量供给能力,基于应用场景建设数据标签和数据知识图谱,提升查询和服务能力。三是拓展数据有效共享应用实现电子证照应归尽归、电子材料共享复用推进数据和电子证照长三角区域便捷共享。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