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政策解读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全面实施《上海教育现代化2035》的布局阶段,是松江持续推进“一个目标,三大举措”在新时代坐标中高起点打造具有独立功能的长三角综合性节点城市、高质量建设“科创、人文、生态”现代化新松江的关键时期。
第一部分 “十三五”主要成就
一、加大教育资源补给
督办完成将16个教育地块的动拆迁。共新建、改扩建学校45所,其中学前教育增长24.3%;小学增长19.4%;初中增长12.5%;高中增长13.3%。各类学校办学规模净增704班,增长18.2%;总用地面积净增64.2万平方米,增长20.2%;总建筑面积净增50.4万平方米,增长28.3%。
与松江大学城高校紧密合作,先后与东华大学等7所高校合作开办12所附属学校,形成“环大学城教育新高地”。
二、构建德育工作体系
建构松江区大中小思政一体化7大联盟,组建13个区班主任带头人工作室。
2020年,松江成功获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区。
三、实现教育转型发展
学前教育普惠发展。符合条件的本市常住3-6岁儿童毛入园率达99.8%,本市户籍3-6岁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率达100%。公办幼儿园覆盖率和在园幼儿比例、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率逐年提高。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100%,组建6个以大学附属学校为引领的教育集团。
高中教育特色发展。在新城地区引进1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创建1所市特色高中,组建3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引领的中小学教育集团。
特殊教育内涵发展。学前特教点街镇覆盖率100%、残疾儿童入学入园评估率100%;形成学前至中职阶段十六年一贯制的特殊教育新格局。
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区级校企合作基地32家,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4金31银37铜。毕业生就业率98%以上,“双师型”教师比例80.86%。
终身教育多元发展。终身教育4.0版工作网络建成,“三类学习点”实现全域覆盖,上海市星级团队近1200支。
四、构筑教育人才高地
目前有32个学科共同体,42个指导团,发展744名成员。五年中,5人获得上海市特级校长荣誉称号,13人获得上海市特级教师荣誉称号,22人被评为正高职称。
五、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推进教育信息化,构建区域“三通两平台”,建成“云间智慧教育”云服务体系。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松江被确定为“上海市教师人事管理制度建设” 试点试验区。
完善教育督导机制,2018年,被教育部评为第二批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
第二部分 教育“十四五”规划
一、 十四五松江教育事业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上海与松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持续优化松江教育体系布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着力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实现更高质量的公平、更加多样的优质、更具包容的开放,努力办出与松江城市发展战略定位相匹配的、与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相契合、与信息化革命大趋势相适应、与现代化教育制度体系相一致的一流教育。
(二)基本思路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2.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3.坚持教育评价改革引领高质量发展。
4.坚持服务松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三)总体目标
根据国家现代化建设战略安排,在2020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上,到2025年实现更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
着力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
1.学前教育普惠优质、
2.基础教育优质均衡、
3.职业教育贯通融合、
4.终身教育泛在可选,
打响“松江教育”品牌,提升松江教育品质,迈向教育强区。
(四)主要指标
发展指向 |
指标内容 |
2025年目标 |
基础教育普及 |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 |
99.8 |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
99.9 |
|
髙中阶段入学率(%) |
99.7 |
|
特殊教育提升 |
残疾青少年髙中阶段教育入学率(%) |
78 |
残疾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 |
99.5 |
|
教师队伍建设 |
中小学专任教师研究生比例(%) |
25 |
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 |
82 |
|
义务教育权益 |
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免费就读比例(%) |
100 |
义务教育阶段班额数(每班人数) 新城范围内小学和初中平均班额分别控制在40人、45人 |
45 |
重要领域 |
指标内容 |
2025年 目标 |
学前教育 |
公办幼儿园覆盖率(%) |
57 |
普惠性学前三年教育覆盖率(%) |
85 |
|
基础教育 |
标准化场馆池的学校(所) |
3~5 |
专用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和艺术教育教室的学校(所) |
3~5 |
|
建设拥有射击馆和专业羽毛球馆的学校(所) |
2 |
|
职成教育 |
区级校企合作基地(个) |
35 |
“人文行走”线路(条) |
5 |
|
队伍建设 |
新增高层次教育人才(名) |
40~50 |
综合保障 |
生均拨款增长水平(%) |
3 |
全部项目绩效评价覆盖率(%) |
100 |
二、“十四五”松江教育事业发展任务
(一)坚持立德树人,把握教育发展方向
1.养正达人,实施中小学一体化育人机制
2.减负增效,提升学校智育水平
3.体教融合,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4.文化滋养,推进云间文化建设
5.实践涵养,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6.共育共进,完善松江教育育人体系
(二)坚持改革创新,打造一流基础教育
7.聚焦课程教学,推进中小学教学变革
8.聚焦优质均衡,推进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9.聚焦公正公平,推进中小学招生制度改革
(三)坚持普惠优质,建构托幼工作“雁阵式”发展新体系
10.强化政府职责,保障托幼资源有效供给
11.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学前教育保教质量
(四)坚持产教融合,构建优质职成教育
12.对标国家战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13.服务产业发展,培育高质量技能人才资源
14.满足市民需求,构建泛在可选的终身教育服务体系
(五)坚持“身正为范”,打造“四有”教师队伍
15.健全长效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16.坚持内涵发展,提升专业素质能力
17.完善顶层设计,深化管理制度改革
18.落实保障措施,强化尊师重教氛围
(六)坚持优化配置,实现资源优质均衡
19.优化学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七)坚持深度融合,推进教育信息化
20.推进教育云网应用融合提升
21.推动大规模师生线上线下互动教学
22.打造信息化标杆校和新型数字化学校
23.探索大数据在教育领域应用
(八)坚持稳慎推进,深化重点领域教育综合改革
24.深化新时代区域教育评价改革
25.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
26.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规范管理
27.促进民办托幼机构办园质量提升
28.实施培训机构分类登记与管理
29.健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机制
30.探索区域教育开放合作
重点项目:
建设上外云间学校,实施托幼机构"雁阵式"组团发展;“养正达人”德育一体化工程、“集团”“强校”双轮驱动促进优质均衡项目、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建设工程、“强师兴教”行动计划、教师评价改进项目;建成2所新型高职院校等18个重点项目。
三、“十四五”规划保障措施
1.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2.强化专业权威的教育督导工作。
3.完善教育现代化投入管理体制。
4.完善教育建设项目推进机制。
5.完善落实问责机制。
6.加大松江教育宣传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