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24年松江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的通知
- 索 引 号:002016N1012024040606
- 主题分类:卫生、体育
- 公开主体:区卫生健康委
- 发文字号:沪松卫〔2024〕47号
- 成文日期:2024-04-06
- 发布日期:2024-04-06
松江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文件
沪松卫〔2024〕47号
关于印发2024年松江区疾病预防控制
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相关医疗卫生单位:
现将《2024年松江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松江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3月26日
(信息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2024年松江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
2024年是“十四五”规划推进的关键一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精神,结合市疾控局有关工作要求,从本区实际出发,坚持“稳中求进”的基调,全面推动松江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与“科创、人文、生态”的现代化新松江功能定位相匹配的公共卫生体系,为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提供有力支持。
一、全面推进疾控体系建设
1.加快推进疾控体系改革。根据国家、上海市和本区机构改革总体部署和相关要求,尽快落实区疾控局实质化运行,稳妥推进区疾控中心改革重组,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2.持续推进疾控机构能力建设。优化完善区疾控中心核心功能,确保各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全覆盖、无死角,重点强化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实验室检验检测、应用型技术研究、公共卫生信息统筹管理和大数据分析利用等能力。对标“标准化、规范化、精准化”要求,做强病原体测序和质控能力,提升实验室能力储备。推进区疾控中心规范面向社会提供公共卫生技术服务。
3.全面实施第六轮松江区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聚焦公共应急能力、服务能力、协同能力、保障能力,贯彻落实《松江区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要求,全面推进45个能力提升项目,强化项目全程规范管理,严格落实项目主体责任。年内组织开展项目中期评估,确保项目推进见实效、实施成果有转化。
二、巩固提升传染病防控工作
4.进一步提升重点传染病防控。全面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措施。针对传染病季节流行特征,做好霍乱、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流感、麻疹、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登革热、疟疾等虫媒传染病,以及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控。巩固完善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强化部门之间信息沟通、联合研判和协同处置,共同督促指导托幼机构、中小学校、养老机构等规范落实防控措施。做好第七届进博会等重大活动疫情防控保障。
5.加快推进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创新。全面落实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责任清单。积极开展疾控监督员制度工作,建立疾控监督员人才库。推进在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规范设置公共卫生或预防保健科室,配齐专(兼)职工作人员。推进本区“平急结合、高效协作”的临床救治能力建设。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网底作用,依托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支持中心,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为重点,开展结核病、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慢性传染病健康宣教,试点探索多病联合筛查和重点对象规范管理。
6.持续推进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贯彻落实国家结核病、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防治规划,以及消除麻风危害可持续发展规划,落实本市部署,巩固提升防治成果。开展“无结核社区”建设,充分发挥区域性结核病实验室作用,积极探索全基因组测序指导下结核病防控工作新模式。加快推进实施第五轮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积极参与上海市“2+X”创新工作试点。贯彻实施《上海市消除丙肝公共卫生危害行动方案》,进一步规范丙肝病例发现、转介、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
三、增强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7.着力提升传染病监测预警能力。推进“上海市传染病综合管理平台”和国家传染病预警监测前置软件的部署应用。加快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重点提升医疗机构疫情报告、哨点医院综合监测、实验室病原监测等工作的质量,重点增强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早期发现能力。规范开展疫情风险评估,强化跨部门、跨区域会商和多源数据分析,加强评估结果应用。加强监测预警人才培养,推进数据分析、评估能力建设。
8.着力提升传染病应急处置水平。开展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的梳理、评估和制修订,提高预案的指导性和实用性。积极做好区、社区两级传染病防控应急队伍标准化建设,强化针对性应急培训和实操性应急演练,切实强化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强化防控应急物资保障能力。
四、统筹落实卫生和免疫规划工作
9.持续提升免疫规划工作质量。落实《预防接种工作规范(2023年版)》的要求,推动智慧接种门诊建设,推动电子预防接种证建设和应用,优化在线预约接种功能,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效。落实有关人群第二剂次脊灰灭活疫苗补种,持续落实消除麻疹综合防控措施。持续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切实做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处置与保险补偿工作。
10.做好重点寄生虫病和地方病防治工作。持续巩固本区消除血吸虫病状态,强化螺情监测。落实疟疾等重点寄生虫病综合防治措施。继续做好碘盐及碘营养状况监测,聚焦孕产妇等重点人群,加强碘缺乏危害和防治等健康宣传和指导,推进消除碘缺乏病危害。
11.深入推进环境卫生、学校卫生和伤害防制工作。聚焦饮用水卫生、空气污染、新污染物等环境健康问题,持续开展生活饮用水监测、公共场所卫生监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职业卫生监测、放射卫生监测,健全监测网络,提升监测能力。做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持续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治,统筹做好超重肥胖、脊柱侧弯异常等学生常见病“多病同防”,加强与教育部门的沟通协调,推进“健康副校(园)长”制度试点。不断提高伤害监测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重点人群伤害预防宣传教育,提升社区、学校伤害预防和干预能力。
五、持续做好全人群健康管理服务
12.规范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继续实施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探索筛查新技术及新模式的推广应用。继续推进60岁及以上老年人接种肺炎疫苗,保持适种对象肺炎疫苗接种率位居全市前列,科学评估接种肺炎疫苗对于预防相关疾病的效用。
13.巩固完善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巩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成果。完善慢性病综合管理评估机制,推进慢性病健康管理支持中心建设,推进整合型慢性病健康管理。优化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病、癌症、慢阻肺等重点慢性病筛查策略,推动落实慢性病早诊早治。继续做好医疗机构心脑血管事件和肿瘤登记报告。多措并举确保死亡登记数据全流通周期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一致性。切实提升社区慢阻肺防控能力建设,逐步建立适合本区慢阻肺患者筛查管理的工作模式。继续推进预防老年跌倒、老年衰弱筛查、老年认知障碍等工作。重点推进第二轮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项目,逐步形成省级中心、区域中心、社区中心三级医疗模式,推进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同质化。
14.加快推进牙防、眼防能力建设。制定完善视觉健康综合服务管理工作规范、标准和服务流程,推进区视觉健康综合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初步形成“视觉健康预防干预网络”和“视觉健康诊治网络”,落实儿童屈光发育档案建档、老年人群防盲治盲、老年人屈光不正矫正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好低视力患者转介及康复工作。完善区级口腔健康医防融合管理机制,落实《2024年上海市口腔公共卫生工作综合测评方案》相关任务及要求,规范实施学生龋齿普查普治、适龄儿童窝沟封闭等口腔健康管理。 、
六、加快推进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心理健康服务
15.推进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卫生健康、公安、综治、村/居委等部门的信息沟通和数据共享,精神健康工作纳入有关部门、街镇(经开区)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定期召开公共卫生工作联席会议精防工作会议。强化精防、心防队伍建设。
16.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与管理。强化患者的发现、诊断、登记和报告,规范开展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推进“云随访”,进一步强化质量评估和考核。基层卫生、政法、公安、街镇(经开区)强化落实综合风险评估,持续推进“团队评估、协同随访、多方管控”分级分类服务管理机制。加强突发事件监测、识别、防范、应急处置和肇事肇祸防控,做好重大会议、活动期间的精神卫生保障工作。推进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使用长效治疗药物工作,继续贯彻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免费服药、以奖代补、贫困救助、应急救治等救治救助政策。
17.深化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深化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任务和要求,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社会治理体系、精神文明建设和平安松江、健康松江建设。强化心理危机干预平台建设及962525热线宣传。完善区、街镇(经开区)心理危机干预联防联动机制,加强心理服务人员、心理专干培训和演练。加强与宣传、教育、民政、残联等部门的合作,开展心理健康科普知识宣传。开展重点人群筛查评估登记和预防干预服务。积极配合区教育局,推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18.积极推进精神健康社会工作。贯彻实施“精康融合行动”,继续推动三社联动社区康复服务模式,进一步推进精神健康社区工作站建设,完善医疗救治-社区康复双向转介机制。加强社区康复资源的宣传,提升阳光心园服务利用率和康复服务覆盖率。
七、夯实公共卫生科研基础
19.加强学科体系建设。依托三年行动计划能力提升项目,探索应急、服务、协同、保障等关键能力的科学研究,完善公共卫生学科体系,推进成果转化。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高水平医疗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合作,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模式创新。推进上海市第六轮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学科项目《重点慢性病健康风险评估与综合干预策略研究》的实施,通过科研创新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20.加强疾控人才培养。推动区疾控中心、医疗机构与高校合作,依托学术创新紧密结合人才培养。推进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医疗机构临床医生交叉培训制度,探索人员双向流动。加强临床医务人员疾控相关知识技能培训和公共卫生人员临床相关知识技能培训。
八、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质量提升
21.完善保障机制。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落实各项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和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要求配备公共卫生医师,按要求配备眼防、牙防工作所需设备;二三级医疗机构组织安排相应专业人员参与社区眼防、牙防以及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等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22.抓实业务质量督查。区疾控中心、精神卫生中心严格按照上级部门要求抓好业务指导和业务管理,进一步加强质量控制,每月10日前将业务指标、质控情况、存在问题和改进建议报区卫生健康委,对存在问题落实即查即改、销号管理,不断提升工作质量。
附件:2024松江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重点关注指标
附件:
2024松江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重点关注指标
一、传染病防制
1.法定传染病漏报率0%
2.传染病报卡及时率100%
3.慢性肝炎患者签约管理率≥80%
4.60岁以上老年人肺炎疫苗接种率≥65%
5.当年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在确证后30天内开始治疗的比例≥80%
6.结核病患者规范管理率≥95%
7.传染病疑似聚集性疫情报告及时率和规范处置率均100%
8.发热门诊(诊室)、住院中发热病人信息系统录入率100%
二、慢性病管理
1.35岁首诊测压率≥90%
2.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85%
3.糖尿病管理人数同比增长≥7%
4.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85%
5.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率≥45%
6.慢性病患者死后随访人数0
7.应用标准化技术≥1种
8.信息系统建设和业务运行管理数据真实性质控合格率100%
9.完成脑卒中筛查登记人数不少于2000人
10.按要求完成老年平衡能力筛查≥50人
三、牙防和眼防
1.恒牙龋齿充填率≥60%
2.口腔疾病干预的儿童覆盖率≥40%
3.适龄儿童窝沟封闭覆盖率≥40%
4.儿童青少年屈光档案建档率全覆盖
四、学校卫生管理
1.学生常见病监测完成率100%
2.近视、超重肥胖、脊柱侧弯等学生常见病干预全覆盖
五、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1.因服务管理不到位导致发生有社会面影响的肇事肇祸事件0
2.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检出率≥5‰
3.检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99.7%
4.在册患者面访率≥96%
5.在册患者每年一次体检率≥90%
6.高风险患者长效治疗药物使用率≥10%
7.云随访规范应用人数≥150人/月
8.每季度召开一次社区公共卫生工作联席会议精防会议
9.指导建立村居委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100%
上海市松江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3月26日印发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