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临近,寒假、春节即将到来,同时受低温、雨雪、雾霾等天气影响,诱发安全事故的因素较多。为保障广大师生安全快乐过寒假,各单位要认真做好寒假安全宣教等工作。现就做好学期末和寒假、春节期间学校安全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
学期即将结束,各校在认真安排好学期末结束工作的同时,更要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工作。学期结束前应开展一次覆盖消防安全、校车安全、校舍安全、网络安全、燃气安全、食品及饮用水安全、传染病防控、危化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校园周边治安、交通隐患等方面的全面排查。将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列出清单、建档立帐,限时整改、照片对号、闭环管理,严格做到“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洞,不丢掉任何一个盲点,不留下任何一个隐患”。
二、加强安全宣传,切实提高师生员工防范意识
各校要及时将《2022学年中小学生寒假安全提示》(见附件)传达至每一位学生及家长,同时做好以下安全宣教工作:一是上好学期结束前安全教育课,以交通安全、防火安全、治安防范、疫情防控为重点,开展一次寒假安全主题教育活动。二是开展一次家庭教育指导,提示学生家长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不让未满八周岁或者由于身体、心理原因需要特别照顾的未成年孩子处于无人看护状态。合理安排未成年孩子假期生活,不对孩子增加过重的学业负担,保障孩子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引导孩子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科学管理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营造安全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三是开展家校沟通,尤其是对需要特别关爱的困境学生、长期休学在家学生提供精神抚慰和成长指导,营造安全和谐的社会氛围。
三、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寒假期间校园安全
1.做好校园安保工作。寒假期间要严格落实校园值班值守制度、外来人员入校制度和校园巡逻制度;保证现有的各项技防设施的功能正常发挥,确保不发生校园盗窃等安全责任事故。
2.加强冬春火灾防控工作。结合《2022年松江区教育系统冬春火灾防控工作方案》工作要求,定期开展消防安全自查,对不符合消防要求的要利用假期加以整改,防患于未然,坚决杜绝各类火灾事故的发生。尤其是寄宿制学校、幼儿园的消防设施、电源电路问题,利用假期完成整改工作。
3.加强危化品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要加强危化品的安全管理,明确主管人员的职责要求,严格落实各项存放制度,落实必要措施,严防泄漏、中毒、遗失、爆炸等事故的发生;有特种设备(电梯、食堂货梯等)的学校要进行一次全面的隐患排查,确保学校的特种设备运行安全。
4.加强校车安全监管。严格执行校车专车专用的有关规定,寒假期间切实加强校车使用的规范管理,严禁校车在寒假期间用于旅游、出行等。
5.加强对校园施工工地的安全监管。寒假期间有维修、施工建设的单位要求承建单位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协助检查各种设备的安全状况;学校的建筑工地必须与学生教学、生活区安全隔离,实行全封闭管理;学校要加强对建筑工地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管,对进入校区的施工车辆要加强安全管理,消除施工车辆进出校门带来的安全隐患。
6.加强寒潮、雨雪等极端天气的应对防范。各校要提高思想认识,做好各项针对性安全保障和后勤保障,加强值班和信息报送工作,切实做好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防范应对工作。
7.落实值班值守制度,严格信息上报制度。各校要认真安排好假期值班工作,要加强信息沟通,信息上报按照《松江区教育系统快速准确上报紧急信息工作方案》执行,不得迟报、瞒报和漏报。
安全工作关系到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各校要根据学校的自身实际,完善好工作方案及应急预案,落实各项措施,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教育局安全科
2023年1月9日
附件
2022学年中小学生寒假安全提示
1.加强个人疫情防控。乘坐公共交通、电梯、到密闭场所时必须规范佩戴口罩,外出回家先洗手、换衣,居家时要经常开窗通风,作息规律、加强锻练、营养均衡。如有感染新冠等症状或高烧症状,不盲目服药。
2.遵守交通法规。12 周岁以下学生不骑自行车或共享单车,乘坐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时应佩戴安全头盔,16周岁以上学生骑电动自行车时应佩戴安全头盔。乘坐机动车须系好安全带,12周岁以下学生不得坐副驾驶座位。低温、雨雪、雾霾天气尽量少出门,若出门应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如离沪返沪务必注意途中安全。
3.注意居家安全。不在飘窗或阳台上玩耍,不往窗外抛物,独自在家时不给陌生人开门。不使用“三无”电器,不在同一接线板上同时接插多种大功率电器,不用湿手触摸电源开关和电器。发现火情沉着应对,及时到室外拨打119。居家劳动时若使用刀具、燃气设备等应由家长指导,使用燃气时开窗通风,劳动结束,刀具应及时安全放置,燃气应及时关闭。
4.注重自我保护。不去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酒吧等场所。不与陌生人交谈,不接受陌生人请喝或礼物,不坐陌生人车辆。不擅自进入轨道区间、在建工地、荒地、高压电线附近、停车场、危化品仓库等危险区域。不饮酒、不吸烟、不触碰违禁品。
5.安全文明上网。遵守网络文明公约,不浏览低俗不良信息,不加入不健康圈群,不发表侮辱欺凌他人等不正当言论。严格控制上网时间,不沉溺网络游戏,不随意添加陌生为网友,不单独约见网友,不随意上传照片、住址、电话等个人及家庭信息,不随意打赏。
6.遵守公共秩序。公共场所不嘻闹、不喧哗。乘自动扶梯抓好扶手,留意前方,注意脚下。遇到人流拥挤要镇定,注意躲避,避免下蹲或摔跤,不逆人流行走。遇到突发事件不慌张,要听从现场指挥或沿安全通道有序撤离。
7.防范溺水事件。不在河边、亲水平台、工地水塘等区域玩耍,不捡拾掉入河道等水域的物品。低龄学生去游泳池游泳应有家长陪伴。发现落水者,立即寻求成人帮助,不盲目施救。
8.遵守烟花爆竹燃放规定。不在外环线以内及外环线以外禁放区域燃放烟花爆竹。
9.理性参加培训。选择有相应资质的培训机构,选择符合国家规定的培训项目和培训时间,选择已实施“银行定期划扣”等有效保障预付资金安全机制的机构,理性缴纳培训费用,预交培训费应注意查看预收费专用账户等公示信息,一次性缴纳费用不超3个月或60课时,参照《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2年上海版)》签订合同,自觉抵制“一对一”等变相违规培训,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10.加强心理安全。以平和的心态,理性看待身边的人或事。感到烦恼时,通过运动、沟通、倾诉等予以排解。情绪波动强烈时,主动寻求家长、老师、各区24小时服务热线、12355和962525心理热线或专业机构的帮助。遇到困难与挫折,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激发自己的信心。学会情绪管理,开心过好每一天。