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22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点》的通知
- 索 引 号:SHSJ3-009003-20220715-80229
- 主题分类:农业、林业、水利
- 公开主体:区农业农村委
- 发文字号:松农发〔2022〕51号
- 成文日期:2022-07-15
- 发布日期:2022-07-15
上海市松江区农业农村委员会文件
松农发〔2022〕51号
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
根据市农业农村委及区委区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绿色兴农、质量兴农的部署,为进一步加强地产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扎实推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和“双安双创”进程,区农业农村委制定了《2022年松江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点》,现予以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工作落实。
上海市松江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2年7月15日
2022年松江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点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产出来”“管出来”等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守底线”“拉高线”同步推,“保安全”“提品质”一起抓,切实担负起促发展、保安全的重要责任,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护航农业高质量发展。全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点工作安排如下:
一、“守底线”,加强风险防范
(一)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按照《2022年度上海市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方案》要求,组织开展对地产蔬菜、瓜果、畜禽肉类、禽蛋、水产品等农产品的风险监测,全年定量监测任务共860份(其中例行监测460份,监督抽查400份),区级蔬菜速测6万份、瘦肉精速测600份,同时提升农残速测设备配置,增加8个常规农药残留速测指标,加强速测在农产品安全监测中的作用。完成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和监测工作,确保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
(二)健全应急处置机制。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各街镇属地管理责任,开展隐患排查和风险评估。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舆情应对工作,及时回应涉及地产农产品领域的社会舆情,一旦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要立即妥善处置,最大程度降低负面影响。
(三)推进“双安双创”进程,完成农安县创建验收。全面对标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标准,结合“双安双创”的创建要求,充分做好验收准备。围绕全面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加强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管理、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等工作不断强化,完善农产品风险防控机制,落实事中事后监管措施,提升信息化监管水平,促进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进一步提升、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全年确保不发生一起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农产品质量安全群众满意度不断增强。
二、“拉高线”,推进绿色发展
(一)加强绿色认证管理工作。进一步挖掘绿色认证潜力,明确粮食、蔬菜、果品等“应绿尽绿”目标,调优认证产品结构,确保全区绿色食品认证率稳定在40%以上。强化证后监管,指导企业主动用标、规范用标,加大获证产品抽检力度,严格落实获证产品年度监管,确保获证企业监管检查覆盖率100%。严格续展审查规范,强化现场检查制度,全年绿色食品续展率不低于73%。
(二)推进农产品绿色生产基地建设。继续开展农产品绿色生产基地建设,落实《农产品绿色生产基地建设管理规范》,强化基地产地环境监测评估。2022年全区完成7个街镇11.69万亩种植业绿色生产基地建设工作,种植业绿色生产基地覆盖率达到60%以上。强化基地长效管理,结合日常巡查、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等形式开展监管,对往年已验收的绿色生产基地抽查比例不低于30%,并对抽查结果及时落实整改,完善巩固基地创建成果。
(三)深化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重点围绕完善六大体系(绿色农业技术体系、绿色农业产业体系、绿色农业政策体系、绿色农业标准体系、绿色农业经营体系、绿色农业数字体系),推进先行先试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加强长期固定观测试验站数据产出和数据分析功能,加快提炼形成水稻绿色防控农药减量技术、无抗生猪养殖技术、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绿色田园蔬菜示范园农机技术等4个应用试验为核心的绿色生产技术模式,打造都市现代绿色农业高地。
三、“保安全”,强化执法监管
(一)开展地产农产品专项整治。巩固深化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专项整治成果,重点聚焦豇豆、韭菜、芹菜、肉羊、鳊鱼等品种,按照“一个问题品种、一张整治清单、一套攻坚方案、一批管控措施”的要求,梳理分析辖区内重点品种各自存在的问题。种植业:做好调查,精准掌握面积、产量、病虫害发生、用药习惯、农产品上市等情况,加强安全用药宣传,组织安全用药培训,帮助农产品生产者牢固树立“不合格不上市”的意识,切实做好“三棵菜”安全生产工作。畜禽养殖业:加强畜禽养殖场(户)等兽药使用单位的监管,督促养殖者落实用药记录制度、休药期制度和处方药管理制度,有效提升养殖业科学合理用药水平。水产养殖业:严格企业合作社的生产日志、药品和投入品出入库台账登记的制度,确保水产养殖单位苗种、饲料、药品等农业投入品的来源合法合规。强化农产品执法办案,通过农产品监督抽查,农产品质量安全年度问题发现率不低于2.5%(10起),农(兽)药超标发现率不低于1%(4起)。
(二)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围绕稳产保供,扎实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加强农资打假宣传服务。针对网络销售假劣农资问题,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互联网违法销售假劣农资行为。做好农资打假行刑衔接工作,加强行刑衔接案件处理。继续开展春、秋两季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整治农药、兽药、种子和肥料等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建立“黑名单”制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违法犯罪行为,对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和相关人员实行联合惩戒。进一步规范完善农药销售实名制度,加大对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全区农药销售电子台账信息完整率不低于95%,创建农药经营标准化门店不少于1家,办理违反农药销售实名制行为的处罚案件不少于1件。
四、“强支撑”,完善监管制度
(一)强化应用“互联网+监管”。加强应用“沪农安系统”,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互联网+监管”工作,提升“区、镇、村”三级监管能力,加强日常巡查和监管,层层落实监管责任。全区所有生产主体每季度至少监管1次,绿色获证生产主体每个月监管1次,所有绿色食品获证主体纳入相应的信息系统等平台,电子化追溯率达到100%,并提高监管数据录入质量。为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等提供信息支撑。
(二)推进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加快承诺达标合格证推广使用,落实规模化主体100%开证、散户应开尽开的工作要求,提高上市农产品开证率。各单位、各街镇要继续对生产主体开展合格证制度指导培训,进一步推动应用神农口袋规范开具合格证,把合格证开具和出具纳入巡查检查内容,确保承诺达标合格证真实开具、有效使用。
(三)推动信用体系建设。根据《上海市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管理办法》,推进实施农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黑名单”制度,促进企业自律,实施诚信信息共享机制和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生产经营者的诚信意识和诚信经营。
(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培训。提升镇、村两级监管员和协管员业务水平,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执法培训;对各类农业生产主体,做好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用药等方面培训。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力度,组织开展“三下乡”“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等活动,发放宣传册,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和生产、消费知识,鼓励社会监督,推进社会共治。
上海市松江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办公室 2022年7月15日印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