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政务公开/
【区市场监管局】关于《上海市松江区经营主体住所登记管理实施细则》的专家论证报告
【区市场监管局】关于《上海市松江区经营主体住所登记管理实施细则》的专家论证报告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4-11-04 阅读次数:

针对《上海市松江区经营主体住所登记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开展论证活动,在听取了各位专家对《实施细则》的建议后,最终形成报告如下:

一、《实施细则》的合法性、必要性、可行性

经营主体住所是经营主体进行经营活动的重要场所,合法、便捷、高效的经营主体住所登记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2014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赋予了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法律法规规定以及本地区管理的实际需要,对住所登记条件做出具体的规定的权利。《方案》颁布后,各地纷纷出台相关住所登记管理办法和细则。上海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上海市企业住所登记管理办法》(沪府办发〔2015〕15号)、《上海市经营主体住所登记管理办法》(沪府办规〔2024〕2号),放宽住所和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并授权各区县政府依据登记管理办法,制定本区(县)内的企业住所登记管理实施细则。

松江区地处上海市西南区,属于城郊结合部,兼有城市和农村的特点。房屋的类型既有工业、商业、办公等,也有大量征用土地而形成的城中村、农业及公建配套建筑,还有因城市化建设而产生的大量无证房屋。对于违章建筑,将依法予以取缔,但是另有大量房屋未取得房屋产权证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还有的是镇、街道政府下属的或同意建造的。一方面这些房屋因不符合办照要求而闲置,而另一方面经营者因没有合适经营场地而不能正常经营,造成场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同时,因房屋没有办理产权证明或房屋类型不符合办照规定不能登记为企业住所和经营场所,从而产生了大量的无照经营等突出问题,这也成为各职能部门管理的顽疾。

为有效解决松江区内经营主体住所登记,2019年12月23日,松江区政府印发了《上海市松江区住所登记管理细则》。目前,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新的《上海市经营主体住所登记管理办法》(沪府办规〔2024〕2号)已于2024年2月28日对外发布,为避免与政策制定依据内容冲突,松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启动对 《上海市松江区经营主体住所登记管理实施细则》的修订工作。

在修订过程中,区市场局认真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及有关要求,组织研究政策制订依据,邀请专家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研讨分析,经集中研讨采纳完善,具有科学性。该文件的合法性、合理性、可执行性是在这数年的工作实践当中得到充分证明的。

二、《实施细则》的积极作用

旧的《上海市松江区企业住所登记管理实施细则》自实施以来成效显著。一是解决了以往企业登记实践中的难点问题。例如以往无法作为企业住所登记的特种用途房屋,在满足《上海市松江区企业住所登记管理实施细则》规定的条件下,允许作为企业住所登记,实乃惠及众多企业的一大利好。二是有利于盘活辖区存量房产、增加闲置场地利用率,激活街镇诸多问题资产,释放了企业经营场所资源,缓解全区各街镇、工业区招商引资过程中落户企业经营场所紧缺的问题。三是为部分街道、镇在区域功能开发过程中的项目落地和产业园区培育提供了便利。四是放宽住所登记范围。为原先的许多异地经营企业落地提供了路径,既体现了宽松便利的营商环境,提振企业经营信心,又对地区税收增长起到积极推进作用。五是有效解决了部分场所内的无照经营问题,通过街镇统一管理的方式,在这部分场所内开展经营活动的经营主体合法注册登记后,极大满足了周边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同时也提供和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2024年修订的《实施细则》适应了上位法的规定,简化住所登记材料,降低住所使用和登记成本,强化房屋安全责任。进一步完善本市经营主体住所登记管理制度,营造更优营商环境。

三、《实施细则》可能面临的风险与对策

1、区市场局在组织制订《实施细则》过程中,严格对照政策制订依据并按程序推进制订工作,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并对实施意见研究及修改完善。《实施细则》制订的过程规范,能够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理解,同时也具有执行实施的经验,整体社会风险较小。

2、建议今后实施过程中,收集社会及有关企业反馈和意见,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并及时改进不足。

四、《实施细则》施行的建议

专家组建议:《实施细则》实施后,应注重抓落实、抓推进,确保相关政策执行到位并切实发挥作用。

一是广泛开展宣贯工作,向各街镇、园区、企业宣传好政策,无差别受理所有登记申请案;

二是加快配套政策措施的制定,完善《实施细则》整体制度设计。

三是形成工作合力。区市场监管局各业务科室应当形成工作上的合力,联合开展政策宣贯活动,同时就后续的监管措施进行衔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