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政策文件库

关于印发《松江区经委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主要任务》的通知

    信息来源:
    浏览
    【字体:
    • 索  引  号:002002N1012024022810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
    • 公开主体:区经委
    • 发文字号:沪松经〔2024〕51号
    • 成文日期:2024-02-19
    • 发布日期:2024-02-19
    正文文件

     

     

     

     

     

     

     

    关于印发《松江区经委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主要任务》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现将《松江区经委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主要任务》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上海市松江区经济委员会

    2024年2月19日 

     

     

     

     

     

    松江区经委2023年工作总结及

    2024年主要任务

     

    今年以来,区经委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逆环境下高质量发展主动权,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着力稳增长、扩投资、促消费,全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产业经济规模位居全市前列,规上工业企业数连续两年位居全市第一,规上工业产值、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保持全市第二。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智能工厂建设、服务型制造发展、推进“工业上楼”打造“智造空间”,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军民融合等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一、2023年主要工作推进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需求收缩、供给冲击以及预期转弱等压力,全区抢抓时间窗口、发展机遇,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发展态势稳固。1-12月,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717.75亿元,稳居全市第二。新增规上工业企业98家,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达1633家,连续两年保持全市第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增长,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81.09亿元,同比增长4%,总量位列全市第二。利用外资平稳向好,完成合同外资36.26亿美元,同比上升60.3%,完成到位资金8.5亿美元,同比增长2.1%,合同外资与到位资金均创历史新高。市场消费逐步企稳,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8.96亿元,同比增长14.0%。实现商品销售总额2516.61亿元。民营经济发展持续健康发展,全区新发展民营企业39385户,同比增长18.1%,民营经济税收340.8亿元,占全区总税收的62.7%。

    (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积极扩大工业有效投资。引进亿元以上固投类项目63个,其中新赛道、新动能和重大优质项目25个。上海陕煤研究院、移远通信全球总部等70个重点项目开工,云赛智联、格思航天卫星工厂等81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依托三级联动协调机制加快项目推进。加快创新主体培育。新增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566家,总数1219家,位列全市第二。新增国家级技术中心1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区级企业技术中心32家。新认定昌强等3个“卡脖子”工程和颠覆性技术项目,并对“卡脖子”技术目录进行更新。加大智能化和绿色化改造力度。完成智能制造成熟度评估企业1438家,数量全市第一,其中规上企业1290家,规上企业覆盖率80%。新增市级以上智能工厂27家。2家企业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位居全市第二。6家企业共15个优秀场景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位居全市第一。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市级绿色工厂13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1个。深化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以入选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为契机,大力引导和培育服务型制造新业态、新模式,新增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2家、市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6家、区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16家,国家级、市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总数居全市第一。认定服务型制造“种子企业”100家。积极招引上海市供应链发展促进会落户松江,云汉芯城等3家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企业获市商务委首批专项资金支持。加快打造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在新能源电力装备产业集群入选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后,松江区消费级智能硬件产业集群认定为市级2023年上海市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二)提升土地利用绩效,推动产业空间加速释放

    全力推动“工业上楼”。推荐上报第一批35个优质“智造空间”项目,涉及总建筑面积约280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约196亿元。其中有15个优质项目获得市级资金支持,项目数位列全市第二。首个容积率达3.0的一类工业制造业用地项目——乐纯生物医药项目开工。加快存量工业用地盘活。综合运用拆迁收储、改造提升、引进项目等多种方式,全年完成盘活存量地块36幅、面积1510.45亩,推动佘山高新科技园、小昆山工业区等整体转型。全年完成产业结构调整项目81项,涉及土地431.49亩,厂房建筑面积约19.6万平方米,减少能源消耗折合6037.1吨标准煤。做好产业区块外改扩建项目认定工作。已认定中交浚浦、日东电工、陶氏有机硅等10个产业区块外优质项目,涉及固定资产投资12.16亿元,支持企业提容扩产。持续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培育。完成2023年度产业园区综合评价,并公布星级园区名单。目前已认定五星级园区2家、四星级园区5家、三星级园区6家,培育型园区21家,园区梯度发展体系进一步完善。

    (三)大力促消费惠民生,持续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推动商圈转型升级。推进印象城二期、泗泾地铁站TOD等新载体建设,推动塞纳左岸、飞航广场等商圈与高品质商管企业合作,加快二次改造提升。泗泾古镇、泰晤士小镇2个街区认定为区级特色商业街区。持续推出商业节庆活动。以“潮动松江·出彩新城”为主题,推出“五五购物节”“仲夏购物季”“金秋购物季”“跨年购物季”四大主题消费季,组织开展“云廊好车,智享新趣”、松江家居家电节、首届松江咖啡黄金周等活动。保障民生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九里亭街道被纳入市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示范单位试点创建。导入盒马奥莱、奥乐齐等商业企业,优化提升社区商业的便捷多样性。新建、改建农贸市场4个,通波农贸市场入围2023年上海市示范性智慧菜场名单,新增早餐工程点位67个。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2023年市级对松江区的考核结果为“优秀”,排名第一】,切实抓好粮食收购工作,完成粮库信息化项目验收。

    (四)全力稳外资稳外贸,推动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持续提升利用外资水平和质量。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家,外资研发中心8家。紧盯印象城二期、世麦熙诚等重点外资项目,并做好到资的服务协调。比亚迪、台积电等近80个外资项目实施技术改造。积极协调推进东洋电装、意力速等中外合作企业改制。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落实重点外贸企业“一对一”跟踪服务工作。组织召开松江区外贸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外贸企业开拓“一带一路”市场座谈会。培育服务贸易新增长点,持续推进上海仓城影视文化园区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耀客文化、拧萌影视、森宇文化3家企业入选2023-2024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华松物流等8家企业成功获评上海市国际贸易分拨中心示范企业。积极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积极邀请专业观众注册,组织推荐区内企业参加各类展区供需对接会、招商路演活动,挖掘意向采购订单。第六届进博会松江分团专业观众注册单位数1169家,注册人数2477人。签订44笔意向采购订单、意向采购金额1.37亿美元,同比第五届增长11.21%。

    (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打造优质产业生态圈

    织密政策“保障网”。修订《松江区关于加快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出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深化服务型制造赋能等三年行动计划。出台稳外贸稳外资政策,制定元宇宙新赛道等行动方案,进一步优化全区产业体系,为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提供科学指引和路径支撑。下好招商“先手棋”。参加首届香港国际创科展,向海内外充分展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及松江科创发展生态。高质量举办“服务型制造万里行——走进绿色新能源行业”会议、2023 DEMO WORLD企业开放式创新大会、2023第十六届中国智能机器人大会等系列投促活动。今年以来,区级层面累计举办各类投资促进活动300余场,参会人次超2万多人次,实现精准有效招商、以商引商。打好服务企业“组合拳”。落实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绿色低碳、重大装备、时尚消费品等产业开展10余场重点产值企业座谈会,当场对接政策、科研、人才、订单等要素。依托中小企业发展服务联盟等平台为中小微企业量身定制推出服务产品71个。持续打造“益企·暖云间”品牌,推出益企大讲堂、益企微直播等专题,组织开展惠企金融服务和政策宣贯。

    二、2024年主要任务

    2024年,区经委将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在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上下更大功夫,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全力以赴稳增长,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2024年,力争实现规上工业产值3828亿元(增长3%),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增长10%),商品销售总额2869亿元(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55亿元(增长8%),合同外资28亿美元,到位资金9亿美元。招商户数40000户,民营经济税收完成375亿元。新增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50家,新认定区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40家。产业结构调整项目80个。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全力以赴稳增长,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持续落实三级稳增长调度机制。充分认识并积极应对宏观经济环境对全区产业发展的影响,主动做好经济运行综合协调。通过定期召开稳增长调度会,围绕重点指标深度分析研究举措。进一步完善规上企业联络员制度,坚持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确保完成稳增长相关指标任务。持续开展重点企业运行跟踪。对重点企业做好监测服务。针对产值大户、商销社零头部企业实施点对点服务,帮助企业打通产业链拓宽销售渠道,进一步稳订单、稳产值。推动对重点行业加强分析研判,强化预测预警和协调调度。持续推动产业项目投达产。全面梳理近年来新拿地及改扩建项目,进一步加强进度协调,推动项目尽早投产和产能爬坡,为稳增长贡献产值新增量。

    (二)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围绕“6+X”产业强链补链延链。结合《松江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的重点任务,开展新一轮“6+X”战新产业梳理,实施强链升级、强基筑底、数字蝶变、绿色领跑、企业成长、空间拓展行动,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千亿级产业集群,持续提升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若干个特色产业集群规模能级。加快布局产业发展新赛道。加大松江区未来产业研究。瞄准卫星互联网、绿色低碳等前沿科技领域,推动相关产业园区建设,积极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聚焦“3+6”及“6+X”产业,瞄准“专精特新”、上市公司等行业头部以及腰部企业招商,针对区内“链主”和龙头企业上下游产业开展配套招商,推动优势产业固链强链补链。推进产业智能化提升。继续推进全区规上企业智能制造成熟度自评估100%全覆盖,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快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智能工厂和优秀场景。充分发挥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大培育示范企业和平台。依托上海市供应链发展促进会及云汉芯城等生产性互联网平台,加强上下游资源对接。加快创新主体培育。用足用好市、区两级升规提质政策,鼓励企业“小升规、规转强”,持续巩固我区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和产值规模优势。更大力度支持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力争新增150家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新认定各级企业技术中心40家,深入挖掘“卡脖子”工程和颠覆性技术项目储备。

    (三)着力扩内需稳外需,激发新型工业化发展新动能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加快长三角G60科创之眼二期、上海超硅半导体二期、正泰智电港三期等重点项目开工竣工投产。依托三级联动协调和双周报机制,确保全年完成开工项目70个,竣工项目80个。紧扣“6+X”产业发展导向,引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能级项目,推动更多产业实现串珠成链、延链成群。推动外资外贸保稳提质。进一步推动外资外贸专项政策落地见效。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家,外资研发中心10家。积极对接“丝路电商”,进一步推动松江跨境电商发展。优化外贸结构和贸易方式,促进服务贸易释放更大潜能。支持重点外贸企业抢订单、扩产能、增份额,持续做好跟踪服务工作。推动产业空间加速释放。加快推进“工业上楼”,继续推进北玻、华勍等“智造空间”重点项目开工,并科学把握项目准入关,选准选好符合要求的优质项目,持续为先进制造业项目提供更多优质智造空间。集约高效利用土地,力争盘活存量低效工业用地1500亩,完成产业结构调整80项。重点推动小昆山工业区、佘山高新科技园区域整体转型升级。

     (四)创新消费新场景新业态,进一步满足居民高品质消费需求

    加快提升商业能级。分类分级优化商业布局和功能,推进印象城二期、泗泾地铁站TOD等新载体建设,推动合生新天地、飞航吾悦广场等项目加快改造,实现业态焕新提升。继续挖掘一批特色商业街区。持续打响“GO享松江”松江购物品牌。好“五五购物节”“松江购物节”等重大促消费活动。做优泗泾夜市等特色品牌,推动商旅文体农融合,打造爆点购物节庆活动,营造良好消费氛围。着力提振汽车等大宗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落实落细民生实事举措。结合“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要求,完善社区商业设施配套,新建中山、车墩大局等区域菜场,完成30个早餐网点建设目标。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做好粮食收购工作,以信息化建设提升粮库监管能力。进一步落实“三管三必须”,加强商场、超市、市场、加油站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的行业管理责任,切实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打造优质产业生态圈

    充分释放政策效应,加强G60产业政策持续落地,以增强政策确定性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支持企业在松江做大做强。持续提升服务企业质效,推动“服务包”工作常态化长效化,积极搭建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平台,全力帮助企业稳订单、拓市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举措。持续打响“益企·暖云间”服务品牌。持续扩大投资环境宣传,紧扣“6+X”产业发展导向,加大引进新赛道、新动能和重大优质项目。举办各类高质量投资促进活动,充分利用进博会、全球投资促进大会和城推大会等溢出效应,深度对接国际国内商会,扩大“投资松江”品牌效应。继续开展“全国行”和“全球行”组团式跨区域、跨国招商。

       

     

     

     

      

     

    上海市松江区经济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2月19日印发 

     

    - 1 -

    政策咨询

    验证码
    点击播报验证码

    文件预览

    相关稿件

    扫码查看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网页

    问题清单

    问题 回复内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