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23年松江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工作要点》的通知
- 索 引 号:SHSJ3-009003-20230303-40357
- 主题分类:农业、林业、水利
- 公开主体:区农业农村委
- 发文字号:松农发〔2023〕20号
- 成文日期:2023-03-03
- 发布日期:2023-03-03
上海市松江区农业农村委员会文件
松农发〔2023〕20号
关于印发《2023年松江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工作要点》的通知
委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各镇、街道农业农村部门,农发公司:
现将《2023年松江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上海市松江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3年3月3日
2023年松江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工作要点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承上启下之年,区农业农村委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聚焦浦南绿色发展实践区建设,深入推进美丽家园、绿色田园、幸福乐园“三园”建设,着力彰显乡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美学价值,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探索走出现代化大都市郊区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
一、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稳定供给
(一)全力抓好粮食生产。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推动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分解下达2023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压实粮食生产属地责任。多渠道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不断巩固提升粮食稳产增产能力,确保完成15万亩粮食播种面积和8.8万吨粮食产量的生产任务。落实粮食生产补贴,稳定政策预期、降低生产风险,构建农民种粮保障机制,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推进“卖稻谷”向“卖大米”转变。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高标准农田的新增建设和改造提升,压实管护责任,加强农田基础设施日常运行、养护、维修等工作。强化粮食防灾减灾和统防统治,减少气象灾害和病虫害危害损失。(责任部门:种植业办、基建科、农技中心、农机所、农发中心)
(二)落实“菜篮子”区长责任制考核。压实蔬菜稳产保供责任,提高自我供给能力,落实8500亩以上规模化常年菜田面积,其中绿叶菜核心基地3000亩,设施菜田5440亩,全年蔬菜播种面积不低于4.61万亩次,产量不低于9.06万吨。新建改建一批设施菜田,提升蔬菜特别是绿叶菜应急保供能力;通过技术提升和设备改造,提高播种亩次和产量,推广稻板茬秋冬菜种植,计划种植面积8000亩。加强生猪产能调控,加强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调控能繁母猪存栏量保持在1万头左右。稳定水产的养殖面积,推进渔业绿色生产方式养殖。强化“菜篮子”工程建设,落实“菜篮子”区长负责制考核。(责任部门:种植业办、畜牧水产办、农技中心、农机所、疫控中心、水产站)
(三)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共同推进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落实和严格管控永久基本农田,遏止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巩固“大棚房”问题专项整治成果。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继续实施轮作休耕模式,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责任部门:基建科、种植业办、农技中心、农发中心)
二、锚定农业强国目标,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四)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一是提升机械化生产水平。建设600亩高标准设施菜田,推动设施装备提档升级,探索工厂化生产模式,提升4家蔬菜生产“机器换人”示范基地的综合机械化水平至65%。推进2个水稻全程机械化工厂育秧中心建设。新建3000亩粮食生产无人农场。围绕稻米全产业链发展环节,提升冷藏、烘干、加工等设施设备配置。完善规范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加强农机库房等配套设施建设。二是加快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推进农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蔬菜、水稻及特色果品生产管理信息实行“一网”管理。推广“申农码”在农业生产、管理、服务中的应用。三是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制定种业振兴行动计划,加快构建“产学研用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产业体系,力争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松江种子”。启动新审定水稻品种“松香粳1855”的种子生产,推进“松21020、20101”等潜力品种试种。做好“汉松青375”等高品质蔬菜新品种研发和推介。加快推进三个黑山羊品种的杂交选育工作。做好中华绒螯蟹“江海21”、团头鲂“浦江1号”、松江鲈鱼、翘嘴鲌的保种选育工作。引进相关企业,加大花卉种苗研发培育。(责任部门:种植业办、产业办、畜牧水产办、农机所、农技中心、疫控中心、水产站)
(五)强化品牌引领绿色发展。一是加强农产品绿色发展。深化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加强绿色食品认证管理和绿色生产基地建设,认证率不低于43%。绿色食品获证主体100%做好档案电子化管理。推广水产养殖绿色生产方式4020亩,推进2家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持续推进约1487亩水产养殖场尾水治理设施建设和改造工作。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围绕“双安双创”工作,落实监管责任、加强监管体系建设、打造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加强“沪农安系统”应用,充分利用大数据,逐步实现精准监管。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加强地产农产品质量抽样检测。全面落实合格证制度,开证率达到90%以上。做好长江禁渔工作,开展常态化执法监管。三是加强地产农产品品牌建设。发挥绿色生态补贴政策导向,加快农业资源节约集约技术应用,推广耕地地力保险、绿色防控等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提高畜禽粪污、秸秆资源化利用水平,实施“三品一标”四大行动,扩大松江大米、黄浦江大闸蟹等优质农产品品牌影响,培育新的地产农产品品牌。(责任部门:监管科、产业办、种植业办、畜牧水产办、执法大队、农安中心、农技中心、疫控中心、水产站)
(六)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快推动产业集群成链。加快推进绿色田园先行片区建设,加强引领项目的策划和统筹,持续提升松江优质食味稻米产业片区和市级花卉产业集聚区显示度。推进优质稻米等产业化发展,稳步提升优质品种水稻种植面积,开展优质新品种示范推广,提高优质稻米产业化率;进一步优化联合体培育,完善准入、退出机制;完善配套服务,优化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做好优质稻米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服务,鼓励家庭农场加入联合体,开展多元化经营,实现提质增效。二是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和新产业新业态。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元价值,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积极培育乡村休闲旅游,打造旅游精品线路,重点抓好“东方童梦奇缘”亲子主题乐园、云间吾舍田园综合体、水稻艺术公园、荷园温泉度假酒店等项目建设。积极拓展农村电商、文旅康养等乡村特色产业。三是加强农业招商引资。加强乡村产业研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政策、资金等向重点行业、重点区域、优质主体集聚,加快形成可操作的载体、有显示度的项目。(责任部门:产业办、种植业办)
三、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七)推进“两个示范村”建设。由点及面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和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制定建设项目清单,加快工程建设,保质保量完成2022年度示范村建设。加强特色风貌塑造,加大产业注入力度,严格遴选并尽早启动2023年度示范村建设。按照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评定标准,力争评定2个左右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责任部门:基建科)
(八)实施人居环境优化提升行动。在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优化工程的基础上,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优化提升行动。分类推进保留村和撤并村人居环境优化提升,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启动松江区农村人居环境优化提升行动(2023-2025年)。(责任部门:基建科、农发中心)
(九)协调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协同专班和有关街镇,多渠道加大房源筹措力度,加快已签约户的退出和腾地工作,督促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加快交付,不断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实现土地节约集约整合,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布局,释放乡村产业的发展空间。协调推进农村道路、能源、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托幼等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健全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责任部门:基建科、农发办)
四、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民实现共同富裕
(十)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对照改革实施方案和任务清单,进一步深化改革内容,扩大试点区域,加快改革成果应用。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试点,依法稳妥开展违法违规行为处置。全面推进农村宅基地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实现宅基地和村民建房线上审批,进一步规范农户建房秩序,鼓励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等存量资源。(责任部门:农经站、集资办、执法大队)
(十一)深化生产经营体系改革。进一步完善农民利益联结机制,深化家庭农场制度改革,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壮大“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稻菜轮作家庭农场,培育“蔬菜企业+家庭农场”稻菜联盟。鼓励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利用自身资金技术优势,组建多元化、多形式、多层次的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服务。(责任部门:种植业办、产业办)
(十二)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完善体制机制,盘活资金资产。加快组建区级农村集体经济公司,推进实体化运作,做好公司的统筹指导。在确保稳定安全的前提下,全面清产核资,摸清家底,提高资金统筹管理使用水平,盘活存量资产,鼓励二次开发,提升农村集体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二是加强集体资产信息化监管。完善“三资”监管平台“投资管理”模块,实现对全区集体单位对外投资的动态管理。拓展区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平台功能,细化固定资产和租赁合同管理,规范委托资产经营管理。(责任部门:集资办、农经站)
(十三)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一是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制定乡村治理工作方案,继续开展乡村治理示范村镇重点培育工作。推进运用积分制和清单制,扩大试点示范成效。多措并举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工作。二是深化农村综合帮扶。开展新一轮农村综合帮扶政策制定、机制完善、平台搭建等工作,落实责任和工作任务。不断拓展“造血”项目内容,深入做好村企结对帮扶工作。三是加强移民帮扶工作。稳妥做好造血项目收益分配,推进2023年度后扶项目。加强走访调研,深入了解移民思想动态,切实解决合理诉求。(责任部门:农发办、集资办)
附件:2023年区农业农村委重点工作任务责任分解表
1
附件
2023年区农业农村委重点工作任务责任分解表
类别 | 序号 | 任务名称 | 任务要求及举措 | 责任领导 | 责任部门 |
一、抓紧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生产 | |||||
(一)抓好粮食生产供给 | 1 | 稳定粮食生产 | 推动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压实粮食生产属地责任;分解下达2023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确保完成15万亩粮食播种面积和8.8万吨粮食产量的生产任务。落实粮食生产补贴,稳定政策预期、降低生产风险,构建农民种粮保障机制,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 | 张慧英 | 种植业办 农技中心 农机所 |
2 |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 | 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2-2030年),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新增建设和改造提升,完成2022年度26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 | 冯杰 | 基建科 农发中心 | |
(二)落实“菜篮子”区长责任制考核 | 3 | 稳定蔬菜播种 面积和产量 | 改扩建设施蔬菜生产基地。规模化常年菜田面积不少于8500亩(绿叶菜生产核心基地3000亩)。完成蔬菜播种4.61万亩次、产量9.06万吨。推广稻板茬秋冬菜种植,计划种植面积8000亩。 | 张慧英 杨文 冯杰 | 种植业办 产业办 农技中心 农机所 农发中心 |
(二)落实“菜篮子”区长责任制考核 | 4 | 夯实生猪和 水产品稳产保供 | 加强生猪产能调控,加强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调控能繁母猪存栏量保持在1万头左右。稳定水产的养殖面积,推进渔业绿色生产方式养殖。 | 杨文 | 畜牧水产办 执法大队 疫控中心 农安中心 水产站 |
5 | 落实“菜篮子” 区长负责制考核 | 统筹抓好“菜篮子”区长负责制考核各项工作,组织开展考核。 | 张慧英 | 种植业办 | |
(三)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 6 | 加强耕地保护 | 共同推进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落实和严格管控永久基本农田,遏止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巩固“大棚房”问题专项整治成果。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继续实施轮作休耕模式,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 | 冯杰 张慧英 陈波 | 基建科 种植业办 农技中心 农发中心 |
二、锚定农业强国目标,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 |||||
(四)强化农业科技装备支撑 | 7 | 提升机械化 生产水平 | 提升4家蔬菜生产“机器换人”示范基地的综合机械化水平至65%。推进2个水稻全程机械化工厂育秧中心建设。建设3000亩粮食生产无人农场。围绕稻米全产业链发展环节,提升冷藏、烘干、加工等设施设备配置。完善规范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加强农机库房等配套设施建设。 | 张慧英 | 种植业办 农技中心 农机所 |
(四)强化农业科技装备支撑 | 8 | 加快农业农村 数字化转型 | 推进农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蔬菜、水稻及特色果品生产管理信息实行“一网”管理。推广“申农码”在农业生产、管理、服务中的应用。 | 张慧英 | 产业办 |
9 | 实施种业振兴 行动 | 制定种业振兴行动计划,加快构建“产学研用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产业体系,力争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松江种子”。 | 张慧英 杨文 | 种植业办 畜牧水产办 农技中心 疫控中心 水产站 | |
(五)强化品牌引领绿色发展 | 10 | 加强农产品 绿色发展 | 深化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加强绿色食品认证管理和绿色生产基地建设,认证率不低于43%,绿色生产基地覆盖率不低于40%。绿色食品获证主体100%做好档案电子化管理。 | 张慧英 | 监管科 农安中心 |
11 | 推进水产 绿色养殖 | 推广水产养殖绿色生产方式4020亩,推进2家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持续推进约1487亩水产养殖场尾水治理设施建设和改造工作。 | 杨文 | 畜牧水产办 水产站 | |
12 |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 加强应用“沪农安系统”,充分利用大数据,逐步实现精准监管。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加强地产农产品质量抽样检测。全面落实合格证制度,开证率达到90%以上。 | 张慧英 | 监管科 执法大队 农安中心 | |
13 | 做好长江 禁渔工作 | 加强部门联动,开展常态化执法监管,严厉打击各类涉渔违法违规行为。 | 张慧英 杨文 | 执法大队 畜牧水产办 | |
(五)强化品牌引领绿色发展 | 14 | 加强地产农产品品牌建设 | 发挥绿色生态补贴政策导向,加快农业资源节约集约技术应用,推广耕地地力保险、绿色防控等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提高畜禽粪污、秸秆资源化利用水平,实施“三品一标”四大行动,扩大松江大米、黄浦江大闸蟹等优质农产品品牌影响,培育新的地产农产品品牌。 | 杨文 张慧英 | 产业办 监管科 种植业办 畜牧水产办 |
(六)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 15 | 推进绿色田园 先行片区建设 | 加快推进绿色田园先行片区建设,加强引领项目的策划和统筹,持续提升松江优质食味稻米产业片区和市级花卉产业集聚区显示度。 | 杨文 张慧英 | 产业办 种植业办 |
16 | 推进优质稻米产业化联合体发展 | 进一步优化联合体培育,完善准入、退出机制;完善配套服务,优化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做好优质稻米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服务,鼓励家庭农场加入联合体,开展多元化经营,实现提质增效。 | 张慧英 沈根华 | 种植业办 | |
17 | 推动产业 融合发展 | 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元价值,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推进乡村休闲旅游,打造旅游精品线路。抓好重大项目建设。 | 杨文 | 产业办 | |
18 | 加强农业 招商引资 | 加强乡村产业研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政策、资金等向重点行业、重点区域、优质主体集聚,引导支持资本参与符合乡村特点的,加快形成可操作的载体、有显示度的项目。 | 杨文 | 产业办 | |
三、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 |||||
(七)积极推进示范村建设。 | 19 | 完成2022年度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 | 制定建设项目清单,加快工程建设,保质保量完成2022年度示范村建设。 | 冯杰 | 基建科 |
20 | 开展2023年度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 | 加强特色风貌塑造,加大产业注入力度,严格遴选并尽早启动2023年度示范村建设。 | 冯杰 | 基建科 | |
21 | 开展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 | 按照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评定标准,评定2个左右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 冯杰 | 基建科 农发中心 | |
(八)实施人居环境优化提升行动 | 22 | 推进农村人居 环境优化工程 |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优化提升行动。分类推进保留村和撤并村人居环境优化提升,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启动松江区农村人居环境优化提升行动(2023-2025年)。 | 冯杰 | 基建科 农发中心 |
(九)协调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 | 23 | 有序推进农民 相对集中居住 | 协同专班和有关街镇,多渠道加大房源筹措力度,加快已签约户的退出和腾地工作,督促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加快交付,不断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实现土地节约集约整合,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布局,释放乡村产业的发展空间。 | 冯杰 陈波 | 基建科 农经站 |
四、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民实现共同富裕 | |||||
(十)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 | 24 | 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 | 对照改革实施方案和任务清单,进一步深化改革内容,扩大试点区域,加快改革成果应用。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住宅类专项整治试点,依法稳妥开展违法违规行为处置。全面推进农村宅基地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实现宅基地和村民建房线上审批,进一步规范农户建房秩序,鼓励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等存量资源。 | 陈波 张慧英 | 农经站 集资办 执法大队 |
(十一)深化生产经营体系改革 | 25 | 深化生产经营 制度改革 | 进一步完善农民利益联结机制,深化家庭农场制度改革,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壮大“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稻菜轮作家庭农场,培育“蔬菜企业+家庭农场”稻菜联盟。鼓励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利用自身资金技术优势,组建多元化、多形式、多层次的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服务。 | 张慧英 杨文 | 种植业办 产业办 |
(十二)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 26 | 完善体制机制,盘活资金资产 | 加快组建区级农村集体经济公司,推进实体化运作,做好公司的统筹指导。在确保稳定安全的前提下,全面清产核资,摸清家底,提高资金统筹管理使用水平,盘活存量资产,鼓励二次开发,提升农村集体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 | 陈波 | 集资办 农经站 |
27 | 加强集体资产 信息化监管 | 完善“三资”监管平台“投资管理”模块,实现对全区集体单位对外投资的动态管理。拓展区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平台功能,细化固定资产和租赁合同管理,规范委托资产经营管理。 | 陈波 | 集资办 农经站 | |
(十三)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 28 | 提升乡村 治理能力 | 制定乡村治理工作方案,继续开展乡村治理示范村镇重点培育工作。推进运用积分制和清单制,扩大试点示范成效。多措并举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工作。 | 冯杰 | 农发办 |
29 | 深化农村 综合帮扶 | 开展新一轮农村综合帮扶政策制定、机制完善、平台搭建等工作,落实责任和工作任务。不断拓展“造血”项目内容,深入做好村企结对帮扶工作。 | 陈波 | 集资办 | |
30 | 加强移民 帮扶工作 | 稳妥做好造血项目收益分配,推进2023年度后扶项目。加强走访调研,深入了解移民思想动态,切实解决合理诉求。 | 陈波 | 集资办 |
1
上海市松江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办公室 2023年3月3日印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