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松江区应急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 索 引 号:002030N1012022072612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
- 公开主体:区政府
- 发文字号:沪松府〔2022〕86号
- 成文日期:2022-07-15
- 发布日期:2022-07-15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松江区
应急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
经区政府同意,现将《关于进一步加强松江区应急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2022年7月15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松江区
应急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我区应急体系建设,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推进应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经区政府研究决定,形成如下实施意见。
一、 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以提升应急能力为核心,统筹各方力量,加强资源整合,夯实基层基础,健全指挥统一、反应灵敏、高效协同、保障有力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高效处置各类重大风险和事件,力争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研判、早处置,在最低层级、最早时间,以相对最小成本解决最突出问题,取得最佳综合效益。
二、组织架构
主 任:李 谦
常务副主任:王玮华
副主任:朱明林 杨 剑 顾洁燕 陈 容
成 员:石 屹 吕颖群 林 华 陈新华
赵剑平 季求清 陈 超 胡 民
李 正 杨 进 王世华 陈小华
金冬云 马红英 黄宝荣 顾斌峰
陈 龙 陆 峰 孙文杰 干善军
计浩军 王浩波
城运应急委日常工作主要涉及自然灾害、安全生产、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四大领域和城市重要关键问题。城运应急委办公室设在区政府办公室和区应急局,办公室主任由石屹和干善军二位同志兼任。区政府办公室负责城市运行和突发事件应急综合协调,具体工作由区城运中心承担。区应急局负责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和应急管理,并加强与市应急局以及各街镇(经开区)的工作对接,落实应急系统各项任务。通过加快建立区级城运应急体系,健全自然灾害、安全生产、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四大领域的日常监测和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加强风险防范,注重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各街镇(经开区)应结合实际,参照区里架构,加快建立街镇(经开区)城运应急体系,落实编制,配备24小时专业人员,实现应急体系实体化运作。在一网统管框架下,将更多懂城市、会管理、善治理的跨界人才,充实到城市运行管理一线。更好地发挥区城运中心作为区委区政府重要决策指挥平台作用,不断提升区域城市运行管理和应急联动协调能力。
三、重点工作任务
(一)着力建设两项机制
1.加强平战结合平急转换机制建设。城市日常管理和应急处置处于同一城市生命体、同一系统空间体两面。城市运行应急委要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平战结合、平急转换体制机制。针对四大领域突发事件和城市重要关键问题,分别成立自然灾害、安全生产、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四大专项应急指挥部,平时状态下城运应急办要指导各专业部门加强对城市运行状态的监测预警,以及对风险隐患发现排查,统筹协调全区层面城市运行管理的重大事项,分析研判重大突出的全局性的风险。一旦进入战时状态,四大专项指挥部要迅速进驻城运中心启动专项预案,开展应对指挥处置工作。达到一般级别以上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及社会安全事件信息应及时向区领导报告。按照事件响应等级,分别由部门负责人、区政府分管领导、区政府主要领导进驻指挥部指挥。坚持“三管三必须”原则,即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当发生死亡1人以上事故时,由主管行业的区领导到现场指挥处置。(责任单位:区政府办,区应急局,区城运中心,各相关委办局)
2.强化统筹协调和分工协作。要做强城运应急委的指挥枢纽功能,主动发挥好应急办的牵头统领,形成“城运应急委管总、部门主管、街镇主战”的工作格局。要整合资源,提升联合作战的能力,与“110”、“119”、“120”等部门建立快速的信息共享联动处置机制。根据分工和管理权限,派单调度相关指挥部、职能部门和属地及时进行应急处理。要进一步理顺区城运应急委与各专项指挥部之间关系,一般情况下区城运应急委要主动发挥好各专业指挥部的作用,如出现重大情况,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牵头抓总发挥牛鼻子的作用。公安、交通、应急、水务、卫健、消防、建管、民政、新闻、网信、城运、大数据等相关部门,要主动配合,发挥各自专业特长,促进优势互补,提升联合作战能力。(责任单位:区政府办,区应急局,区城运中心,各相关委办局,各镇、街道、经开区)
(二)重点抓好三项工作
1.加强值班值守工作。各街镇(经开区)、各部门要加强值班值守工作,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工作,健全处级领导带班、值班长及专职值班员双人在岗值守制度。要严肃值班工作纪律,确保人员在岗在位,保持电话畅通。各街镇(经开区)值班室原则上设立在街镇(经开区)城运中心,安排专职值班人员,加大培训力度,加强专业化值班队伍建设,保持全年24小时全天候在岗。(责任单位:区政府办,各相关委办局,各镇、街道、经开区)
2.加强和规范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机制。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是应急管理运行机制的重要环节。各街镇(经开区)、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本区域、本部门、本行业信息报送和值班值守工作的主体责任,坚决杜绝迟报、压报、漏报、瞒报等现象,确保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要严格按照规定时限报送区政府总值班室(30分钟内口头报,1小时内书面报),做到“快报事实、慎报原因、实事求是、依法处置”。要及时捕捉突发事件信息和重要紧急情况线索,对敏感性、趋势性、苗头性事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对于紧急突发性重大事件,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在第一时间内上报区政府总值班室,通过总值班室上报区委办和区府办,便于区领导第一时间掌握情况,及时妥善地决策指挥。特别是拉条的部门,在上报市级部门的同时报区政府总值班室。(责任单位:区政府办,各相关委办局,各镇、街道、经开区)
3.打通跨部门跨层级指挥调度系统。围绕“高效处置一件事”,融合多种工作力量,城市运行重点保障部门和单位(如应急、消防、公安、交通、城管、房管、市场监管、供水、供电、供气等)要明确参与区城运中心大厅的日常值守工作方式,切实增强值守力量。同时,区城运中心与各专业部门形成指挥集群,建立联动指挥响应机制,主要围绕节假日、重大活动、重要紧急情况应对等,全力保障城市安全运行。(责任单位:区城运中心,各相关委办局,各镇、街道、经开区)
(三)切实提升四种能力
1.提升监测预警预报能力。要以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为契机,积极推动“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试点工作。城运应急委要指导相关行业部门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和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应急物资和救援力量信息数据要纳入“一网统管”城运平台,推动应急部门的综合优势和相关部门的专业优势有效结合,让指挥更顺畅,反应更灵敏。水电气桥等城市“生命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行业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运用科学化、智能化手段,实现城市安全风险早发现、早预警,为第一时间开展处置工作打下基础。(责任单位:区应急局,区城运中心)
2.提升基层一线实战能力。要抓早抓小防范未然,力争做到小事不出居村,大事不出街镇。积极发挥基层作为城市治理神经末梢作用,全天候承接一般事件的全程处置和重大应急事件的先期处置。要紧盯城市治理高风险问题,整合并拓展现有发现手段,充分整合公安、应急、城管、市场监管、网格化、综合治理等各类基层管理力量,形成治理合力。要打通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常态化开展实战救援演练和隐患排查治理,基本建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责任单位:各镇、街道、经开区,各相关委办局)
3.提升“一网统管”平台支撑能力。认真贯彻市人大常委会近期公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和保障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的决定》,全力推进城运平台二期信息化项目建设。要加快建设城运综合决策指挥平台,构建现场情况回传、现场指挥、事件上报、图像回传、资源调度指挥一张图的城运应急、突发事件指挥体系,提高指挥机构的信息收集、预测研判、决策、应急指挥的信息化水平。要更好地建设城市运行数字体征体系,进一步加强物联网、神经元、感知端的建设应用,聚焦重大风险隐患,科学设定城市运行体征的指标体系,利用大数据分析研判预警,实现对城市的实时动态智能精准的监测。要更好地统筹数据资源,依托大数据资源平台,加快汇集汇聚各有关单位的数据资源,更好地赋能基层,为及时精准发现问题、对接需求、研判形势、预防风险和有效处置提供有力支撑。(责任单位:区城运中心,区大数据中心)
4.提升社会各方参与治理能力。要尽快建立涵盖公共卫生、安全生产、经济运行、城市建设、社会安全、自然灾害、大数据等不同领域的综合性的专家库,发挥专家优势和智库作用,提供更专业的决策咨询意见。要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鼓励支持个人、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一网统管”建设,充分发挥12345市民热线等客服作用和人民意见征集随身拍等信息收集的功能,积极采纳社情民意,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格局。(责任单位:区城运中心,区应急局,各相关委办局,各镇、街道、经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