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教育局关于公布松江区2024年度学校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推选结果的通知
- 索 引 号:002015N1012025091177
- 主题分类:科技、教育
- 公开主体:区教育局
- 发文字号:沪松教办〔2025〕68号
- 成文日期:2025-09-11
- 发布日期:2025-09-11
教育系统各单位:
2025年9月1日
一等奖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单位 |
申请人 |
1 |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水平框架的高中数学测评研究 |
上海市松江二中 |
白军鹏 |
2 |
高中化学发展学生模型认知的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二中 |
余方喜 |
3 |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物理学科德育的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一中 |
沈志辉 单慧璐 殷正徐 王美玲 陈珍国 邓志文 张燕飞 |
4 |
幼儿园绘本教学这样做——立足阅读经验助力幼儿发展 |
上海市松江区教育学院 |
陈莉 |
5 |
打造现象级卓越高中 |
上海市松江一中 |
潘建荣 |
6 |
地域文化视域下“B-S-I”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第四中学 |
周钢 |
7 |
基于大情境聚焦问题的高中生物概念教学实践研究 |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 |
刘玉配 |
8 |
初中科学学科具身性学习活动的课例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第六中学 |
钱金霞 |
9 |
绿色教育的实践探索 |
上海市松江区第六中学 |
丁玉 |
10 |
“双新”背景下“循证翻转”教研模型的再构与实践 |
上海市松江区民乐学校 |
李朝辉 |
11 |
基于脑科学的小学语文可视化思维工具的教学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新桥小学 |
姚菁 |
12 |
督导评估中的学校发展规划:现实困境及形成机制 |
上海市三新学校松江思贤分校 |
张琦 |
13 |
乡村学校学生习惯培养 |
上海市松江区李塔汇学校 |
姚辉女 |
14 |
体质管理背景下小课间活动校本设计与实验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张泽学校 |
冯凌 |
15 |
小学班主任危机领导力研究 |
上海师范大学松江科创实验学校 |
刘晴 |
16 |
双减政策下校内课后体育服务的实践研究 |
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 |
陈龙 |
17 |
家长教育参与测评框架的构建与检验 |
上海市三新学校松江思贤分校 |
郑巍 |
18 |
基于新版科学课程标准的学科深度融合实践探索 |
上海市三新学校 |
叶笛 |
上海市松江区第二实验小学 |
康晶 |
||
19 |
新时代小学教师专业心态特征及优化机制研究 |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松江北部分校 |
王利敏 |
20 |
中下幼校园足球教育一体化构建的实践研究 |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 |
申伟英 |
21 |
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教研的校本实践 |
上海市松江区九亭第四小学 |
沈怡 |
22 |
小学数学教学借助“三个助手”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实验小学 |
罗萍 李培 杨依琳 |
23 |
“双减”背景下小学生涯启蒙教育的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岳阳小学 |
郑雪萍 |
24 |
数字化实验系统优化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泗泾第五小学 |
曹婷 |
25 |
具身理论视域下幼儿自然探究的发生机制和支持策略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泗泾第八幼儿园 |
朱静 |
26 |
基于3-6岁幼儿运动核心经验设计与组织集体运动的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蓝天幼儿园 |
毛雪芳 |
27 |
完整儿童理念下幼儿户外游戏深度体验的行动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中心幼儿园 |
徐文 |
28 |
驱动.循证.生长:教育倾听支持下幼儿自然探究活动创生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实验幼儿园 |
王冉冉 |
29 |
以劳养德:幼儿德性生长新样态构建与实践 |
上海市松江区新闵幼儿园 |
伍燕飞 |
30 |
幼儿园生态式低结构美术活动组织与实施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九亭镇中心幼儿园 |
赵希玲 |
二等奖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单位 |
申请人 |
1 |
国家主权视角下的选择性必修1教学设计——以“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一课为例 |
上海市松江区第四中学 |
于少华 |
2 |
知识视阈下高中写作教学策略探究 |
上海市松江二中 |
赵陈君 |
3 |
中考化学情境化试题的调查及启示 |
上海市松江区教育学院 |
庄晓松 |
4 |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人文地理内容模块教学案例设计——以“生产性服务业的区位选择”为例 |
上海市松江二中 |
王琳 |
5 |
“双新”背景下基于标准的校内考试监控研究 |
上海市松江二中 |
艾卫锋 |
6 |
沉浸理论下幼儿园音乐体验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教育学院 |
钱双 |
7 |
探索化学变化规律课型的设计与实践——以化学反应的方向为例 |
上海市松江二中 |
李宇风 |
8 |
市民数字化学习现状及其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
上海松江开放大学 |
何佩军 |
9 |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化学单元教学设计——以“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为例 |
上海市松江一中 |
陆婕萍 |
10 |
“三个助手”赋能单元视角下的科学活动设计迭代 |
上海市松江区教育学院 |
王稚 |
11 |
新课标下初中人工智能教育实践:共识与问题——基于10个全国初中信息技术优质课例的分析 |
上海市松江区九亭中学 |
张莉 |
12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篮球大单元教学设计与行动研究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花园分校 |
姚旭 孙全多 何艳梅 王英杰 |
13 |
“双减”背景下初中生作业实施与管理的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第七中学 |
汪晓慧 文艺 |
14 |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初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小小主持人”社团课为例 |
上海市松江区第六中学 |
夏珅彬 |
15 |
从新手到专家:iFIAS数字化课堂分析系统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花园分校 |
武永洁 |
16 |
问题导向式自主学习的小幼衔接课程开发 |
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
曹影梵 |
17 |
部编版小初语文教材中少数民族人物形象对比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九里亭外国语实验学校 |
殷文仁婕 |
18 |
基于学习心理品质的小学生心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
上海市松江区教育学院附属实验学校 |
吕大为 张佳楠 |
19 |
循行 |
上海市松江区洞泾学校 |
王岩 |
20 |
指向初中地理高阶思维的PBL实践研究 |
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 |
赵引弟 |
21 |
小学体育健康教育结构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
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
徐志标 |
22 |
“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以教材中“阅读材料”为载体 |
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 |
王晓卫 |
23 |
基于读写结合的部编版小学语文高年级小练笔的实践研究 |
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 |
舒揽月 |
24 |
“班研制”:指向新型班级的班主任能力模型 |
华东政法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 |
张园勤 |
25 |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英语单元作业设计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实验学校 |
沈丹 |
26 |
新媒体背景下借助班级公众号促进家班共育的实践研究 |
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 |
刘可 |
27 |
集团化办学背景下联合教研活动路径的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实验学校 |
杨菊萍 |
28 |
赋能课程思政:红色文化美育课程的特性、价值与意义 |
上海市松江区仓桥学校 |
潘瑜豪 |
29 |
STEM教育理念下的小学Micro:bit校本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实验学校 |
赵铃铃 |
30 |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的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教育学院附属实验学校 |
郭轶靓 |
31 |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以“小数乘法”教学为例 |
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
王亚男 |
32 |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校园文创产品教学实践研究 |
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 |
李杨 |
33 |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初中科学跨学科教学实施的实践研究 |
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
杨星法 |
34 |
项目化背景下落实五年级科学推理能力培养的案例研究 |
华东政法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 |
李翊 |
35 |
任务与问题引领,能力在过程中形成——以人美版一年级下册“春天的故事”单元为例 |
上海市三新学校 |
蔡丹贤 |
36 |
“学、练、赛、评”一体化视角下小学体育线上线下融合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
上海市三新学校松江东部分校 |
徐雁雁 袁旻 吴怡菁 阮欣怡 钟隽 |
37 |
“营建层次性的深度对话系统”之道德与法治课例研究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附属松江泗泾实验学校 |
谢建新 |
38 |
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课程体系深度开发与实践 |
上海市松江区实验小学 |
项晓凤 |
39 |
新时代“蒙以养正”德育工作顶层设计及实施的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小学 |
马素荣 周梦琪 |
40 |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英语跨学科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与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永丰小学 |
余婷婷 |
41 |
小学低年级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实验小学 |
刘宝芹 |
42 |
“三个助手”助力STEM理念融入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以“发电①”为例 |
上海市松江区泗泾第五小学 |
张琪 |
43 |
“全员导师制”背景下优化小学家校沟通模式的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九亭第五小学 |
孟青 |
44 |
新课标理念下一年级学生长度量感现状及培养策略——以上海市松江区某小学一年级学生为例 |
上海市松江区永丰小学 |
李晓悦 |
45 |
项目化学习视域下小学篮球运球教学效果的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永丰小学 |
杨中权 |
46 |
在地化教育视野下生态小公民培育的探索与实践 |
上海市松江区佘山镇中心幼儿园 |
武敏 何梅 |
47 |
“趣.野”运动场:基于儿童视角户外运动实施的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新桥镇中心幼儿园 |
吴蕾 张燕燕 |
48 |
交叠影响理论下家园社协同培养大班幼儿劳动品质的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九亭镇中心幼儿园 |
计琳玲 |
49 |
运用项目式学习开展大班节气文化活动的实践研究报告 |
上海市松江区西林幼儿园 |
费妍妍李婧芸 |
50 |
雨天环境下幼儿园户外运动设计及实施的行动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茸树幼儿园 |
谢文辉 黄蒙蒙 |
51 |
儿童视角下户外自主游戏环境支持的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泗泾第十幼儿园 |
汪佳芬 |
52 |
幼儿园班本化浸润式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组织与实施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崇德幼儿园 |
仇蓓红 钱丹凤 |
53 |
园本课程班本化实施需求下优化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的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实验幼儿园 |
金胤 |
54 |
基于幼儿发展优先运用马赛克法提升小班幼儿生活能力的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石湖荡镇中心幼儿园 |
樊州月 |
55 |
以童谣为载体开展幼儿品德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永丰幼儿园 |
王萍 |
56 |
基于幼儿个性化需求的托班生活环境创设的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花园幼儿园 |
周佳佳 |
57 |
基于地域资源的幼儿园创美活动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小昆山镇中心幼儿园 |
郁斌仙 |
58 |
基于KDL课程理念优化户外区域运动的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新桥镇中心幼儿园 |
许晓娴 张燕燕 |
59 |
具身认知理论下的大班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泗泾第二幼儿园 |
王益梅 |
60 |
基于儿童发展需求开展户外自主性游戏分享交流的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明华幼儿园 |
王小丽 杨雨珠 |
三等奖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单位 |
申请人 |
1 |
基于“情境-问题-活动”的高中数学建模教学实践研究 |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 |
桑晨怡 |
2 |
转化学习理论视角下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策略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教育学院 |
高阳 |
3 |
IDACC:imagedehazingavoidingcolorcastusinganovelatmosphericscatteringmodel |
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 |
李志伟 |
4 |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语文深度学习的课堂实践 |
华东师范大学松江实验高级中学 |
苏红香 |
5 |
基于“学科阅读”的多学科融合的项目化学习实践案例研究 |
上海市松江一中 |
王灿 |
6 |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评价机制研究 |
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 |
陈桂梅 |
7 |
基于知识建构理论的协作讨论角色设计与促进策略——以专科院校“网络系统管理”社团集训为例 |
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 |
陈静 |
8 |
基于物理观念培育的高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 |
上海市松江区第四中学 |
侯剑 |
9 |
基于学习进阶的“算法”大概念学习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二中 |
杨晓峰 |
10 |
基层开放大学教师教学胜任力提升的行动研究——课程一体化的视角 |
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 |
藏鸿雁 |
11 |
构建“立体式”班级评价现代化体系 |
华东政法大学附属松江高级中学 |
邹冲 |
12 |
深度学习视域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实践探究 |
上海市松江一中 |
董辰韵 |
13 |
高中整本书“联读”实践研究————以《乡土中国》《红楼梦》为例 |
上海市松江二中 |
蒋泽宏 |
14 |
基于大概念的高中语文小说单元作业设计 |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 |
李初阳 |
15 |
“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协同教育的实践探索 |
上海市松江区立达中学 |
高勇 |
16 |
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物理第16题的多解、溯源与演变 |
上海市松江区立达中学 |
王光宇 |
17 |
基于五育融合理念的跨学科项目式活动设计与实施—以“模拟长征,远足佘山”教育实践活动为例 |
上海市松江区立达中学 |
韩俊萍 |
18 |
近十年我国体育课程思政的研究综述——基于CNKI文献的 |
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 |
马帅星 |
19 |
指向全球胜任力培养的高中德育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 |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 |
仲要 |
20 |
数字化技术辅助化学实验教学的作业设计探索 |
上海市松江一中 |
闵慧 |
21 |
基于入职诊断构建见习教师自我导向式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教育学院 |
李健 |
22 |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小说评点批注教学研究 |
上海市松江二中 |
李越 |
23 |
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生物学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 |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松江云间中学 |
王怀敏 |
24 |
教学衔接视角下的初中地理各版本教材双向对比分析 |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松江云间中学 |
周绮萱 |
25 |
高中数学新课标平面向量的比较研究 |
上海市松江二中 |
卫福山 |
26 |
基于PBL和UBD的高中排球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 |
上海市松江一中 |
林莉 |
27 |
虚拟仿真3D动态模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
华东政法大学附属松江高级中学 |
吴欣蕾 |
28 |
“双新”背景下松江乡土历史资源的深度开发研究 |
上海市松江一中 |
苗颖 |
29 |
人文素养视角下初中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与实践研究——以“仓城古桥连环画”主题为例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花园分校 |
沈君瑞 |
30 |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中考专题复习课重构——以“相似三角形”为例 |
上海市松江九峰实验学校 |
肖华明 |
31 |
单元教学“活动链”助力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九亭中学 |
马玉清 |
32 |
依托“学科思维导图”,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以初中英语《牛津(上海版)6B》教学内容为例 |
上海市松江区九亭第二中学 |
龙伟 |
33 |
重视通性通法把握数学本质——《二次函数背景下的“等角”问题》专题课有效性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第六中学 |
张雯雯 |
34 |
基于地方文化资源的初中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以松江区为例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花园分校 |
方悦 |
35 |
基于PBL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索 |
上海市松江九峰实验学校 |
谢润忠 |
36 |
家校社共育格局中班级特色活动的创意构建与落地 |
上海市松江区民办茸一中学 |
崔志婧 |
37 |
初中化学单元活动的项目化设计研究 |
上海市松江四中初级中学 |
王宝芹 |
38 |
上海某区初中生睡眠情况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 |
上海市松江区第七中学 |
文艺 |
39 |
初中历史问题链设计策略与评价路径的思考 |
上海市松江区第七中学 |
岳增帅 |
40 |
丰富写作经历提升写作思维 |
上海市松江区第七中学 |
王洪恩 |
41 |
指向历史核心素养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以“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为例 |
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松江小昆山分校 |
魏利 |
42 |
“冰雪进校园”背景下小学旱地冰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
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
项琪 |
43 |
乡土文化视阈下的中小学“大思政课”建设 |
上海市松江区仓桥学校 |
王德伟 |
44 |
基于学习策略的小学英语新教材单元整体教学路径探究 |
上海市三新学校松江思贤分校 |
孙礼欣 |
45 |
基于真实性学习的小学英语新教材特点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 |
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 |
蒋云 |
46 |
基于逆向设计原理的小学低年级英语单元作业设计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九里亭外国语实验学校 |
刘燕 |
47 |
指导中小学生家长进行家庭安全教育的实践研究 |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松江实验学校 |
蒋丽华 |
48 |
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
上海市松江区古松学校 |
王小蒙 |
49 |
单元教学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分类笔记的应用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洞泾学校 |
汪悦 |
50 |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生化学定量实验能力培养的探索和实践 |
上海市松江区新桥中学 |
练贵宜 |
51 |
核心素养背景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实践探索 |
上海市松江区叶榭学校 |
李冬勤 |
52 |
基于wedo2.0乐高机器人STEAM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佘山外国语实验学校 |
朱晓娜 |
53 |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戏剧教学——以《仲夏夜之梦》为例 |
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 |
冯艳 |
54 |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案例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洞泾学校 |
刘曦 |
55 |
新课程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
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 |
温金燕 |
56 |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地理研学课程开发与实施——以浦江之首为例 |
上海市松江区李塔汇学校 |
王景秀 |
57 |
基于网络空间强化中学数学学习场域的探索与思考——以“图形的运动”章节探究活动为例 |
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 |
沈栩聪 |
58 |
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
上海市三新学校松江东部分校 |
陈聪 |
59 |
体育赋能,让成长活力“狂飙”:课后服务“1+1+3”模式的探索 |
上海市松江区九里亭外国语实验学校 |
崔宝月 |
60 |
“学、练、赛、评”一体化视角下篮球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 |
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
李植 |
61 |
基于自主决定理论探究小学体育作业设计方法的实践研究 |
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
段庆尧 |
62 |
数字化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教育学院附属实验学校 |
蒋丽君 马从坤 |
63 |
AI与体育教学深度融合模式的构建与行动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张泽学校 |
戴小龙 |
64 |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AI音乐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
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 |
牛雪梅 |
65 |
促进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发展的武术操创编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仓桥学校 |
方雪梨 |
66 |
多元文化教育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李塔汇学校 |
蔡怡宁 |
67 |
双减背景下,依托“数学阅读”促进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实践研究 |
上海市三新学校松江东部分校 |
杨非絮 |
68 |
中小学美术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实践路径探究 |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松江实验学校 |
陆楚怡 |
69 |
“双减”背景下基于精准数据分析的小学语文作业改进路径初探 |
上海市松江区教育学院附属实验学校 |
童芳情 |
70 |
基于统编教材的语言实践与学科育人一体化的实践研究 |
华东政法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 |
谢江峰 |
71 |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量感的培养策略 |
华东政法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 |
李艳妮 |
72 |
建立班级“三场域”,培育“大爱大德”好少年 |
上海市松江区仓桥学校 |
袁玮 |
73 |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张泽学校 |
李格 |
74 |
“形”“实”兼备有效挑战——二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挑战性学习”的实践和思考 |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附属松江实验学校 |
方小娟 |
75 |
初中美术个性化作业设计和实施的探索与实践 |
上海市松江区天马山学校 |
顾丹燕 |
76 |
运动教育模式在四年级网球大单元教学设计中的实践探索 |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 |
黄俊洪 |
77 |
基于数据处理的计算思维视角下培育初中生创新素养的实践研究 |
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 |
温胜利 |
78 |
语篇分析在中考英语阅读理解中的运用及教学启示——以2020—2023年上海中考英语阅读理解为例 |
上海世外教育附属松江区车墩学校 |
徐旭 |
79 |
基于分散决策和分层领导的学校治理现代化探索与实践——以三新东校“九大中心”的构建为例 |
上海市三新学校松江东部分校 |
姚玉芳 |
80 |
思维导图工具下初中几何逆向思维分析路径及教学策略 |
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 |
白雪敏 |
81 |
依托课后练习,落实“预测”阅读策略教学的实践研究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附属松江泗泾实验学校 |
郭文婷 |
82 |
“双减”背景下地理学科育人有效路径——以初三跨学科案例分析复习为例 |
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 |
周辉 |
83 |
数字赋能:中小学美术数字化课堂的构建与实践 |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 |
张琦 |
84 |
“双减”背景下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错题管理能力的实践研究 |
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松江小昆山分校 |
崔玲英 |
85 |
大单元视域下小学语文寓言单元教学研究——以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 |
上海市三新学校松江东部分校 |
顾诗涵 |
86 |
“5+2”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后服务一体化课程构建的顶层设计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洞泾学校 |
叶敬勇 |
87 |
基于设计思维的初中地理项目化学习的实践探索——以“制作校园导览手册”为例 |
上海市松江区天马山学校 |
杨彩莉 |
88 |
有氧运动对降低小学中高段学生抑郁发生率的行动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新浜学校 |
言应 |
89 |
单元教学背景下促进学习的作业设计探索——以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 |
上海市三新学校 |
徐欢欢 |
90 |
情境创设,实现革命文化阅读的价值认同——以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灯光》为例 |
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松江小昆山分校 |
杨柳 |
91 |
“传统节日”主题融合英语美术的PBL项目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新浜学校 |
李慧 |
92 |
文化意识培育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策略探究 |
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 |
孙亮亮 |
93 |
核心素养下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HPM教学的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九亭第二小学 |
赵青 |
94 |
小学数学复习课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九亭第五小学 |
李萍 |
95 |
新建小学家校合作的校长领导力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九亭第五小学 |
张佩佩 |
96 |
“双减”背景下基于单元整体视角的小学语文主题式“长作业”的实施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九亭第二小学 |
范敏 |
97 |
“双减”背景下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九亭第五小学 |
苏梦群 |
98 |
绘·读·趣·演: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低段英语阅读教学的创新实践与案例研究 |
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松江小昆山平原分校 |
吴小乔 |
99 |
基于学校管理的小学生减负增效的校本化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实验小学 |
李娜 |
100 |
基于“三个助手”探究小学数学中高段个性化作业设计途径 |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松江云间小学东部分校 |
胡小钰 |
101 |
基于核心素养的“气象+”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设计与实施研究 |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松江北部分校 |
虞姜姜 |
102 |
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落实学科育人的实践研究——以牛津英语小学二年级为例 |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松江云间小学 |
张巍 |
103 |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视角下的小学低年级语文多媒体课件设计研究 |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 |
翟忆文 |
104 |
TCDT式学习:培养创新思维的传统工艺学习模式 |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松江云间小学东部分校 |
张焕君 |
105 |
小学自然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九亭第三小学 |
张亚晰 |
106 |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小学高段英语故事教学活动设计——以5B“Readastro”为例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 |
陈欢 |
107 |
利用可视化工具提高小学五年级习作构思能力的实践研究 |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松江云间小学东部分校 |
杜浩 |
108 |
家长参与式心理课堂的实践与研究 |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松江云间小学 |
钟璟萱 |
109 |
基于“情境—活动”模式驱动的小学科学高阶教学的实践研究——以四年级“光”单元核心素养培育路径为例 |
上海市松江区九亭第四小学 |
赵洁琼 |
110 |
新版课标视域下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实践探索 |
上海市松江区第二实验小学 |
康晶 |
111 |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以《假话国历险记》为例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 |
王子涵 |
112 |
家校协同提高小学生抗挫折能力实践研究论文 |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松江云间小学东部分校 |
卫亚军 |
113 |
指向中小学全员导师行动实践的教育家精神培育 |
上海市松江区泗泾第三小学 |
刘钦腾 |
114 |
指向思维品质提升的小学英语问题链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
上海市松江区九亭第五小学 |
姚爱平 |
115 |
“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中高年级探究性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泗泾第五小学 |
曹琦悦 |
116 |
基于幼儿视角的自主游戏支持策略的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佘山第二幼儿园 |
朱军英 韦文娟 |
117 |
深度学习视角下幼儿园一日活动再构的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人乐幼儿园 |
陈诗琪 |
118 |
幼儿园亲子“行走四季”活动支持绿色儿童发展的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九亭第三幼儿园 |
李琼 |
119 |
基于运动核心经验的大班户外野趣运动的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九亭镇中心幼儿园 |
谢金龙 |
120 |
体验式学习视角下幼儿园户外区域运动优化实践 |
上海市松江区大学城幼儿园 |
孙琳娜 |
121 |
劳动教育视域下支持幼儿欢乐服务的实践与探索 |
上海市松江区方塔幼儿园 |
褚雯婷 |
122 |
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劳动教育场景创设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花园幼儿园 |
朱晓霞 |
123 |
CIPP评价模式下开展大班幼儿立体式绘本阅读的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荣乐幼儿园 |
王佳莹 |
124 |
以教育戏剧活动为载体培养中班幼儿抗挫能力的行动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新闵幼儿园 |
杨柳 |
125 |
幼儿发展优先理念下的三趣运动项目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茸北中心幼儿园 |
薛莉莉 曹毅 |
上海市松江区实验幼儿园 |
张慧 |
||
126 |
高瞻课程理念下促进大班幼儿户外建构游戏主动学习的行动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九亭第三幼儿园 |
郑铮 |
127 |
儿童视角下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环境支持的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泖亭幼儿园 |
邱珍珍 |
128 |
儿童视角下职初教师家园社共育的困境与实现策略 |
上海市松江区洞悦幼儿园 |
庄钱 |
129 |
幼儿发展为本理念下师幼共建微型主题活动的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泗泾第七幼儿园 |
陈革 |
130 |
基于证据的幼儿园集体学习活动反思性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佘山镇中心幼儿园 |
赵琪 |
131 |
大班一日活动中幼儿自主管理时间的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蓝天幼儿园 |
张萌 |
132 |
基于CIPP评价模式大班幼儿劳动教育评价应用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茸树幼儿园 |
黄蒙蒙 |
133 |
新时代背景下幼儿园浸润式传统文化教育环境创设的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中山第二幼儿园 |
周婵 |
134 |
思维可视化工具对4-5岁幼儿阅读能力影响的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泗泾第二幼儿园 |
陈静静 |
135 |
有效运用资源推进户外游戏 |
上海市松江区西林幼儿园 |
顾玉叶 |
136 |
基于青年教师专业培养的“视•链”化校本研修的探索与实践 |
上海市松江区洞泾镇中心幼儿园 |
刘晓莹 |
137 |
儿童视角下运用马赛克方法优化大班户外游戏分享活动的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九亭第四幼儿园 |
肖茜 杨玺 |
138 |
“生态童年”背景下幼儿户外建构游戏的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云峰幼儿园 |
贾影福 |
139 |
夯实三力,打通家园协同的增能路径-以家园协同开展低结构材料探索性活动为例 |
上海市松江区华亭第二幼儿园 |
曹琪 |
140 |
基于大班幼儿行为观察的户外游戏分享交流中教师支持行为的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方塔幼儿园 |
张慧兰 |
141 |
基于地域民俗文化资源培养幼儿审美情趣的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泗泾第八幼儿园 |
陈林林 |
142 |
基于幼儿发展优先的户外自主游戏支持策略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佘山第二幼儿园 |
韦文娟 |
143 |
基于幼儿视角下幼儿园关爱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华亭幼儿园 |
孟玉意 左佳艳 |
144 |
协商式家园共育支持幼儿自主阅读的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西林幼儿园 |
钱英 |
145 |
幼儿园户外活动中资源盘活与创新实践的研究 |
松江区机关幼儿园 |
庄晶 |
146 |
3-6岁幼儿情绪管理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洞悦幼儿园 |
焦红兰 |
147 |
小班幼儿“光盘行动”的班本化实施策略 |
上海市松江区昌鑫幼儿园 |
张云莉 |
148 |
儿童友好理念下优化中班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以种植活动为例 |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附属松江实验幼儿园 |
邱苏婕 |
149 |
大健康视域下的幼儿园小班自主游戏环境与材料支持 |
上海市松江区茸北中心幼儿园 |
饶奇奇 曹毅 |
150 |
交叠影响域理论下家园协同支持幼儿爱心教育养成的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九亭第二幼儿园 |
吴芳 梁超 徐芬芬 |
151 |
PBL模式下大班幼儿一日生活中劳动教育场景创设实践研究 |
上海市松江区华亭第三幼儿园 |
唐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