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政策文件库

关于印发《松江区智能工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的通知

信息来源:
浏览
【字体:
  • 索  引  号:002002N10120221116520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
  • 公开主体:区经委
  • 发文字号:沪松经〔2022〕294号
  • 成文日期:2022-11-15
  • 发布日期:2022-11-15
正文文件

 

 

 

 

 

 

 

关于印发《松江区智能工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现将《松江区智能工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上海市松江区经济委员会

                               2022年11月15日

   

 

上海市松江区经济委员会办公室 20221115日印发 

松江区智能工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

 

智能工厂是先进制造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具有生产机械化、过程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特征的无人或少人化新型工厂(车间、产线)。其作为推动智能制造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载体。为贯彻落实《上海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推进上海智能工厂建设,领航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松江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文件要求,立足长三角G60科创资源优势和松江区先进制造业基础,推动全区先进制造业实现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品牌战略,促进全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二十大会议精神,落实中央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部署,把智能工厂建设作为松江推动智能制造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进一步推进松江区数字经济新增长,助力区内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以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按照“以评估促进改造,以改造推动示范,以示范引领升级”的总体思路,加快培育一批标杆智能工厂,打造一批智能制造优秀场景,为实现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全面升级和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二)发展目标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材料、集成电路、现代装备、人工智能等“十四五”时期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深入推进智能工厂建设,逐步形成国家级、市级、区级智能工厂三级梯度培育体系。到2025年,全区先进制造业智能制造水平大幅提高,智能工厂和智能制造优秀场景不断涌现,制造业生态体系初步形成。具体目标:

示范应用成效显著。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加快智能制造领域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推广应用,以分级分类方式,推动建设不少于100家区级、30家市级、5家国家级智能工厂或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引导和带动全区智能制造水平稳步提升。

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引进培育一批智能制造成熟度诊断评估机构、具备行业一流水平的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以及相关平台,推进全区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智能制造诊断评估全覆盖,以评促改支持不少于50个智能化转型升级项目,数字诊断评估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生态体系初步形成,工业数据要素价值进一步释放,全方位服务能力基本具备,特色化应用场景不断涌现,全面打造智能工厂全链条要素保障,建成若干特色园区载体,形成企业梯次发展、产业链条完善、公共服务齐全、产用深度融合的生态体系。

二、主要工作

(一)“智能工厂”建设计划,提升数字改造水平

1.“以评估促进改造”持续开展诊断评估。全面覆盖本区规上工业企业,依托国家智能制造评估评价公共服务平台和智能诊断服务机构,联合街镇、园区推动企业智能制造线上评估和线下诊断。分行业、分类型、分层次地组织开展智能制造线下诊断,结合企业智能化改造需求形成个性化诊断报告,分级分类推进智能工厂改造升级。

2. “以改造推动示范”鼓励企业智能要素投入。贯彻落实本市技术改造项目分类分档支持工作要求和部署,以市区两级财政扶持资金为杠杆,带动企业智能化改造投资。在技改立项、验收标准中纳入智能制造成熟度指标,将智能制造成熟度评估和智能工厂建设作为企业技术改造中的重要考量要素。

3.“以示范引领升级”驱动重点产业“双升级”。集聚市区两级优势资源加强对新兴产业重点企业的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建设、数字技术融合应用、智造模式创新投入进行支持,赋能松江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兴产业高地和长三角先进制造业高地。推动5G、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元宇宙等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开辟企业发展新赛道,引领本区都市工业等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生产方式向精细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变。

4.建立完善智能工厂梯度培育工作机制。开展区级示范智能工厂评审,每年度评选具有示范性、引领性和推广性强的智能工厂企业和优秀场景,并给予重点支持。对接市级、国家级智能工厂、优秀场景标准,支持智能制造应用水平高、核心竞争优势突出、资源配置能力强的产业链龙头企业打造智能制造典型场景、标杆工厂,形成“国家、市、区”三级梯度培育体系。

(二)“智能服务”培育计划,完善企业服务体系

5.培育打造智能诊断评估机构。按照《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方法》等国家标准遴选认定一批具有专业水平的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机构和属地化诊断服务机构,纳入松江区智能制造诊断评估服务商库,进行动态管理,提高全区智能制造能力诊断和评估的综合服务水平。

6.培育发展数字改造服务商。集聚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软件、云网、标识解析、两化融合、工业数据、系统集成、工业信息安全等领域的数字改造集成服务商,市、区联动以奖励或智评券等形式,支持企业购买智能工厂诊断咨询、数字化改造解决方案等服务,推动集成服务商数字化转型产品和解决方案持续创新。

(三)“智能要素”整合计划,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7.支持智能装备与系统创新,对重点领域补短板促提升。发挥产业技术研发应用对创新驱动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支持本区装备制造商围绕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与控制、智能检测与装配、智能仓储与物流等进行产业化关键或共性技术研究,并推动重点行业的规模应用。针对不同行业生产实际,鼓励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装备制造商、用户单位联合攻关,形成系统化智能装备集成,对符合区内采购、首台套的企业进行优先扶持。

8.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智能制造协同管理水平。依托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松江科技城等智能制造产业载体,遴选一批智能工厂建设示范基地,鼓励园区做好智能工厂建设的宣传、引导和服务。发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业联盟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九城市智能制造资源对接、经验推广,形成整体体量优势,推动智能制造发展。

9.促进智能制造经验交流,扩大松江先进制造业影响力。面向区内重点企业定期开展智能工厂政策宣传培训,提高企业对松江智能工厂的知晓度和政策运用水平。面向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举办智能制造领域相关论坛、峰会、展览等活动,开展智能工厂推广、交流活动。编制《松江区智能工厂和优秀场景案例》,发布上海松江区智能工厂企业名单,扩大松江智能工厂的影响力。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综合统筹,做好谋篇布局

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统筹推进行动计划的实施,协调解决智能工厂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制定年度工作计划,落实行动计划的各项任务,研究制定相关支持政策。加强智能工厂的宣传和政策指导,引导重点企业发挥智能工厂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区域合作,搭建智能工厂全要素合作交流平台,促进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的交流合作。

(二)聚焦制度供给,强化政策创新

统筹利用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以及本市技改等各项智能制造相关软硬件支持政策,鼓励智能制造转型建设与创新应用。持续完善松江区产业政策支持体系,在已有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园区综合评价和分类管理办法等基础上,出台针对智能工厂的专项政策,支持智能标杆企业发展建设、存量产业智能转型升级、重大项目引进落地、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智能制造诊断评估等。

(三)加强服务供给,优化营商环境

鼓励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投资基金公司、上市辅导机构等各类机构平台开发符合智能制造个性化需求的金融产品、投资产品及服务产品,为本区智能工厂建设全面赋能,支持企业健康发展。携手智能制造诊断评估机构、系统集成商等专业资源,定期举办智能工厂建设政策解读、典型案例宣传和供需对接活动。发挥松江区“店小二”服务和中小企业服务专员制度优势,面向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工程,分类开展“一业一策”服务。

 

 

- 1 -

政策咨询

验证码
点击播报验证码
分享到:

文件预览

相关稿件

扫码查看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网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