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草背景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关决策部署,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2023年,中共松江区委、松江区人民政府决定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并列入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根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管理规程》统筹推进、规划引领原则,规划是创建地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重要依据。为全面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开展《上海市松江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4~2035年)》编制工作。
二、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松江的定位和要求,以“科创、人文、生态”为卓越价值取向,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为目标导向,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松江区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规划遵循“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创新发展,服务战略”“系统思维,社会共治”“突出重点,彰显特色”基本原则。
三、规划目标及思路
(一)规划阶段目标
全面建设期目标(2024-2025年):对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要求,积极开展示范区创建工作,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各项指标要求,并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命名,“美丽松江”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巩固提高期目标(2026-2030年): 在“十五五”阶段,不断巩固松江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效,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美丽松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全面发展期目标(2031-2035年):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广泛推行,生态型城市的自行组织、自行调节能力显著增强,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满意度持续提高,“美丽松江”成为亮丽名片,成为“美丽上海”建设的示范样板和先行区。
(二)规划思路
锚定“科创、人文、生态”的现代化新松江发展愿景,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围绕建设独立的长三角综合性节点城市的主攻方向,结合松江区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松江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基本思路可归纳为“一三六十”体系。
实现一个目标: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美丽新松江。
谱写三篇文章:立足新发展阶段,秉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谱写“科创松江”“人文松江”“生态松江”三篇文章,现代化新松江城市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
建设六高体系:一是健全体制机制,高站位谋划生态制度体系;二是深化环境治理,高标准保障生态安全体系;三是坚守生态底线,高水平筑牢生态空间体系;四是激发绿色动能,高质量推动生态经济体系;五是改善人居环境,高品质提升生态生活体系;六是传承文化基因,高起点培育生态文化体系。
创建十大行动:围绕创建目标要求,以开展创建十大行动为工作抓手,保障规划任务更好贯彻实施。具体包括:一镇一园、二网保障、三生融合、四化协同、五水统筹、六有共创、七大战新、八方交通、九峰共护、十镇联创。
四、主要内容
(一)健全体制机制,高站位谋划生态制度体系
规划松江区需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尤其探索落实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环境六级监察机制;提出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考核评价和问责制度、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资源环境审计等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并从健全领导责任体系、环境监管体系、治理市场体系、企业责任体系、全民行动体系等方面建立环境治理体系,推动实现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深化环境治理,高标准保障生态安全体系
规划松江区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三水”协同保护与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固废安全利用等方面分别提出规划任务;针对热点问题“新污染物防治”、“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也分别设置相应任务;此外,松江作为上海唯一的陆地自然山林和“浦江之首”,规划提出了加强自然生态空间保护修复与管治、落实“昆蒙框架”行动目标强化大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具有区域特色的建设任务。
(三)坚守生态底线,高水平筑牢生态空间体系
规划松江区严格管控生态保护红线,严守耕地红线,严控城镇开发边界,构筑区域生态安全屏障,形成系统全面的生态系统安全格局;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强化佘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定期开展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深入推进“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管;落实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应用,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发展战略实施,科学指导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
(四)激活绿色动能,高质量推动生态经济体系
规划发展生态绿色产业、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加快运输结构调整,开展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等方面重点内容,持续打造科技创新策源与高端产业引领的科创之城;提出建立具有良好经济、生态效益的产业体系,促进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率等指标持续达标。
(五)改善人居环境,高品质提升生态生活体系
针对城提升城乡环卫管理水平、推动松江绿色城镇化建设、推动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倡导全区开展绿色生活方式等方面提出规划任务,推动生态环境面貌进一步改善,通过城乡绿化、美化将为居民生活增添更多生气与活力,使居民的居住环境更为舒适与优美,增加群众生态获得感和幸福感。
(六)传承文化基因,高起点培育生态文化体系
提出深入挖掘松江特有生态文化资源,加强生态文化载体建设,持续打响“上海之根,人文松江”文化品牌;把生态文明培育纳入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提高松江人民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生态行为成为公众的自觉行动,在全社会形成生态文明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良好风尚,把松江建成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化蓬勃发展、生态意识强烈、生态行为自觉的生态文明社会。
围绕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六大任务体系,规划提出重点建设项目39项。
相关链接:【区生态环境局】上海市松江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4~2035年)(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