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松江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2-2025)》的通知
- 索 引 号:002019N1012023012018
- 主题分类:城市建设、环境保护
- 公开主体:区生态环境局
- 发文字号:沪松环〔2022〕44号
- 成文日期:2022-12-19
- 发布日期:2022-12-19
上海市松江区生态环境局 | 文件 |
上海市松江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 |
上海市松江区总工会 | |
共青团上海市松江区委员会 | |
上海市松江区妇女联合会 | |
上海市松江区教育局 |
关于印发《松江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2-2025)》的通知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价值理念,推动高质量建设“科创、人文、生态”现代化新松江,结合实际,区生态环境局、区文明办、区总工会、区团委、区妇联、区教育局等六部门联合制定《松江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2-2025)》。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上海市松江区生态环境局 上海市松江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上海市松江区总工会 共青团上海市松江区委员会
上海市松江区妇女联合会 上海市松江区教育局
2022年12月2日
松江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2-2025)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加速构建现代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依据生态环境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结合我区“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体部署,制定《松江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2-2025)》(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及松江区第六次党代会精神,深入贯彻和大力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提升宣传教育工作水平,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局面,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凝聚力量,为建设绿色生态美丽松江,建设美丽中国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和坚实社会基础。
(二)基本原则
——政治坚定,导向鲜明。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对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准确把握“两个大局”,紧紧围绕“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多方参与,统筹推进。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搭建合作平台,整合优质宣传资源,广泛凝聚生态文明共识,形成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大格局。
——改革创新,精准宣传。全面把握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创新宣传手段,提升宣传品质,使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更加适应差异化、分众化的传播趋势,不断提高宣传效果。
(三)总体目标
到 2025 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更加深入人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并广泛实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共识基本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导向鲜明、职责清晰、共建共享、创新高效、保障有力的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基本建立。公民自觉崇尚绿色发展理念,践行《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生态文明意识普遍提高。
二、主要任务
2022年,在全社会广泛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实践成果,继续完善生态文明新闻宣传、社会宣传、网络宣传机制,倡导公众参与,大力宣传松江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的成效。推进生态文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探索松江区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机制。2023年,初步形成具有松江特色的生态文明宣传品牌,引导和带动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和广大家庭积极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2024年,着力选树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中优秀典型,加强先进经验和模式推广。2025年,对行动计划各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全面评估。
(一)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研讨。广泛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纳入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组织开展专题培训活动,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
加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传力度。针对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企业、公共场所等,广泛动员各类媒体,深入开展有影响、有声势、有效果的宣传活动,宣传好生态环境理论基础、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充分利用好各类宣传平台,创新传播方式方法,结合区级讲师团、“松江三人行”、“青年说”等平台,深入开展理论宣讲;组织开展好“六五环境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国低碳日”等生态环境保护主题宣传和实践活动;以制作宣传片、微视频等方式,面向社会开展专题宣传,有力推动公众从环境问题的旁观者,转变为积极行动的参与者。
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宣传。大力宣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生态文明建设、低碳示范创建、无废城市等示范创建工作,不断丰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成果。以拍摄宣传片、制作新媒体产品、开展宣讲活动等方式,面向社会开展专题宣传。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宣传
坚持正面新闻宣传。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新闻宣传工作,围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碳达峰、碳中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中心工作及社会热点,科学合理设定宣传主题。利用媒体、双微、短视频平台,及时发布工作进展、宣传特色亮点、总结经验成效。
突出典型宣传报道。大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先进典型和全区工作经验和成效。开展“点赞松江人·最美生态环境卫士”评选和事迹宣传活动,讲好松江生态环保故事。坚持实行环境违法曝光制度,制作推送典型案例,有效运用媒体监督手段,形成舆论监督合力。
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加强舆情分析和研判,提高舆情分析研判水平,利用“一图读懂”、图文专栏等形式解读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文件,用百姓话说百姓事,提高回应内容的渗透力。把政务新媒体作为信息发布、热点回应和公众交流的重要平台,加强与新闻媒体及公众的互动,建立线上线下相同步、相协调的工作机制。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动员
推进生态文化建设。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不断丰富新时代生态文化体系的内涵和外延。加大生态文化艺术作品和宣传产品的制作和传播力度,结合松江特色培育生态文化品牌。鼓励社会各界围绕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文明建设重大任务、重点工作,积极参与生态文化建设。支持生态文明建设题材艺术创作。
培育生态道德。积极围绕《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深入社区、学校开展宣传活动。结合绿色创建系列活动,引导公众自觉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从绿色消费、绿色出行、垃圾分类等多个方面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开展环境志愿服务。把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动区级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伍和志愿者管理培训。以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形式,结合“3·5学雷锋日”“六五环境日”“12·5国际志愿者日”等重要节点,举办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生态环保志愿者作用,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形成广泛社会动员。
(四)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推进生态文明学校教育。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学校教育活动安排。充分发挥市、区环境科普教育基地作用,依托“绿小松”进课堂等活动优势,着力提升青少年生态文明意识。加大指导帮扶力度,推进国际生态学校创建。
加强生态文明社会教育。加大对党政领导干部、党员、团员、少先队员、企业员工、社区居民、生态环保志愿者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广泛普及生态环境保护思想理念、法律法规、科学知识。大力推动市、区生态环境科普教育基地创建,做好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通过实地参观、动手实验等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增进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了解和认识。着力开展多层次宣传培训,在全区干部队伍中凝聚绿色发展共识,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五)构建全民行动体系
党政机关发挥带头作用。结合节约型机关创建、文明单位创建等行动,推动党政机关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推行绿色办公,加大绿色采购,优选绿色出行,落实垃圾分类,制定党政机关干部绿色行为准则,引导党政机关干部职工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利用多形式多手段,加强碳达峰、碳中和、企业碳减排等知识宣传,加强企业环保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强化企业环境主体责任意识,推动企业依法向社会公开环境信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深化环保设施开放、设立企业开放日、建设教育体验场所、开设环保讲座、开展生态文明公益活动等形式,向公众提供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服务。
群团组织发挥重要作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积极动员广大职工、青少年、妇女参与环境治理和美丽中国建设。区总工会要注重发挥工会组织优势,围绕建设美丽中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组织群众性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动员广大职工积极参加污染防治、生态系统保护相关活动,引导广大职工做生态文明的建设者、实践者。团区委要建立以共青团为主导,以团员、少先队员和青年社会组织、青年志愿者为主体的中坚力量,以推进“美丽中国·青春行动”为统揽,深化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围绕“光盘行动”、垃圾分类等为重点,动员青少年践行绿色生活、参与生态环保实践,助力污染防治。区妇联要发挥妇女在家庭领域作用,依托妇女之家、儿童之家等阵地,组织动员技术专家、模范人物等到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环境治理。加大对环保社会组织的引导、支持和培育,提升社会组织参与现代环境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巩固“绿小松,生态行”品牌服务功能,加大与社会组织合作开展生态环境宣传“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的工作力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商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强化行业自律。
(六)创新生态文明网络宣传
加强政务新媒体矩阵建设。以政务双微为重点,打造生态环境政务信息发布平台,不断增强发布信息的多样性、可读性、感染力。巩固“环保小胖”等宣传品牌优势,继续推进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线上游”系列视频。充分利用市、区新媒体矩阵,争取联动宣传、同频共振。
创新线上线下宣传载体和内容。聚焦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主题,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积极运用政务双微、视频网站、“上海松江”手机客户端等平台开展线上宣传,引导公民自觉践行绿色低碳理念。探索将生态文化与流行文化有机结合,让公众在潜移默化、精神愉悦中浸润生态文化、培养生态道德。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依托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加强统筹谋划、调度推进。各责任单位要明确人员,确保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财政部门要统筹考虑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指出,为行动计划提供必要支持和政策保障。
(二)强化能力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宣传教育队伍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充实专业力量。要定期对宣教团队、新闻发言人、志愿服务者等开展业务培训,组织交流活动,着力提升对外宣传、融媒体传播、数字化出版、志愿服务管理、环境教育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监督指导。将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纳入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将各街镇、区级有关部门生态环境宣教工作纳入年度考核,采取日常督导和例行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推动党政领导干部明责履职、企事业单位知法守法、社会公众有序参与。定期总结典型经验,推广成熟模式,为社会各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榜样示范和价值引领。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