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政务公开/
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情况的说明
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情况的说明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1-03-27 阅读次数:

关于《上海市松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编制情况的说明

 

2020年是“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关键之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程向民书记、李谦区长多次召开会议,对规划编制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按照中央把加强顶层设计与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的要求,我们全面学习贯彻中央、市委和区委全会精神,充分吸纳前期研究以及各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专题研究等各方面工作成果,充分消化吸收区人大、区政协以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对标对表区委规划《建议》,形成《上海市松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经松江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将编制情况说明如下:

一、总体考虑

《纲要》编制总的把握三条:一是始终贯穿一条主线,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松江发展全过程、全方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和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对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服从服务国家战略,按照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根据十一届市委十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对松江“一高地、三生态”要求,紧密结合松江实际,对重大任务进行聚焦落实,彰显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使命担当,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二是坚持“科创、人文、生态”卓越价值取向,一张蓝图绘到底干到底。始终围绕建设“科创、人文、生态”的现代化新松江这一目标,一以贯之、久久为功,胸怀大局、服务全局、开辟新局,在“十四五”这个极为关键的时期实现新的更大发展。三是体现长远战略谋划,聚焦新城发力战略引领作用。按照市委市政府赋予松江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定位,研究把握松江发展中的基础性、根本性、关键性问题,提出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

二、编制过程

一是高起点谋划发展思路。区委、区政府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全面推进规划编制工作。2019年7月启动以来,按照确定的“1+10+30”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进行前期调研和收集资料,形成26项研究成果,为《纲要》编制提供理论基础。五届区委十次全会讨论通过的规划《建议》,为“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指明方向。

二是高频次开展专题研讨。结合开门编规划工作,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牵头,高频次、密集开展“十四五”发展专题研讨。陈寅常务副市长来松调研我区“十四五”重点工作发展思路、松江新城规划建设。8月,区委书记程向民到发改委进行“十四五”规划专题调研,11月-12月,区委分别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大学城高校校长座谈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新城建设专题调研会。区委副书记、区长李谦多次就“十四五”期间新城建设、城乡融合、产业发展、金融发展和商业布局等开展专题研究并提出要求。

区“十四五”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聚焦重点功能板块、重点区域等多次开展实地调研,面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多场专项研讨活动,编发4期规划编制重点工作专报、11期工作简报;联合松江融媒体中心先后发布4期《松江市民“十四五”时期美好生活愿景调查》问卷,浏览量达2万余人次。

三是高标准构建“十四五”项目库。聚焦项目支撑,高标准构建“十四五”项目库,总计356个项目,总投资2300亿元左右。其中基础设施类项目186个,社会事业类项目119个,产业类项目51个。

四是高效率进行上下衔接。对接市“十四五”规划《纲要》,积极争取将松江区重大项目和民生关注内容予以体现。在区委和区政府主要领导关心下,经过积极协调、反复沟通,成功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松江新城表述得到进一步优化,特别是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在市规划《纲要》中体现3次;推进12号线西延伸规划建设、“浦江之首”生态公园、7个重大产业项目纳入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松江南站”表述更改为“松江枢纽”。

三、主要内容

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和区委全会精神, 《纲要》起草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体现面向未来、立足当前,既要把握新阶段、新形势和新要求,也要立足现有发展基础和松江自身优势,坚持问题导向;体现加强系统集成和综合平衡,提出务实和管用可行的目标指标、工作举措和重大项目。从框架结构看,《纲要》共十二章,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形势和目标,第二部分落实国家战略和城市发展空间格局,第三部分具体发展举措,第四部分规划保障。

1、关于形势和目标。《纲要》提出, “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实现,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全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秉持新发展理念,改革辟路、创新求实,唯实唯干、拼搏奋进,围绕“一个目标、三大举措”发展战略布局大刀阔斧推进转型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科创、人文、生态”的现代化新松江建设事业打开了新局面、创造了逆势飞扬新奇迹。《纲要》分析了松江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我们要主动适应形势新变化,坚持危机中育先机、变局中开新局。《纲要》在2035年远景目标、“十四五”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等方面与区委《建议》保持一致。

2、关于落实国家战略和城市发展空间格局。《纲要》提出聚焦服务新发展格局,推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引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增创一廊一轴两核”发展空间格局,联动“三片”融合发展,重点打造以“松江枢纽”核心的站城一体中央商务区,充分依托服务长三角、联通国际的枢纽功能,建设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

3、关于发展举措。《纲要》提出,一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强化新兴产业高地建设,实现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勇当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加快形成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若干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增创五型经济发展优势,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供给侧、需求侧动态平衡。按照“一高地、三生态”发展要求,厚植产业创新发展生态。二是弘扬人文松江精神品质,不断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持续打响“上海之根”文化品牌,全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品牌,全面打响高科技影视文化品牌。三是践行“两山”理念,优化生态绿色空间布局和完善生态治理体系,打好环境保护攻坚战,持续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四是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夯实更加稳固有力的基本保障体系、完善更加普惠便捷的社会福利事业和推动更加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供给。五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产业经济多元化发展、打造生态宜居新家园、探索农民增收新渠道和推动城乡融合制度创新。六是持续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通过“一网通办”提升政务服务质量效率,“一网统管”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行,“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全力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构建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七是以改革开放促发展,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扩大开放合作,持续营造开放高效营商环境。

4、关于规划实施保障。一是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党建工作机制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凝聚社会力量。二是全面推进法治松江建设,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强化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和责任追究制度,筑牢守好安全底线。三是完善规划实施保障,加强 “十四五”规划衔接,加强规划监测评估。

四、指标体系

 《纲要》指标体系的设定从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三大维度”和突出延续性与创新性、质量结构与效益导向、引导与约束“三个方面”综合考虑,注重指标的匹配性和可测性,体现“少而精”要求,提出了由21个主要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其中预期性指标13项,约束性指标8项。


图文解读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