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政务公开/
2022年松江区文化旅游工作要点
2022年松江区文化旅游工作要点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2-01-14 阅读次数: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全区文化旅游系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遵循守正创新大原则,坚定追求卓越新标准,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满足人民文化旅游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着力点,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积极落实区第六次党代会精神,聚焦松江新城建设重点任务,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耕厚植“上海之根、人文松江”品牌,持续构筑以书香之域、书画之城、文博之府、影视之都为特色的文化名城,高质量推进以人文松江为特质的全域旅游,奋力推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松江实践,为建设人民向往的“科创、人文、生态”现代化新松江作出新贡献、展现新担当,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进一步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高举思想之旗、精神之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增长智慧、增进团结、增加信心、增强斗志。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中央、市委、区委统一部署,全方位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

二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领导文艺战线,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坚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高文物研究和展示传播水平。坚持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坚持提供丰富的文旅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是强化组织领导,提升学习成效。以局党组中心组学习为牵引,周密制定学习计划,完善领学、促学、督学的长效机制,采取“领导带头学、集体研讨学、专家辅导学、互动交流学”等方式,切实提升学习成效。发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和“学习强国”等学习载体和平台的作用,探索以音乐电影党课、红色诗词朗诵等创新形式开展党课教育,不断推动学习走深走心走实。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松江文旅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

二、进一步深化人文松江建设

一是推进人文松江核心项目建设。建成启用“书香之域”核心项目——云间会堂文化艺术中心,1月完成初步调试和压力测试后,开放试运营,上半年完成竣工验收并正式投入运营;举办1+4+1”启用系列活动:即1G60上海松江迎春音乐会、4场高品质展览(江南手作大会、松江缂丝顾绣艺术精品展、上海市第三届篆刻艺术展、刘兆麟书画艺术精品展)、1场云间书房开馆特展(松江历代名贤名人文献精品展)。协调推进“书画之城”核心项目——二陆读书台项目,深化完善项目设计,积极打造集生态休闲、文化体验、文化创意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协同推进“文博之府”核心项目——松江博物馆新馆、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上海展览基地项目,进一步完善展陈方案设计,争取年内完成项目立项,同步做好新馆藏品征集、智能化建设等系列工作

二是举办一批重大文化活动。围绕书香、书画、文博、影视等主题,举行系列活动: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合作举办长三角G60艺术书展;与中国美术家协会、市文联共同举办全国美术高峰论坛暨全国当代山水画名家邀请展;与纪实频道合作开展城市露天博物馆项目,推进“上海之根 行走松江”研学游工作;与市文联共同举办上海(国际)创意设计双年展;与上海影视节中心合作开展2022年度上海科技影都影视节系列活动。

是推动文物非遗保护利用。好松江区文物局挂牌相关工作。完成姚家圈古文化遗址地下文物埋藏区的划定工作。开展新一轮非遗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推荐认定工作,推动我区非遗抢救、保护与传承。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博非遗月”等活动。支持新城公司在广富林文化遗址举办沉浸式演艺,支持有关街镇推进仓城、府城、下塘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更新,支持九亭镇举办“非遗”国潮活动、岳阳街道“老周话岳阳”短视频拍摄,支持九里亭街道、新桥镇等举办非遗系列活动。

四是培育人文松江品牌活动。举办第四届上海市篆刻艺术展、第十六届上海朗诵艺术节、第四届长三角G60九城市民营院团优秀戏曲剧目展演、第二届大学生流行舞大赛等活动,继续承办“文明修身,文化寻根”家庭阅读系列活动。支持佘山度假区“江南文化·佘山境界”系列活动、洞泾镇第三届市民文化艺术节、方松街道人文方松系列活动、泖港镇第四届田园艺术节、叶榭镇第三届“百花绽放,孝美叶榭”暨孝文化基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活动。

推进文艺精品创作。“大美云间”接地创作活动为载体,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主线,开展主题文艺创作,力争推出一批文艺精品,为党的二十大召开营造浓厚文化氛围。推进“一典六史”编撰出版,力争年底前完成共14卷书稿的编撰工作;继续编撰出版“人文松江研究丛书”、“人文松江创作丛书”,继续做好董其昌及松江书画研究。支持新浜镇编撰出版《新浜山歌集》、《新浜民俗文化》等书籍。持续抓好松江历史名人题材和现代人文题材系列戏剧创作,重点开展“一镇一剧”品牌培育活动,支持新浜镇创建“中国戏剧之乡”。

三、进一步彰显科技影都品牌

一是深化科技影都核心区建设。坚持“科创芯、世界窗”异质双核发展理念,细化“影视之都”核心项目——科技影都核心区总体规划和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将科技影都核心区规划与松江新城建设、提升城市软实力结合起来,进一步明晰科技影都发展的产业重点、指标体系、空间布局以及实施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推进科技影都核心区“一路一湖”(玉阳大道、华阳湖)建设。

二是加快影视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加快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星空综艺影视制作基地、上影二期等在建影视项目进度,发挥好实体影视基地带动产业落地的作用。加大对高科技龙头企业的招商力度,扶持一批具有潜力的数字化后期制作初创企业,加快壹同高科技影视基地等项目落地建设进度,从注重数量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华策影视职业院校项目开工和华策全球视频版权交易平台落地进度,完善科技影都影视产业链。加快上海科技影都影视衍生品开发基地项目建设。

三是优化影视产业营商环境。强化高效政策供给,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紧扣影视人才、影视金融两大课题,优化升级影视产业扶持政策。实体化、项目化运作上海科技影都影视协同创新中心,加快推进“上海科技影都e服务平台等项目落地,做强做优影视产业专业服务功能,提升科技影都整体配套服务水平。构建更强的影视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研究设置松江区影视公共服务机构。

四是加大科技影都宣传力度。参展长三角文博会,探索科幻电影周等其他品牌活动合作可能,扩大科技影都品牌影响力。聚焦主旋律作品、现实题材和上海题材,推出更多松江出品的优秀影视作品,带动标杆作品的集聚。支持车墩镇2022年影视奇妙之旅--旗袍文化艺术节”主题活动、叶榭镇济众影视基地首届少年儿童美德微电影节等影视活动

四、进一步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一是持续培育“五谷丰登”产品体系。持续整合浦南四镇旅游资源,推进“泖田谷”系列活动;持续整合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内企业资源,形成一批在松江乃至上海具有亮点和特色的工业旅游景点,探索工业旅游线路,丰富“科创谷”体验;持续聚焦“书画之城、书香之域、文博之府、影视之都”,用好用足松江丰富的文化资源,做实“人文谷”品牌;创新会务旅游推广方式,举办“会务谷”推介活动;依托上海欢乐谷等重点景区,持续打造“欢乐谷”产品。

二是持续办好四季节庆活动。注重时效,提前谋划,设计好春季问山、夏季拜水、秋季寻根、冬季祈福系列活动,做好松江春游节、盛夏狂欢季、上海之根文化旅游节、春节过大年等节庆活动的策划、组织、宣传工作。支持泗泾镇端午龙舟赛嘉年华活动、佘山镇“文旅四季”等活动,支持度假区创新举办具有特色的节事活动,不断拓展“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研学”等高质量发展模式。

三是持续推进重大文旅项目。持续跟踪推进石湖荡浦江之首、上海松江农创园泖港云间吾舍田园综合体、叶榭“东方童梦奇缘”亲子主题乐园等文旅项目。支持洞泾镇拇指岛直播产业园建设、中山街道凯悦嘉轩酒店和M酒店建设、车墩镇影视乐园配套沃丽酒店项目和西上海高尔夫乡村俱乐部城市公园建设、小昆山镇江南水稻艺术公园建设、度假区佘山茂御臻品之选酒店(二期)建设以及石湖荡镇有米餐厅、湾河杏居等文旅项目

四是持续探索“文物+旅游”项目。挖掘、提炼革命文物的价值与内涵,用好“陈云领导枫泾暴动纪念展”,及时补充体现时代精神的展陈内容。依托革命遗迹和文物资源开发红色旅游、研学旅游。深化建筑可阅读,拓展可阅读建筑数量,深入挖掘文物建筑蕴藏的文化亮点和思想内涵,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积极探索、寻找非遗+“旅游、互联网、科技数字”模式,促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持续在文物老宅内引入优质文旅项目,支持永丰街道江南曲圣纪念馆和张照艺术馆建设。

五是持续强化文旅宣传推介。拓展宣传载体,加强与中央媒体、主要客源地媒体、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媒体、驻上海和松江主要媒体等的联系互动。继续集中对九号线沿线各区、沪杭高铁节点城市以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开展线下推介+线上直播联动的营销宣传。在上海新闻广播黄金时间757分播出90秒形象宣传片,拍摄完成“上海之根 文博之府”纪录片。把握重要时段,在高速出口、地铁九号线主要站点、长三角区域机场、高铁站等人流密集处投放宣传广告。

五、进一步提升文旅服务品质

一是强化文旅公共服务供给。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制定《松江区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建设标准》,并根据市局要求在全区各街镇全覆盖实施建设,持续加强居村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功能提升和文旅功能融合,进一步推进“星级”评定和管理。举办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大“万千百”文化配送力度,推进“农民工电影月”、“百姓戏台”、“江南丝竹进景区”、“人文松江”主题展览等20多项群文活动常态化开展。完善旅游咨询服务布点,及时增设旅游咨询服务点位,积极探索咨询窗口服务新模式。提升旅游咨询服务进社区、“放松去、乐享会”、“松江旅游三进”等品牌主题活动。支持广富林街道、车墩镇提升郊野公园文旅服务功能。

二是开展品牌创建活动。推进辰山植物园5A级旅游景区、蓝精灵主题乐园4A级旅游景区等创建工作。A级旅行社创建、星级饭店和绿色饭店评定、星级影院评定等工作为抓手,推动旅游行业标准化、品质化发展。做好上海市旅游发展指标工作,将指标要求融入2022年街镇(园区)文化和旅游发展目标责任工作考核细则

三是做好文旅企业扶持工作。深入推进“促发展、保安全”大走访、大排查工作,倾听企业诉求,为企业排忧解难。梳理汇编国家、市、区文化旅游相关政策,送政策进企业和园区,做好2022年松江区文化、旅游、影视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工作。支持云间粮仓、九里工坊、云堡未来市、袜子新弄等新兴文创园区发展。

四是推动文化旅游数字化。加快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进程,推进文物保护单位预防性保护实时监测项目。推进智慧文旅二期项目建设,按开发节点推进项目建设,促进文旅供给和需求精准对接。加快云间会堂文化艺术中心等文化场馆的数字化建设,提升服务能力。推动数字景区、数字酒店建设。

六、进一步加强文旅市场管理

一是加强文旅行业疫情防控。根据疫情发展形势,按照文旅行业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结合我区文化旅游行业疫情防控工作实际,注重对文旅场所出入管控、场所防控、员工管理、应急处置等方面的督促检查、情况通报,统筹抓好文化旅游场所开放和疫情防控措施落地,坚决杜绝疫情通过文化旅游场所和活动传播扩散。

二是守牢安全发展底线。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深化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强化安全防范措施落实,抓实抓细文旅行业系统安全生产管理。修订完善文化和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一步梳理应对程序和处置措施。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深入排查整治安全隐患,落实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制度,确保重要时间节点文旅市场运行平稳有序。

三是加强市场监管执法。做好行政审批工作,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加强依法行政,做好文化旅游经营许可项目的审核、审批,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加大网吧、娱乐、印刷、出版物、旅游和体育等各类文旅场所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营业性演出监管力度,坚持以互联网为主战场,以专项行动为抓手,加强剧本杀、密室逃脱场所内容审查,清除网上网下文化垃圾,持续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四是推进“扫黄打非”工作。开展“‘阅’享全年,‘苗’不可言”为主题的“护苗·绿书签”系列宣传活动,大力组织开展“扫黄打非”五大专项行动,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建设。强化大案要案查办,协同国保、网安、治安等相关协作单位,加强对新型案件、特别是网络新型案件查办。

五是强化文物安全。加大科技成果应用,用好文物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对文物建筑本体的健康状况进行跟踪监测。执行好已出台的文物保护利用、评审评估制度,加强对引入文物古建筑第三方运营管理单位和活动项目的评审评估。按照属地管辖范围,切实履行好文物保护监管责任,常态化开展对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的安全检查工作,消除安全隐患,建立工作台帐。

 七、进一步强化文旅系统自身建设

一是强化党的建设。突出基层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引导党员干部切实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动员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到全区文化旅游影视各项工作中来。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配备和能力水平建设,聚焦“十四五”重点项目、年度重点工作和难点热点问题,推进实施“书记项目”,强化党组织书记攻坚领航、示范引领的担当表率作用。常态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提升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能力。

二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完善四责协同机制,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深化细化制度机制建设。持续加大警示教育和党纪党规培训力度,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持续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纠治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持续强化政治监督,坚持执纪必严、违纪必究,注重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三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文旅人才培养制定《选拔年轻干部到局机关实践锻炼实施办法(试行)》,助力年轻干部成长;继续抓好处级领导干部轮训、科级干部培训、干部在线学习等工作。落实推进“八五”普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开展政策法规培训、服务质量提升专题培训、文化旅游行业应急救护培训、旅游志愿者专题培训等。加快文旅人才引进,持续推进艺术家驻留目的地评选与培育,引进全国乃至全世界著名艺术家驻留松江,推进松江公共文化人才库建设,为人文松江建设提供艺术支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召开文旅影视人才工作交流座谈会。加快培养影视领军人才,建立院校与基地的影视人才联合培养机制,探索建立更大力度的人才引进计划,引进更多国际一流的影视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打造国际一流影视人才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