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政策文件库

区交通委关于2023 年龙马路(广富林路-梅家浜路)中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深度)的批复

    信息来源:
    浏览
    【字体:
    • 索  引  号:002023N10120230703182
    • 主题分类:工业、信息化、交通
    • 公开主体:区交通委
    • 发文字号:沪松交〔2023〕158号
    • 成文日期:2023-07-03
    • 发布日期:2023-07-03
    正文文件

     

     

     

     

     

     

     

     

    区交通委关于2023 年龙马路(广富林路-梅家浜路)中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深度)的批复

     

    交通建设管理中心:

    你单位《上海市松江区交通建设管理中心关于申报2023 年龙马路(广富林路-梅家浜路)中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深度)的请示》(沪松交建〔2023〕28号)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工程建设依据             

    龙马路位于松江区广富林街道内,是周边居民出行的一条重要通道。龙马路现状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经过多年使用,路面出现了诸多病害,人行道及附属设施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破损。为了提升道路使用性能、提高道路服务品质、确保道路交通安全,故对该路段进行中修。

    二、工程项目审核意见

    同意该项目按《2023 年龙马路(广富林路-梅家浜路)中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深度)》进行实施,具体批复如下:

    (一)工程规模:

    本工程北起广富林路(K0+018.208),南至梅家浜路(K0+656.092),工程范围内道路全长637.884m。

    本工程道路标准横断面规模根据方案设计布置实施。

    (二)建设内容:

    道路工程:

    1、机动车道两层式铣刨加罩:4cm AC-13C细粒式沥青砼(SBS改性沥青)、乳化沥青粘层油、6cm AC-20中粒式沥青砼、乳化沥青粘层油、0.6cm 稀浆封层、铣刨后老路结构(对基层裂缝进行灌浆修复);

    2、局部小面积机动车道翻挖补强:4cm AC-13C细粒式沥青砼(SBS改性沥青)、乳化沥青粘层油、6cm AC-20中粒式沥青砼、乳化沥青粘层油、25cm C30水泥混凝土(满铺聚酯玻纤布)、10cm 旧料回填;

    3、局部大面积机动车道翻挖补强:4cm AC-13C细粒式沥青砼(SBS改性沥青)、乳化沥青粘层油、6cm AC-20中粒式沥青砼、0.6cm 稀浆封层、32cm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0cm 旧料回填;

    4、非机动车道铣刨加罩:4cm AC-13C细粒式沥青砼、乳化沥青粘层油、铣刨后老路结构;

    5、人行道翻修统一样式:5cm 花岗岩道板砖(25cm×25cm)、3cm M10水泥砂浆、10cm C20水泥混凝土、原有人行道垫层。

    附属工程: 侧平石翻除重建,更换人行道外护边石;窨井升降,更换雨污水窨井盖座,修复部分雨水连管;出入口接顺;更换人行护栏;完善标志标线等附属工程。

    三、工程技术要求

    道路等级: 城市支路;

    设计速度:40km/h;

    荷载标准:BZZ-100 型标准轴载;

    路面结构设计年限:加罩段 5 年;翻建段 10 年。

    四、投资及资金来源

    本工程总投资为785.20 万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658.12 万元,其他建设费 89.69 万元,预备费37.39万元。所需资金由2023 年度松江区交通建设管理中心部门预算资金中列支。

    接文后,请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按照专家评估意见进一步优化工程建设方案和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方案,做好既有道路沿线地上、地下管线的保护工作;按照相关部门征询单中的意见规范执行,按程序依法办理相关手续,合规推进项目建设,严格控制项目投资,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如需对项目建设内容、建设规模等事项进行调整,应及时以书面形式向我委上报。

    该批复文件有效期两年,项目在有效期内未开工建设也未申请延期的,该批复文件自动失效。

    特此批复。

     

     

     

    2023年7月3日

     

     

     

     

     

    松江区交通委员会办公室 202373日印发 

     

    - 1 -

    政策咨询

    验证码
    点击播报验证码

    文件预览

    相关稿件

    扫码查看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网页

    问题清单

    问题 回复内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