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政务公开/
【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新农人”智慧种田,松江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新农人”智慧种田,松江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3-05-06 阅读次数:

从种子播种到水稻收割,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运用5G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搭建千亩粮田数据采集管理系统;构建矩阵式数字蔬菜农场,引领蔬菜基地“机器换人”发展;打造农业人才实训基地,大力培养“数字新农人”……如今,越来越多的智慧应用走进松江田间地头。

近年来,松江区紧紧把握国内外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以数字农业为抓手,引导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引领支撑松江农业现代化建设。

数字技术引领“智慧种田”

机插秧、无人机植保、收割机……在新浜镇土是宝农业专业合作社,从水稻播种到完成收割,已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同时,合作社通过中国移动5G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在田间乡道上空完成高精度空间数据采集,搭建千亩粮田数据采集管理系统,无需下田,便可以观察成片农田的实时数据,为农机自动驾驶、无人机喷洒作业等提供自动地图导航支持。

作为探索智慧农业发展的排头兵,泖港镇多吉利德农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矩阵式数字蔬菜农场实现了蔬菜种植从播种到育苗,再到移栽、水肥控制等全程无人化操作,还配备有数字化中控信息平台、智能化苗盘上下架机器人、全自动水肥一体喷淋系统、种植箱智能推送车等智能化系统和设备,全方位引领“机器换人”发展潮流。

随着松江农业生产深度应用数字技术,越来越多的智慧应用走进田间地头。据了解,松江结合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大力推进粮食生产无人农场的建设工作。小昆山、新浜、叶榭三镇作为上海市粮食生产无人农场建设实施重点镇,在“十四五”期间,将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完成农场生产、管理任务的全过程无人化模式,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益,实现产业应用升级。预计到2025年,全区将实现1万亩以上水稻种植的耕、种、管、收无人化作业能力,促进松江智慧农业发展。

多措并举培养当代“新农人”

发展乡村数字经济,关键是加强数字技术在农村地区推广应用,让农民从农业“生产者”向农业“技术员”“管理者”转变,吸引更多的“90后”“00后”青年投身现代农业,变身“土专家”“田秀才”,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

去年国庆节前后,新浜镇稻梦空间农创基地以“线上直播+线下互动”模式,举行首届G60桥头堡“三农电商”训练营,打造农业人才实训基地。训练营融合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围绕短视频应用、产品卖点提炼以及带货方法等内容,为农户们带来丰富的电商直播“干货”。以“青年+农户”结合的新探索,开启“三农电商”培训的全新模式,通过训练营扩大农民了解数字技术的途径,培养有文化、能创新、头脑活、敢创业、会管理与懂经营的“数字新农人”。

“过去种地靠人力,未来种地靠人工智能”是“新农人”区别于传统农民的关键。土是宝合作社率先组建起无人机植保团队,联合上海中航欣盛航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了无人机植保培训基地,无人机应用于水稻种植标准化试点项目如今已经完成,不少农民变身为“飞手”,完成农民的“技能数字化”。

农业现代化是一场以农业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的农业综合革命。接下来,松江将围绕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现代技术物质装备水平,着力构建适应松江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松江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来源:上海市松江区

作者:刘芮孜

作者单位:松江区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朱霖 杨洁 马平川 常征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